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06章 郑氏集团内乱

康熙正史 第1106章 郑氏集团内乱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默默的听完奏折,随后叹了口气说道:“施琅,施琅澎湖决战之前给朕上的折子,说拿到澎湖后,应立刻尽剿台湾,如今他变了!”

“皇上,上天有好生之德,施琅得了澎湖,认为台湾的老百姓是大清的子民,故不忍伤害。”陈廷敬对施琅的好感,油然而生。

“皇上,澎湖一战,台湾死伤一万五千余人,投降八千余人,剩下的几千人逃回台湾,郑氏已经失去了主力军了!”明珠瞧着手中的奏折,感慨万千。

想当年郑成功的四十万水师,如今剩下的不足万人呐。

康熙一低头,瞧到另外两道奏折,他打开一道,李光地的奏折。

李光地所说,与施琅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没有如此的详细。

李光地的观点,是立刻发兵攻打台湾,趁着兵贵神速,不给郑氏喘息的机会。

李光地还说道,施琅立了奇功,但不能进台湾屠城。

另外一道奏折,不用猜,就是姚启圣的奏折。

姚启圣的奏折中说道:“澎湖一战,郑军惨败,所有精锐,尽行斩溺,所有船只,尽行焚毁,郑军几成全军覆没,故应乘胜直捣台湾,似不宜迟,倘若让‘海贼’将台湾隘口收拾坚固,使后日骤难攻克也”。”

“皇上,姚启圣和李光地,均要求立刻发兵台湾啊。”索额图说道。

“是啊!唯独施琅改变了主意,要与郑氏和谈,招降!”

康熙摇了摇头:“大家商议商议,立刻进攻台湾,还是......还是招降。”

“皇上,臣赞同立刻进攻台湾,决不给能台湾喘息之机。我军虽然占据了澎湖,可无论粮草补给,还是派去援军,均比台湾困难的多。一但遇到风暴等、补给出了问题,即便胜了,也只能败退!”

“是啊皇上!臣也赞同立刻拿下台湾,解决后顾之忧!”

“臣也赞同!”

内阁大学士们纷纷附和,无论是明珠,还是索额图,无论是陈廷敬,还是高士奇等人,无一例外都表示支持立刻发兵台湾。

因为他们都深知,早一天拿下台湾,康熙就能早一天抽出精力和钱财,将其用在东北和西北的事务上。

这一点,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康熙再次拿起施琅的奏折,仔细阅读起来。

他对施琅的作战计划原本非常赞同,即拿下澎湖后,立刻发兵台湾。

然而,施琅在奏折中的观点却发生了变化。

康熙不禁感叹道:“施琅啊施琅,你立下如此奇功,为何观点就变了呢!”

但康熙也明白,施琅并非胆小,他所考虑的是台湾百姓的福祉。

施琅的奏折中所言,确实有其道理。

康熙闭上双眼,沉思片刻。他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决定。

“拟旨,施琅所求招降台湾,朕准了!”康熙的声音虽然平淡,但其中蕴含的决心却不容置疑,“限期两个月,郑氏应剃发、登陆、称臣。”

陈廷敬立刻遵命拟旨,将康熙的旨意记录下来。

刘国轩败了,台湾这下乱套了,听说施琅如果攻上岛就会屠城,无数的兵民纷纷逃往澎湖。

因为到了澎湖,施琅不仅赏赐银米,而且还给分地。

想要回大陆的,施琅也每天派数十艘大船,将老百姓送到大陆,由姚启圣安置。

圣旨抵达澎湖,施琅感谢天恩,派人前往台湾,招降郑氏。

“一个月?就给我们一个月的时间?”郑克爽满脸惊恐,声音都有些发颤,仿佛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是他生命的倒计时。

冯锡范看着郑克爽那惊恐的模样,心中暗叹一声,然后指向西南方向,沉声道:“延平王,事到如今,我们唯有逃往吕宋,方能有一丝生机啊!”

吕宋,这个名字对于郑克爽来说并不陌生。

那是如今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郑成功夺得台湾后,曾在吕宋建立了根据地,并且台湾不少的粮食,都是从吕宋购买的。

冯锡范的提议,就是将整个明郑朝廷,搬迁到吕宋。

在那里,他们可以避开清军的追杀,重新发展势力。

然而,刘国轩却对这个提议勃然大怒,他瞪着冯锡范,厉声道:“那怎么行!吕宋本来就是外国,我们岂能在外国安营扎寨?汝不知永历帝乎?”

永历帝!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冯锡范的心头。

他当然知道永历帝,他们台湾明郑,一直奉行着永历帝的年号。

尽管永历帝早已死去,但他们台湾的纪年仍然是永历三十八年、永历三十九年……与康熙的年号毫无关系。

话说当年永历帝因清军的追击而逃往缅甸,本以为可以在那里过上安稳的生活,毕竟缅甸国王对他还算礼遇有加,好生侍候着。

然而,好景不长,吴三桂率领清军攻入缅甸,这一下缅甸王立刻改变了态度,毫不犹豫地将永历皇帝当作礼物献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得到永历帝后,毫不留情地将其带到篦子坡前,亲手用弓弦将这位末代皇帝勒死,结束了他悲惨的一生。

如今台湾岛上的情况也颇为艰难。

刘国轩眼见台湾兵困民乏,根本无法与施琅率领的清军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他深思熟虑后,向延平王谏言投降大清,以保全岛上数百万百姓的性命。

刘国轩拱手说道:“如今台湾局势危急,实非我等所能抵挡。为了岛上百姓的福祉,我刘国轩甘愿背负骂名,恳请延平王考虑投降大清之事。”

然而,他的这番话却引起了冯锡范的强烈不满。

冯锡范怒目圆睁,指着刘国轩大骂道:“刘国轩!你这个卖国贼!我等深受老延平王的厚恩,岂能投降满清鞑子?”

面对冯锡范的指责,刘国轩并未退缩,他冷静地反问:“冯锡范,那依你之见,我们又当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呢?”

冯锡范冷哼一声,伸手向天一指,说道:“要么逃往吕宋,暂避清军锋芒;要么与清军决一死战,至死方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