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059章 姚启圣丢了兵权

康熙正史 第1059章 姚启圣丢了兵权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姚启圣迈着沉重的步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施琅啊施琅,你这个小杂种、白眼狼!没有我姚启圣,你能当上水师提督吗?没有我姚启圣,你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吗?”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不满和愤恨都发泄出来。

李光地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姚启圣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个争强好胜的小老头,一直以来都是那么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如今却显得如此失落和沮丧,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哎……”李光地长长地叹了口气,转身缓缓地返回船舱。

船舱内,施琅正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雕塑。

他的目光落在桌案上摆放着的康熙圣旨上,那道圣旨赋予了他台湾的专征大权,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可此刻的施琅却感受不到丝毫的喜悦。

“提督大人,恭喜了……”李光地走进船舱,拱手作揖,向施琅道贺。

施琅缓缓抬起头,看着李光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说道:“喜什么喜啊,虽说我施琅拿到了台湾的专征大权,可看到老姚那落寞的神情……我……哎……”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愧疚。

“在一起吧,你们天天吵架干仗,不在一起吧,又开始想他了……”

李光地心里暗自嘀咕着,对于这两个老头之间的关系,他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这两人时而像仇人一样针锋相对,时而又像老友一般谈笑风生,让人难以分辨他们到底是惺惺相惜,还是互相憎恨。

自从姚启圣离开水师后,偌大的水师舰队便统一归施琅管理了。

这下可好,再也没有人能给施琅掣肘了,他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

施琅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于是在九月、十月、十一月这三个月里,他五次率领船队进行测试,以验证自己的策略和计划是否可行。

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摸索,施琅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这些结果与他之前的推算完全一致,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有信心了。

紧接着,施琅给康熙上了一道折子,将自己的测试结果详细地汇报给了皇帝。

《冬季不宜攻台疏》

今岁冬令将至,北风骤起,风涛汹涌,海面如沸,实非攻台之良机。臣窃以为,若以此时发兵,恐有覆军之危,恳请皇上明察,暂缓出师,待至夏末秋初,风势稍缓,再行进取。

夫澎湖一岛,虽蕞尔之地,然控扼台海,为郑氏咽喉之所系。

若能克之,则中国台湾省门户洞开,郑军首尾难顾。

然今冬北风刚硬,风势猛烈,且变幻莫测,战船数百,大小不一,难以调度。

风浪之中,船舰散乱,指挥失序,纵有万全之计,亦难成事。

更兼风暴频发,若遇飓风,船舰飘荡,难以集结,战机尽失。此乃第一大患。

且夫战事若不利,或需退守,然冬风凛冽,逆风难返。

若战败退却,舰队逆风而行,船舰颠簸,难以回撤。

若退至福建,又恐风浪阻隔,船队漂泊,成为郑军反击之靶子,或遭风暴吞噬,全军覆没。

此乃“有进无退”之绝境,实为兵家大忌。

再者,澎湖列岛虽多,然适于大军停泊之处,皆在郑军重兵把守之下。冬日风急浪高,若不能一举攻下港口,清军将无处避风,困守海上,士气低落,船只损耗,粮草不继,战事难以为继。此乃停泊休整之难,亦为持久战之弊。

至于登陆作战,更属不易。狂风巨浪之中,士兵颠簸难行,小船接驳危险重重,难以发挥战斗力。

若强行登陆,必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此乃登陆作战之艰,亦为攻坚克难之困。

综上所述,冬日攻台,利少弊多,风险极大。臣以为,当以夏末秋初为佳,乘西南季风,风轻浪平,船舰可联队航行,官兵免晕眩之苦,亦可集中兵力,攻其不备。此乃“出不意,攻无备”之良策,亦为“因剿寓抚”之良机。

臣虽知战事艰难,然亦深知,若不趁此良机,恐贻误战机,徒耗国力。

惟愿皇上明察,暂息锋芒,待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再行进取,以保全胜。

臣琅顿首再拜。

康熙念完施琅的奏折,默默的将奏折合上。

此时已经十一月,天寒地冻。

乾清宫内生着炭炉子,火炭噼里啪啦的直响。

康熙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施琅果然是海上战将,看起来,朕用人用对了!”

于是康熙给施琅回信,告诉施琅:“朕不催促你攻台湾,授予你专征之权,至于何时、何地、如何攻台湾,皆由你来定夺,朕在京城期盼你的凯旋。”

姚启圣虽然失去了军权,被降职成为一个管后勤的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颓废不振,也没有对工作敷衍了事。

相反,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的职责中。

他深知后勤工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他事必躬亲,亲自处理所有的后勤补给事务。

无论是粮草的调配、物资的运输还是士兵的生活保障,他都一一过问,确保一切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姚启圣突然意识到一个重要的机会。

他现在担任闽浙总督,掌控着两省的钱粮。

这意味着他可以利用浙江的粮食来补给福建,而这正好为他正在修建的修来会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于是,姚启圣果断地加大了对台湾当地军民的宣传力度。

他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百姓传递大陆的繁荣和安定,以及回归祖国的好处。

同时,他还积极改善与台湾的关系,为台湾投诚的百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这些努力很快就见到了成效,越来越多的台湾百姓被姚启圣的诚意所打动,纷纷乘船来到大陆投诚。

这让姚启圣看到了另一种收复台湾的可能性——不用刀兵,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台湾回归大清。

姚启圣的想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对台湾的态度从之前的剿灭转变为安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