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020章 姚启圣高兴个啥

康熙正史 第1020章 姚启圣高兴个啥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见状,心中略微一动,他凝视着施琅,缓声问道:“你当真能做到如此?”

施琅赶忙叩头,坚定地回答道:“能!”仿佛生怕康熙不信,他紧接着又补充道:“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完成使命,甘愿受罚!”

康熙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朕便信你一次。起来吧。”

施琅如蒙大赦,缓缓站起身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他并未就此停歇,只见他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一封信以及一张大海舆图,双手恭敬地呈递给康熙,说道:

“皇上,请看,这十八年来,臣并非虚度光阴,无所事事,而是一直在针对台湾郑氏,暗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啊……”

康熙接过这些东西,放在龙案上,仔细端详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封奏折,施琅的字迹在奏折上显得格外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是在诉说着那场激烈海战的故事。

施琅在奏折中详细地分析了十八年前那场战役的失利原因。

他毫不避讳地指出,自己率领大清水师三万攻打台湾时,犯下了两个严重的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选择了冬季顺风,也就是北风来进攻。

这个决策导致船队被季风吹散,使得原本紧密的阵型瞬间瓦解,给了郑经可乘之机。

接着,施琅又提到了第二个错误——进攻路线的选择。

他懊悔地表示,当时的路线规划有误,使得清军在战场上陷入了被动,最终导致了失败。

康熙看着奏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他轻声说道:“你这是把作战失利的原因,都总结得如此透彻啊。”

施琅连忙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愧疚。

然而,施琅并未就此止步。

他紧接着从怀中取出了第二封书信,这是他多年来一直想呈给康熙的。

康熙好奇地打开书信,只见里面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般展现在眼前。

原来,这是施琅写给康熙的一封劝诫信。

在信中,施琅力劝康熙要攻取台湾。

他认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之地,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唇齿相依,绝不能轻易放弃。

施琅还指出,台湾的老百姓与大陆的老百姓有着深厚的亲情纽带。

他们的亲戚父母在大陆,而大陆老百姓的儿女也都在台湾。

这种紧密的关系使得台湾不可以被遗弃,更不能被忽视。

最后,施琅向康熙展示了一张舆图。

他指着舆图上的各个位置,详细地解释道:“皇上,这张舆图乃是臣根据实战所做。这里是郑氏的势力范围,这里是澎湖……”

康熙站在岸边,目光凝视着远方的澎湖,若有所思地问道:“施琅,对于攻打台湾,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施琅微微一笑,拱手答道:“回皇上,微臣以为,您之前定下的对台湾的策略,即剿抚并用,确实是非常明智的。不过,微臣认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先采取剿灭的手段,然后再进行安抚,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施琅的观点,然后追问道:“那么,你具体说说看,应该如何去收复台湾呢?”

施琅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皇上,澎湖对于台湾来说,就如同咽喉一般重要,同时也是台湾的四肢。要想成功攻打台湾,首先必须拿下澎湖,扼住台湾的咽喉,这样一来,台湾就会变成瓮中之鳖,无处可逃。”

康熙听得十分专注,不时点头表示赞许。

施琅接着说道:“一旦我们成功扼住澎湖,台湾的西南粮道就会被切断,他们也就失去了补给的资源。这就好比一个人被掐住了喉咙,无法呼吸,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下去。当年大明朝收复台湾时,也是先攻克了澎湖,然后才顺利收复了郑氏。”

康熙深以为然,他再次点头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想要攻打台湾,确实必须先拿下澎湖这个关键之地。”

“皇上,攻克台湾理应五六月份,乘着南风出发,帆船顺风疾进,可一日抵澎湖。另外要从福建铜山出发,直插澎湖两翼。”

施琅就在乾清宫内,跟康熙细说如何攻打台湾,如何造船、如何训练士卒,以及如何备战。

康熙对施琅的说法非常认可,认为施琅正是大清需要的水师提督。

施琅终于下定决心,向康熙皇帝进言:“陛下,微臣这十八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海战之法,如何攻破台湾和澎湖,如今终于有机会将所学付诸实践了。”

二人在乾清宫内,就海战策略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这一谈,竟然持续了两个多时辰。

时间在他们的讨论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经降临。

然而,康熙皇帝似乎意犹未尽,他不仅留施琅在乾清宫内共进晚餐,还与他继续交流,直至深夜。

施琅离开后,康熙皇帝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施琅的话语,思考着这些策略是否真的可行。

次日清晨,康熙皇帝在朝堂上处理完政务后,再次召见了施琅,并让他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说给索额图、明珠等大臣们听。

一整天的讨论下来,大臣们对施琅的海战策略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最终,康熙皇帝做出了决定,正式任命施琅为大清水师提督,同时将万正色调任为陆路提督,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闲职。

康熙皇帝赐予施琅太子太保的头衔,赋予他统领大清所有水师的权力,而这里的水师,实际上就是福建水师。

次日,康熙皇帝再次召见施琅,在宫中设宴款待他,并与他进行了一整天的长谈。

第三日,施琅告别了他已经居住了十八年的京城,踏上了前往福建的征程。

福州总督府。

“什么?皇上真的启用施琅了?”姚启圣满脸喜色,难以置信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