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941章 不能杀耿精忠和尚之信

康熙正史 第941章 不能杀耿精忠和尚之信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听了这话,心中更是悲痛欲绝,他的泪水也像决堤的洪水一般,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他紧咬着牙关,恨恨地说道:“想当年,范文程老先生为我大清入关立下汗马功劳,帮助我们夺得了天下!他的儿子范承谟,更是忠勇无双,堪称我大清的忠臣良将啊!”

康熙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下令道:

“传朕旨意:追赠范承谟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颁赐御书碑文。礼部要用以上头衔,为范承谟的遗骨举办隆重的祭拜丧葬仪式,并将其安葬在范文程老先生的身旁,让他们父子二人在地下也能相伴。”

“多谢皇上!臣愿意为范承谟大人守陵一生!”许鼎跪着说道。

“准!”康熙看着许鼎,心中是非常的激动。

许鼎感激涕零地继续说道:“多谢皇上!如今耿精忠这个乱臣贼子终于被平定了,这实在是大快人心啊!只希望皇上能够严惩耿精忠这个祸国殃民的家伙,为范承谟大人报仇雪恨,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索额图听到许鼎这番话,脸色骤然变得苍白如纸,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而站在一旁的高士奇,同样被吓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能塞进一个鸡蛋。

康熙微微颔首,表示同意许鼎的说法,但他的语气却显得有些无奈:

“你说的这些,朕都明白。然而,目前三藩之乱尚未完全平息,耿精忠既然已经投降,朕就必须要兑现之前对他的承诺,保他继续担任靖南王一职。范承谟大人受此冤屈,实在是令人痛心。”

许鼎听到康熙这样说,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他泣不成声地哭诉道:

“皇上啊,像耿精忠这样的恶贼,留在世上只会继续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皇上为何还要留他一条活路呢?不如直接将他一刀砍了,也好为范承谟大人伸张正义,让他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啊!”

康熙闻听此言,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的声音变得冷冽而坚定:

“许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朕之所以不能立刻为范承谟大人报仇,并非是因为朕不想,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清国的长治久安。如今三藩之乱尚未彻底平定,如果朕此时杀了耿精忠,恐怕会引起其他藩王的恐慌和不安,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再度起兵反叛。所以,朕只能暂时忍耐,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康熙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不过,你放心,待日后时机成熟,朕定然会给范承谟大人一个满意的交代,让他的冤屈得以昭雪!”

“难道……难道范承谟这样的忠臣,就白白的死了吗?”许鼎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的眼中闪烁着悲愤和不甘。

他无法接受范承谟这样一位正直、忠诚的官员会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心中的怒火让他几乎失去了理智。

此时的许鼎,一心只想为范承谟平反昭雪,让耿精忠受到应有的惩罚。

他完全忽略了眼前的人是大清国的皇上,心中只有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就在这时,高士奇突然大声喝止道:“许鼎,你怎敢如此对皇上说话!”这一声怒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许鼎的头上,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许鼎猛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和不敬。

他的脸色变得惨白,额头上冷汗涔涔,连忙双膝跪地,惶恐地说道:“臣有罪!请皇上降罪!”

康熙看着许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并没有生气,反而轻声说道:“范承谟的冤屈,朕是知道的。许鼎啊,你不必如此惊慌。”

许鼎听了康熙的话,心中稍安,但仍然不敢起身。

康熙见状,再次伸手将他扶起,和蔼地说:“朕迟早会为范承谟讨一个公道的,但不是今天。”

高士奇见到这一幕,连忙快步走过来,脸上露出微笑,轻声对许鼎说道:“许鼎啊,目前最为关键的事情,莫过于给范承谟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并妥善安葬他。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许鼎听闻高士奇所言,略作思考,然后缓缓点头,表示赞同道:“臣明白了!”

待许鼎恭敬地退出乾清宫后,康熙不禁长叹一声:“唉……身为君主,实在是太难了啊!”

他心中感慨万分,想要惩治那些该杀之人,却因种种原因无法下手;想要为范承谟伸张正义、洗清冤屈,却又受到诸多限制而难以实现。

谁能想到,堂堂一国之君、天子之尊,竟然也会有如此无奈和无力的时候!

就在当天晚上,康熙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凝视着范承谟的遗作《画壁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他拿起笔,亲自为这部诗集撰写序言,每写一个字,都仿佛能感受到范承谟的冤屈和无奈。

泪水不知不觉地模糊了康熙的双眼,他一边写,一边默默地流泪。

康熙紧盯着《画壁集》,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平定叛乱,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

到那时,他定要将耿精忠和尚之信这两个乱臣贼子,一个一个地绳之以法,以告慰范承谟的在天之灵!

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康熙虽然心中对耿精忠和尚之信的行为感到愤怒,但却无法直接对他们治罪。

相反,他还不得不对这两个人进行加封。

次日清晨,康熙早早地便颁布了一道圣旨。

圣旨中宣布,和硕额驸尚之隆、耿聚忠以及和硕额驸品级耿昭忠三人都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这一举措既是对耿精忠和尚之信投降朝廷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们家族的一种赏赐。

不仅如此,康熙还特别加封耿精忠为靖南亲王,尚之信为平南亲王,并准许他们继续镇守各自原来的封地,且可以世袭罔替。

这样的决定无疑是为了安抚这两位曾经的叛逆者,同时也是为了稳定局势,避免引起更多的动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