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章 皇贵妃仙逝

康熙正史 第11章 皇贵妃仙逝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顺治帝不等太监的回话,急匆匆的出门,赶往皇贵妃宫。剩下陈廷敬和玄烨二人,在此茫然。玄烨看到顺治帝走远,看了看陈廷敬问到:“师傅,皇贵妃病重,我待如何?”

陈廷敬似乎知道玄烨的心思,他沉吟一下说:“皇贵妃大限已到,依大清律例以皇贵妃礼制治丧,你作为皇宫内仅有的阿哥,是需要陪陵,不过还是需要你先向太后请旨,再依礼部的安排。此刻你即可去找太后,且听太后安排。”

顺治帝不多时赶到皇贵妃后宫,径直闯进宫内,看到一众太医跪地不敢答话,便走进皇贵妃的床前,只见皇贵妃自患病以来日渐消瘦,脸色煞白、双眼紧闭。顺治帝抱住皇贵妃,就开口问道:“贵妃,你怎么样了,朕来看你了,你怎么样了。”

皇贵妃一刻钟前已然昏迷,此刻听到顺治帝的声音后,竟使劲万般气力,双眼缓缓睁开盯着顺治帝,慢慢的露出微笑,此刻她想给顺治帝留下最美好的一刻,她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她慢慢的开口,用虚弱的声音说道:“皇上臣妾挺好的,您要保重龙体啊!”

顺治帝看得出来,这是皇贵妃在安慰自己,他泪如雨下,啪啪的滴在皇贵妃的身上,却又说不出话来,别提多难受了。皇贵妃接着说:“人总是要走的,皇上要记得想臣妾就行了,人间很美好,臣妾也会记得皇上对臣妾的好。”

顺治帝此刻无比的难受,抱着皇贵妃更紧了,他边哭边说:“爱妃,你没事的,我会让太医治好你的病,我们还要去承德狩猎,还要去盛京看看,你会好的!”

皇贵妃此时也眼含热泪,却不曾掉落一滴,她坚强的说:“皇上,臣妾知天命,望臣妾走后,皇上要保重龙体,治理好大清国,做一个明君。”

顺治帝此时却清醒了起来,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人,虽然已经是天下之主,但他也更是一个将死之人的丈夫,作为一个痴情的男人,在对于皇贵妃来说,他是一个好男人。只不过他是皇上,他不能和寻常百姓一样,与爱情长相厮守,他属于天下人。听到皇贵妃所言,顺治帝擦了擦眼泪说道:“爱妃,朕听你的,朕会做一个明君,做一个好皇上。”

皇贵妃此时听到顺治帝的话后,放下心来,本是双眼盯着顺治帝的脸庞,却看着渐渐无神。

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皇贵妃薨世,顺治帝一声痛哭,宫内的宫女太监跪倒一片,大清国举国悲痛。顺治帝下旨皇贵妃董鄂氏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

在皇宫的宫女住处,一名宫女满脸惊恐,泪水不停地滚落,她紧紧抓住另一名宫女的衣角,颤抖的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不好啦,不好啦,姐姐咱们能跑出这皇宫吗?”

另一名宫女同样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助。她试图安慰对方,但自己的声音也在颤抖:“我……我不知道,我们得赶紧想办法。”

四周是高大的宫墙,严密的守卫让逃脱变得几乎不可能。宫女们身处的环境压抑而令人窒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逼迫她们。

她们脚步匆忙,心跳如鼓,不时回望,生怕有追兵逼近。每一步都充满了不确定和危险,而未来更是一片迷茫。

原来她得到消息,惊闻顺治皇帝下旨赐死皇贵妃的 30 名太监宫女,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恐惧和悲痛。这些宫女们曾是皇贵妃的贴身侍者,日夜侍奉左右。如今,命运的大手却将她们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在宫廷中,消息的传播如疾风般迅速。她得知这一消息后,仿佛看到了那些宫女们的绝望和无助。她们可能在惶恐中度过最后的时光,面对着无法逃避的命运。

想象着那些宫女们忙碌的身影,她不禁为她们的命运感到悲哀。她们是宫廷中无声的存在,默默地为皇贵妃付出着。如今,她们却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被无辜地卷入了这场血腥的风暴中。

她或许会想起与这些宫女们偶然的相遇,她们谦卑的笑容和忠诚的眼神。而现在,这些都将成为过眼云烟,永远消失在宫廷的历史中。

这个消息使她对宫廷的残酷和无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座华丽的宫殿里,权力的游戏往往伴随着牺牲和血腥。而这些宫女们,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棋子,被随意摆弄和舍弃。

她默默地祈祷着,希望那些宫女们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同时,也对自己身处的宫廷环境感到一丝警惕。在这个充满权谋和争斗的世界里,她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另一位宫女听到之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中的托盘也差点滑落。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传来消息的方向,嘴唇微微颤抖着,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回过神来,匆匆忙忙地转身离去,脚步显得有些凌乱和踉跄,仿佛失去了方向一般。

在这寂静的宫廷中,索尼奉旨执行着一项可怕的任务——赐死 30 名宫女太监。这些不幸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被命运的大手扼住了咽喉。

宫殿的角落里,宫女太监们颤抖地聚集在一起,眼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无法改变,死亡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

索尼面色冷峻,手持圣旨,一步步走向这些无助的人们。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对使命的坚定。

宫女们泪流满面,太监们则脸色苍白,他们纷纷向索尼求情,但一切都无济于事。索尼的心中或许也有一丝无奈,但他深知自己无法违背圣旨。

随着一声声凄厉的惨叫,30 条生命在瞬间消逝。鲜血染红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这悲惨的一幕,让人不忍直视。

宫廷的冷酷与无情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 30 名宫女太监,只能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们的生命如同尘埃,被轻易抹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伤和哀怨。

在庄严肃穆的皇宫中,皇贵妃的丧礼正在举行。尽管她并非皇后,但皇上破例以皇后的身份为她举行丧礼,并宣布行国丧,以示对她的尊崇与悼念。

皇宫内外一片悲痛,宫廷乐队奏起哀婉的乐曲,宫女们身着素服,默默地为皇贵妃守灵。葬礼的规模极其盛大,各项仪式庄重而繁琐,以表达对皇贵妃的深切哀思。

皇上朱笔批下的诏书,用蓝色的墨汁书写,这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朱批通常代表着皇权的威严与决策,而蓝批则透露出皇上内心的悲痛与追思。诏书中对皇贵妃的功绩和美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皇上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整个宫廷都沉浸在悲伤之中,人们默默地为这位逝去的皇贵妃祈祷,希望她在来世得到安息。这场特殊的丧礼,不仅是对皇贵妃的缅怀,更是皇上对她的深情告白,展示了皇室家族中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在景山,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正在举行。皇贵妃的三七之期,火化仪式盛大而庄重。灵堂布置得华丽而典雅,弥漫着凝重的气息。众人身着素服,神情哀伤,默默地为这位尊贵的皇贵妃送行。

火化的场面壮观而震撼,火焰熊熊,映照出人们脸上的悲痛。烟雾升腾,仿佛是皇贵妃灵魂的升华。整个景山都被这场葬礼的庄重氛围所笼罩,人们沉浸在对皇贵妃的追思之中。

葬礼的规模之大,令人咋舌。从入关以来,这场葬礼无疑是排场最大的。旌旗招展,仪仗队整齐划一地行进,彰显着皇贵妃的尊贵地位。送葬的队伍绵延不绝,悲声四起,表达着对逝者的深切缅怀。

这不仅是一场葬礼,更是对皇贵妃一生的致敬。她的离去,是朝廷的巨大损失,但她的光辉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在这排场盛大的葬礼中,人们用最高的规格,向这位逝去的皇贵妃致以最后的敬意。

红豆生南国,生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自清皇贵妃薨逝,顺治帝便如失魂落魄般,整日郁郁寡欢。

这日,他手持皇贵妃亲手绣的荷包,心情格外激动。荷包上的针线细腻入微,每一针每一线都仿佛诉说着皇贵妃的深情厚意。他轻轻抚摸着荷包,感受着那细腻的丝线在指尖流转,仿佛能够触摸到皇贵妃的温柔与关怀。

他凝视着荷包上精美的图案,仿佛看到了皇贵妃在绣制时的专注与用心。那针法犹如行云流水,色彩斑斓而和谐,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荷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那是皇贵妃喜欢的味道,让他感到一种宁静与安心。

这个荷包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皇贵妃对他的信任与爱意的象征。他将荷包小心翼翼地佩戴在身上,仿佛皇贵妃的陪伴时刻与他同在。他知道,这个荷包将成为他生命中的宝贵财富,永远珍藏在心底。

顺治帝身着龙袍,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他静静地坐在龙椅上,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曾经,他与皇贵妃的爱情如烈火般炽热,但如今,一切都已结束。

皇贵妃的离去,让顺治帝的心如同破碎的镜子,无法再恢复完整。他的眼神空洞,仿佛透过这尘世,看到了皇贵妃的身影。他终日沉浸在悲痛之中,对朝政不理不睬,宫廷中的大臣们焦虑不安,但却无可奈何。

顺治帝时常在宫中漫步,回忆着与皇贵妃共度的美好时光。每一处都勾起他对皇贵妃的思念,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她的气息。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他孤独的身影在宫廷中徘徊。

宫廷中的繁华与他无关,他的世界只剩下对皇贵妃的回忆。顺治帝的心已死,随着皇贵妃的离去而消逝,留下的只有一个空荡荡的躯壳。

顺治帝慵懒地坐在龙椅上,眼神迷茫,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突然,索尼心急如焚地闯进宫殿,打破了宁静。

索尼跪拜在顺治帝面前,声音颤抖地禀报:“皇上,郑成功率领大军进攻南京了!”顺治帝的眼睛突然睁大,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很快又恢复了浑浑噩噩的状态。

他喃喃自语道:“郑成功……进攻南京……”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索尼焦急地看着顺治帝,再次叩头,“陛下,南京是我朝的重要城池,若被郑成功攻破,后果不堪设想啊!”

顺治帝微微抬起头,看着索尼,语气平淡地说:“爱卿,你认为该如何应对呢?”索尼挺直身子,答道:“陛下,当务之急应立即调集兵力,加强南京的防守。另派大臣前往南京支援,同时,派使者与郑成功谈判,争取和平解决。”

顺治帝沉默片刻,然后挥了挥手:“就按爱卿的意思去办吧。”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索尼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离去,心中暗暗为国家的命运担忧。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明朝陪都的辉煌,更肩负着大清国在南方布局的重要使命。

在明朝时期,南京作为陪都,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古老的城墙、庄严的宫殿和繁华的街市,都展现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清国的崛起,南京的地位愈发重要。它成为了大清国在南方的战略要地,承载着国家的期望与重托。

索尼迈着沉稳的步伐,穿过宫廷的回廊。他眉头微皱,心中思索着顺治帝对郑成功之事的态度。走廊两旁的侍卫们恭恭敬敬地立着,仿佛也感受到了索尼的忧虑。

来到太后宫前,索尼整了整衣冠,轻轻叩门。门扉缓缓打开,他踏入宫殿,目光落在太后的身上。太后端坐在宝座上,威严而庄重。

索尼躬身行礼,然后直起身来,将郑成功之事详细地禀报给太后。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陈述。太后专注地倾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表情严肃。

当索尼禀报完毕,宫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太后思索片刻,然后开口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能坐视不管。索尼,你需速速想办法处理,确保国家的安定。”

索尼恭敬地回答:“遵命,太后。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他眼神坚定,决心为国家的利益而努力。

索尼退出太后宫,心中沉甸甸的。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他愿意肩负起这份责任,为国家和皇室尽心尽力。他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宫殿,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