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889章 苏拜来宣旨

康熙正史 第889章 苏拜来宣旨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王吉贞从怀中掏出康熙的圣旨,恭恭敬敬地递给王辅臣,然后说道:

“父亲,皇上知道您是受到莫洛的排挤,才迫不得已走到这一步的。皇上说您并没有罪过,杀经略的罪责由皇上来承担。只要您能够改过自新,重新归顺朝廷,皇上不仅会继续让您担任陕西提督一职,还会让您兼管西北的大军,并且免除您的一切罪行。”

王辅臣接过圣旨,沉默良久。

王吉贞满脸忧虑地劝说道:

“父亲啊,吴三桂仅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攻陷了湖南,这本是他绝佳的战机啊!他完全有能力强行渡江北上,趁着朝廷的兵力部署尚未完全到位,一鼓作气攻入京城。然而,他却如此愚蠢地错失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下去,他肯定难以成就大事啊!”

王辅臣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应道:“嗯,你说得不无道理!吴三桂确实应该果断地强行渡江,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战机,如此一来,局势或许会大不相同。”

王吉贞见状,连忙趁热打铁地继续说道:“父亲,您再想想看,康熙皇帝可是英明神武、才智过人啊!而且,他对您可是亲如兄弟一般啊!不然的话,他又怎么会特意派遣我前来平凉,劝说您呢?”

说着,王吉贞不禁用衣袖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

听到这里,王辅臣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自己在京城时的点点滴滴。

他想起了康熙对他的种种优待和关怀,那真是无微不至啊!

康熙不仅三天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宴请他,还与他同榻而眠,彻夜长谈,听他讲述云南的风土人情以及吴三桂军中的秘事。

康熙对他的好,他又怎能不心知肚明呢?

想着想着,王辅臣的眼眶渐渐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强忍着不让它们流下来。

王吉贞见父亲似乎有所松动,心中暗喜,赶忙趁热打铁,继续劝说道:

“父亲,您想想看,如今朝廷实力强大,归降朝廷不仅可以保我们一家老小平安无事,还能让我们名正言顺地享受荣华富贵。若是继续与朝廷对抗,恐怕最终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啊!”

王辅臣听着儿子的话,心中不禁长叹一声。

他何尝不知道归降朝廷是最好的选择呢?

只是一想到自己起兵谋反的原因,他就感到一阵无奈和愤恨。

“哎,我又何尝不想归降朝廷呢?”王辅臣叹息道,“然而,这一切都是莫洛那家伙逼的啊!若不是他对我百般刁难、苦苦相逼,我又怎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正当王辅臣愤愤不平之时,手下人突然来报,说是朝廷派来的苏拜等人已经到了城外,还带来了招安的旨意。

王辅臣闻言,心中顿时一紧。

他知道,这个时候朝廷派使者前来,必然是为了招安之事。

而另一边,吴三桂也一直在不断地拉拢他,让他加入反清阵营。

面对如此艰难的抉择,王辅臣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一决定不仅关乎自己的生死荣辱,更关系到麾下数万将士的命运。

他转头看向王吉贞,缓缓说道:“贞儿,此事事关重大,容我再仔细斟酌一番。”

说完,他缓缓走到窗边,凝视着平凉城的山川地势,心中思绪如潮,久久不能平静。

就在王辅臣犹豫不决之际,苏拜已经进入了他的中军大帐。

只见苏拜满脸笑容,拱手施礼道:“提督大人,别来无恙啊!”

王辅臣冷呵呵的一笑:“苏拜,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苏拜对着王辅臣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拱手说道:“提督大人,虽然您斩杀了莫洛,但皇上一直坚信您绝非背信弃义之徒。今日,皇上的旨意已然送达……您……”

王辅臣听闻“皇上”二字,脸色微变,紧接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缓声道:“皇上有何旨意,苏大人但说无妨!”

苏拜目光一转,瞥见一旁的王吉贞早已泪流满面,心中顿时明了几分。

他定了定神,从怀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圣旨,缓缓展开,朗声道:“王辅臣接旨……”

然而,王辅臣却仿若未闻一般,依旧笔直地站立在原地,丝毫没有下跪接旨的意思。

王吉贞见状,急忙跪地,膝行至王辅臣面前,双手紧紧拽住他的衣角,哭道:“父亲,皇上并不认为您谋反啊!您为何不肯接旨呢?”

王辅臣面沉似水,冷哼一声,然而在王吉贞的苦苦哀求下,他最终还是缓缓屈膝,跪倒在地,沉声道:“臣,王辅臣,接旨。”

苏拜念道:

“进剿四川,军中噪变,尔所属部伍溃乱,朕闻之,殊为骇异。朕思尔自大同隶于英王,后归入正白旗,世祖章皇帝知尔斌性忠义,才勇兼优,拔于侍伍之中,置之侍卫之列,命尔随经略洪承畴进取滇黔,尔果能殚心抒忠,茂建功绩,遂进秩总戎,宠任优渥。

迨及朕躬,以尔勋旧重臣,岩疆攸赖,特擢秦省提督,来京陛见,面加讯问,益悉尔之忠贞天禀,猷略出群,朕心深为嘉悦,特赐密谕,言犹在耳,想尔犹能记忆也。

去冬吴逆叛变,所在人心,怀疑观望,实繁有徒,尔独首倡忠义,举发逆札,擒捕逆差,遣子王继贞驰奏。

朕召见尔子,面询情形,愈知尔之忠诚纯笃,果不负朕,知疾风劲草,于今见之。

后尔奏请入觐,面陈方略,朕以尔忠悃夙着,深所倚信,且边疆要地,正资弹压,是以未令来京。经略莫洛,奏请率尔入蜀,朕以尔与莫洛和衷共济,毫无嫌疑,故令尔同往建功。

兹兵变之后,面询尔子,始知莫洛于尔,心怀私隙,颇为猜嫌,致有今日之事,则朕之知人未明,俾尔变遭意外,忠荩莫伸,咎在朕躬,于尔何罪?

朕之于尔,谊则君臣,情同父子,任寄心膂,恩重河山,以朕之惓惓于尔,知尔之必不负朕也。至尔所属官兵,被调进川,征戍困苦行役艰辛,朕亦悉知,今变起仓卒,情非得已,朕惟加矜恤,并勿致谴。

顷已降谕,令陕西督抚,招徕安插,并遣尔子,往宣朕意,恐尔尚怀犹豫,兹特再颁专敕,尔果不忘累朝恩眷,不负平日忠忱,翻然悔悟,敛戢所属官兵,各归队伍,即令率领,仍还平凉原任,以往之事,概从宽宥;或经略莫洛,别有变故,亦系兵卒一时愤激所致,并不追论。朕推心置腹,决不食言,勿心存疑畏,有负朕笃念旧勋之意。”

王辅臣听到圣旨后,心中的激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奔涌而出。

他颤抖着声音,高呼道:“皇上啊……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