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868章 康熙铸炮局加人,王辅臣闻听莫洛做经略吓坏

康熙惊得张大了嘴巴,他完全被这门火炮的威力所震撼。

太皇太后也满脸的惊讶,她万万没有想到,这看似普通的木炮竟然能有如此惊人的破坏力。

在场的大臣们也都纷纷惊叹不已,他们交头接耳,对这门火炮赞不绝口。

明珠更是难掩兴奋之情,高声赞道:“此炮威力如此惊人,且炮弹轻便,日后我军定能如虎添翼!”

索额图也随声附和,对这门火炮的性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康熙兴奋得在原地来回踱步,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有了这样的利器,平定叛军岂不是易如反掌?

他看着南怀仁,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有此等利器,何愁叛军不平!南怀仁,你再详细说说这木炮的其他优势。”

南怀仁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启禀皇上,这木炮不仅轻巧便携,而且其制作成本相较于铜炮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

倘若能够大量生产这种木炮,必然会为朝廷节省下巨额的开支啊。

不仅如此,此木炮的组装和拆卸都异常便捷,即便是在地势险峻、环境复杂的地方,也能够迅速投入战斗,这对于行军打仗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啊!”

康熙闻听此言,龙颜大悦,当即拍板决定加大对木炮的制造力度,并对南怀仁以及参与研制的工匠们予以重赏。

太皇太后见状,亦是喜笑颜开,欣慰地说道:“我大清朝有如此贤能之臣,实乃国家之幸,江山社稷必然稳如泰山啊!”

紧接着,康熙又下令继续进行试炮,务必全面检验木炮在各种不同状况下的性能表现,以确保其能够为前线战事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于是乎,众人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试炮事宜。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转眼之间,三个多时辰已然过去。

在这段时间里,木炮总共发射了一百发炮弹,令人惊叹的是,其中竟然有九十九发炮弹都精准无误地命中了靶心,而剩下的那一发,也仅仅是稍稍偏离了靶子些许而已。

康熙兴致勃勃地在这门火炮旁边踱步,他的目光被这门火炮所吸引,仿佛它是一件稀世珍宝。

他绕着火炮转圈,仔细观察着它的每一个细节,不时还伸手触摸一下炮身。

突然,康熙停下了脚步,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兴奋的笑容。

他似乎想到了一个有趣的主意,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到火炮旁边,亲自拿起一发炮弹,小心翼翼地将其装进炮膛。

接着,他点燃了炮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炮弹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直直地飞向靶心。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靶心。

当他们看到炮弹准确无误地命中靶心时,全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康熙的脸上也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

经过一百多次的试验,康熙对这门木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发现这种木炮是一种以木料包裹炮身的轻型火炮,炮弹的重量仅为两到三斤,而炮身的总重量则约为 1000 斤。

在卢沟桥试射时,这门木炮表现出色,100 发中有 99 发都命中了目标,而且还能穿透 4 寸厚的木板,射程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1000 米。

试炮结束后,康熙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快步走到南怀仁面前,用力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南爱卿,此木炮堪称神作啊!朕一定要让它尽快装备到前线,让我大清的军队如虎添翼!”

南怀仁微微一笑,回应道:“皇上放心,臣定会加快制造进度,确保木炮能够早日投入使用。不过,要想让这木炮发挥出更大的威力,还需要培养一批熟练的炮手才行。”

康熙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当机立断,下令从各军中挑选精锐士兵,交由南怀仁亲自训练。

他相信,在南怀仁的悉心指导下,这些士兵一定能够熟练掌握木炮的操作技巧,成为战场上的得力武器。

太皇太后也走上前来,满脸笑意:“南怀仁,你为我大清立下大功,哀家定不会亏待你。”

南怀仁忙跪地谢恩。

回到紫禁城后,康熙心情愉悦地对太皇太后说道:

“皇祖母,此次南怀仁所带来的火炮改良方案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啊!他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朝廷缺乏铜的难题,还对火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如今的火炮不仅更便于装卸和运输,而且炮芯采用铁铸造,使其更加坚固耐用,不易损坏。”

太皇太后听闻后,同样难掩兴奋之情,她激动地回应道:“是啊,孙儿,有了南怀仁的火炮,咱们朝廷在武器装备上或许就能与吴三桂一较高下了。这对于巩固我大清的江山社稷可是至关重要啊!”

其实,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类似藏品,实际上是一种木镶铜铁心炮。

这种火炮的管心材料为铸铁,而口箍及尾球则镶有铜质部件,炮身则被木料包裹,并涂上了漆层。

此外,火门处设有盖子,且开在后铜箍上。

火炮被放置在平板车上,而在炮身尾球后面还立有一根螺旋铁柄,用于调整和固定炮的俯仰角度。

然而,尽管此类火炮的外壁看起来厚实,但由于其主要材质是木头,所以在抗压能力方面远远不如铜铁火炮。

为了加快生产这种木炮,康熙果断下令,要求京城中所有懂得炼铁、炼铜以及木工技艺的工匠们,全部前往兵部报到,以便集中力量加速制造这种新型火炮。

朝廷以南怀仁为首,组建了铸炮局,开始马不停蹄地加大力度生产木炮。

与此同时,南怀仁也开始绞尽脑汁地研究针对平原等地,射程更远、重量更重,威力更高的火炮。

康熙十二年六月,西北平凉城。

镇守平凉城的王辅臣,正悠然自得地坐在书房里,与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喝茶聊天,手中还拿着一卷兵书。

突然,一名侍卫匆匆忙忙地闯了进来,神色慌张地向他禀报:“将军,不好了!听说莫洛要来西北做经略了!”

王辅臣闻言,心中猛地一震,手中的书卷也差点掉落在地。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看着侍卫,仿佛听到了一个极其可怕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