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 > 第408章 你的意见很重要

回档2008,从草根到巨头 第408章 你的意见很重要

作者:撼天阙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6 18:46:16

林向东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沿,内心仿佛有两股力量在激烈拉扯。

一股力量,是来自重生者灵魂深处的呐喊:“快!必须快!抓住每一个时间窗口!这是你重来一次最大的优势!错过这次资本助推,你可能要花费数倍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同样的规模!萧望说得对,市场不等人!”

另一股力量,则是今生积累的谨慎与对核心关系的珍视:“风险!巨大的风险!如果萧望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张利民这条线一旦被资本污染,后续的麻烦将无穷无尽。信任建立困难,崩塌却只在一瞬间!”

林向东闭上眼,前世几次关键的失败场景历历在目。

有一次,就是因为太过追求速度,引入了错误的投资人,导致最终项目失控,团队分崩离析。

还有一次,则是因为过于保守,错失了融资的最佳窗口,被竞争对手后来居上,最终惨淡收场。

“快”与“稳”,如同天平的两端,如何才能平衡?

接受投资,可能获得飞速发展,但也可能引狼入室,破坏最核心的盟友关系。

拒绝投资,固然能保持现状的“纯洁”,但也可能错失奠定胜局的关键时机,被其他资本扶持的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要知道,黄蓝红大战前,可不仅只有它们三家。

只是其他平台都被甩在后面,被市场无情淘汰。

深吸一口气。

林向东的眼神逐渐从挣扎趋于清明。

他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非此即彼的思维陷阱。

为什么一定要在“全盘接受”和“彻底拒绝”之间做选择?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这一个亿,而在于如何安全地拿到这一个亿,并且确保这笔钱的使用,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不会成为威胁到与张利民关系的隐患。

萧望承诺不干预经营,这是他的诚意,但口头承诺远非铁壁铜墙。

他需要的是制度性的保障和更清晰的边界。

一个初步的构想,开始在他脑中成型:

第一,成立新的控股公司:不以“瑞东便利店”这个直接与张利民关联的实体作为融资主体,而是成立一个新的上层公司,将瑞东便利店作为其全资或控股的核心子公司之一。

这样可以在法律层面建立一个缓冲带。

第二,设计特殊的股东协议: 在投资协议中,不仅要明确萧望不干预经营的承诺,更要将其书面化、条款化。可以设置极其苛刻的“保护性条款”。

例如,任何涉及公司战略方向、核心团队变更、重大资产处置的决策,必须得到林向东的一票同意权。

甚至可以约定,萧望的股份不具备投票权,仅享有财务收益。

第三, 对赌与回购条款: 可以接受相对较高的估值,但同时也设定明确的、可实现的业绩对赌目标。

如果达成目标,萧望获得高额回报,合情合理。

如果未达成,林向东团队有权以约定价格回购萧望的股份。

这既能展现自信,也能为自己留一条“净化”资本的后路。

第四, 与张利民、王瑞坦诚沟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他必须将萧望的投资意向、自己的顾虑以及构思的防范方案,毫无保留地告知张利民和王瑞。

这不仅是对兄弟的尊重,更是将潜在风险摆在明处,共同面对。

如果张利民对此表示强烈反对,或者担忧,那么即使再需要钱,林向东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萧望。

想通了这一点,林向东感觉胸中的烦躁消解了大半。

他不再纠结于“要”或“不要”,而是转向思考“如何要”。

他回到办公桌前,迅速在电脑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草拟谈判要点和协议框架的核心思路。

他既要借助萧望的资本力量实现“快”速扩张,又要用缜密的商业设计和坦诚的团队沟通,筑起一道“稳”固的防火墙,守护住他与张利民之间那份最珍贵的“信”任。

……

林向东特意约了张利民吃饭。

林向东没有绕圈子,直接而坦诚地将萧望提出投资的事情,以及其中巨大的利弊,摊开在了张利民面前。

“……利民,情况就是这样。”林向东语气平稳,但眼神认真,“一个亿的资金,能让我们在极短时间内,把瑞东便利店的招牌插遍全省甚至全国的高校。这是我们快速建立起护城河,拉开与所有潜在竞争对手距离的黄金机会。”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指出了那隐藏在巨大机遇下的隐忧:

“但弊端也同样明显。我们几个,包括我在内,都太年轻了。突然涌入的巨额资金,过早到来的‘成功’,很容易让人迷失。我担心晓杰他们,包括我们自己,会不会因此变得盲目,忘乎所以,甚至……骄傲自大,忘了我们最开始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金钱,有时候是最考验人心的东西。”

张利民安静地听着。

“融资”这个词,他并不陌生,在家族耳濡目染下,他理解其基本的商业逻辑。

但亲自参与其中,感受其背后的权衡与抉择,对他而言是第一次。

他抬起头,看向林向东,眼神里带着认同:“东哥,你考虑得很周全。这确实是把双刃剑。”

林向东点了点头,随即抛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利民,我想听听你的想法。这件事,你怎么看?我们是接,还是不接?”

“我?”

张利民明显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种熟悉的、近乎本能的茫然感笼罩了他。

从小到大,他人生的轨迹几乎都是被安排好的——读哪所小学、进哪个初中、甚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家里都有无形的框架。

唯一一次由着性子做出的决定,就是坚持要来云海大学,来这个远离家族中心的渤海学院,过一段“普通人”的生活。

在重大决策上表达自己的主见?

这对于习惯了被动接受的张利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他习惯于分析和理解,却不习惯于决断,尤其是这种可能影响团队未来的重大决断。

看着张利民怔住的样子,林向东没有催促,也没有任何不耐烦。

他坐在张利民对面,目光温和而充满鼓励:

“对,就是你,利民。你不是我们团队的旁观者,你是我们核心的一员。你的想法很重要。”

林向东语气坚定,“不要有任何负担,就把你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无论我们最后做出什么决定,接还是不接,结果都由我们大家一起承担。”

这番话像是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张利民封闭的内心。

他感受到的是一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这与家族里截然不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