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包间内,众人酒足饭饱。
侍者悄无声息地撤走了餐盘,换上了醇厚的普洱茶和精致的果盘。
沈浩阳端起茶杯,轻轻吹散氤氲的热气,目光扫过在座的王景山、李总、赵总三人,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主导意味:“好了,饭也吃完了,聊点正事。向东他们这个‘新生活计划’,确实有点意思。我的意思不变,还是之前跟向东聊的那个数,我这边,出一个亿。”
他率先定下了调子,也明确了自己领头投资人的位置和投资底线。
王景山几乎没怎么犹豫,夹起一片冰镇西瓜放进嘴里,嚼了几下便爽快地说道:“老沈你带头,我肯定跟。我这边,出八千万。”
这个数字比他之前冲动表态时说的“多投点”要具体,既显示了他的支持和实力,又巧妙地保持在沈浩阳之下,给了带头大哥面子。
另一位李总扶了扶眼镜,沉吟道:“我和老赵刚才简单合计了一下,我们两边加起来,可以凑一个整数,出一个亿。”
这表明他们两人更可能是以联合体的形式参与,共享一个投资份额,共担风险,也共享收益。
沈浩阳闻言,脸上露出了然的笑容。
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一点,做出了一个即兴却又显得深思熟虑的决定: “好!既然各位都这么看好,那我也得再加点码,显得更有诚意不是?这样吧。”
他目光扫过三人,语气果断,“我再额外追加两千万,凑个整。这样一来,我们四个人,正好三个亿。”
他顿了顿,说出了最关键的下半句,语气不再是商量,而是近乎结论:“用这三个亿,拿下‘新生活计划’这个项目三成的股份。各位觉得怎么样?”
这个提议瞬间让包间内安静了下来。
王景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迅速心算。
“我没意见。”王景山第一个表态,“就按老沈说的,三个亿,三成股。干净利落。”
李总和赵总对视了一眼,也缓缓点头。这个方案清晰明了,出资份额和股权占比都确定了,避免了后续可能的扯皮。
沈浩阳主动追加投资凑整,也进一步彰显了他作为领投人的决心和担当,让他们更感安心。
“同意。”
“可以,就这么定。”
沈浩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举起茶杯:“那就以茶代酒,预祝我们合作愉快,也预祝‘新生活计划’一切顺利,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合作愉快!”
四只茶杯轻轻碰在一起,发出一阵清脆的响声。
一笔高达三亿的战略投资,就在这茶香袅袅、看似轻松的饭后闲谈中,初步落定了框架。
……
两天后,沈浩阳带着初步的意向,再次约见了林向东。
这次见面地点换成了林向东的办公室。
寒暄过后,沈浩阳没有过多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带着志在必得的轻松:“向东,和你通个气。王总、李总、赵总他们几位,对这个‘新生活计划’都很感兴趣。我们内部初步议了一下,打算联合投三个亿。”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林向东的反应,然后才抛出核心条件:
“这三个亿,对应拿你新项目公司30%的股份。你看怎么样?这个估值,可是完全对标给你东升超市的估值了,诚意十足。”
沈浩阳身体向后靠去,等待着林向东欣喜或是至少爽快的同意。
在他看来,这个条件对于林向东这样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新项目来说,已经是极其优厚且难以拒绝的了。
然而,林向东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林向东脸上没有出现任何惊喜的表情,甚至连一丝波动都没有。
他只是微微沉吟了片刻,随即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异常坚定地看向沈浩阳,缓缓开口:
“沈总,非常感谢您和三位老总的厚爱和认可。三个亿,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数字,也足见各位的诚意和魄力。”
林向东先给予了肯定,这是谈判的基本礼仪。但紧接着,话锋陡然一转:
“但是,关于股份比例,30%……恐怕不行。”
沈浩阳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向东,你的意思是……?”
林向东身体前倾,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的意思是,三个亿,我非常欢迎。但这笔钱,对应我能出让的股份,最多只有15%。金额不变,股份减半。”
“什么?15%?”沈浩阳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眉头紧紧皱起,“林总,你没开玩笑吧?三个亿,只占15%?那意味着你对这个还没影的新项目的估值,达到了二十亿!这可比我们之前谈的翻了一倍!”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不解甚至是一丝不悦。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的谈判范畴,显得有些……离谱了。
他甚至怀疑林向东是不是被之前的顺利冲昏了头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