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疯病没得治,只能在各个世界发疯 > 第93章 民国烽火7

青溪镇的发电机成了宝贝。

张医生用它给手术刀消毒,春杏借着电光教孩子们认字,连老王打铁都接了根电线,安了个灯泡,说“晚上也能赶工”。

只有夏天盯着那台突突作响的机器琢磨:“这玩意儿能不能带动抽水机?要是能,就不用手摇了。”

张医生听了直笑:“理论上能,就是得改改齿轮。”

他找出医院的旧图纸,在上面画了个齿轮组,“用皮带把发电机和抽水机连起来,转速能对上。”

说干就干。

老王把发电机的皮带轮拆下来,重新锻打了个大齿轮。

高个子去河里捞了块硬木,车成小齿轮。

夏天则负责调整咬合度,确保转动时不卡壳。

三天后,当张医生按下开关,抽水机“咕噜噜”转起来,井水顺着管道流进蓄水池时,祠堂里的欢呼差点掀了屋顶。

“不用摇手柄了!”孩子们围着抽水机跑,伸手去接流出的水,溅起的水花在灯光下像碎钻。

老木匠蹲在机器旁,摸着发烫的齿轮,嘴里念叨:“这洋学问,真能省力气。”

有了电动抽水机,水源更稳了。

夏天趁机让人把水管往周边村子延伸,王家庄、李村都接上了自来水,龙头一拧就出水,比挑水方便十倍。

各村的人送来鸡蛋和粮食,说“这是给‘铁水牛’的礼”——他们管抽水机叫铁水牛。

就在大家忙着铺水管时,张医生带来个消息:鬼子在县城外的河湾修了个水上据点,架着机枪,专抢过往的商船,连赈灾的粮食都被扣了。

“商船老板托人带信,说再这样下去,下游的村子都要断粮了。”

夏天看着地图上的河湾,那里水流湍急,两岸是悬崖,正是移动堡垒派上用场的地方。

“把土炮架在木筏上,顺流而下,出其不意炸了他们的据点!”

移动堡垒的打造比想象中复杂。

张集的船匠把三艘竹筏绑在一起,铺上厚木板,上面架着铁皮(从军火库抢的)当护甲;老王给土炮加了个转盘底座,能三百六十度转向;高个子则在筏子两侧装了木桨,既能划水,又能当舵。

试航那天,竹筏在河里稳稳当当,土炮转向灵活,连张医生都忍不住赞:“这简直是水上坦克!”

行动定在商船经过河湾的那天。

清晨,移动堡垒悄悄顺流而下,藏在芦苇荡里。

商船刚进入河湾,据点里的鬼子就端着机枪出来喊话,要登船检查。

“就是现在!”夏天一声令下,竹筏猛地冲出芦苇荡,老王转动炮口,对准据点的机枪巢——“轰!”炮弹精准命中,机枪瞬间成了废铁。

据点里的鬼子懵了,没想到水里会冒出“铁家伙”,慌忙架起步枪还击。

可子弹打在铁皮护甲上,“叮叮当当”全被弹开。

高个子举起步枪,一枪撂倒想扔手榴弹的鬼子,春杏则用传声筒大喊:“缴枪不杀!”

商船上的伙计们也趁机反击,用扁担和钩子对付跳上船的鬼子。

据点里的鬼子见势不妙,想从后门逃跑,却被早就埋伏在岸上的王家庄人堵住,一顿乱棍打得哭爹喊娘。

不到半个时辰,战斗就结束了。

据点被炸毁,缴获的粮食分了一半给商船,让他们送给下游的村子。

商船老板握着夏天的手,眼泪直流:“你们是活菩萨啊!”

水上据点被端的消息传开,周边的商船都愿意走青溪镇的航线,还带来了盐、布匹和药品,说“走这儿安全,还能换清水”。

青溪镇渐渐成了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中转站,热闹得像个小集市。

这天,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找到了夏天,他是游击队的联络员,带来个重要情报:县城里的鬼子接到命令,要往南边调兵,现在城里只有五十多人,正是收复县城的好机会。

“我们游击队能抽调三十人,”联络员看着祠堂里的迫击炮和机枪,眼睛发亮,“要是能联合你们,里应外合,准能拿下县城!”

夏天看着地图上的县城,城墙高三丈,城门有鬼子把守,硬攻肯定伤亡大。

她指着城东南角的排水道:“从这儿进去,先打开城门,再解决炮楼。”

行动定在深夜。

游击队从城外佯攻,吸引鬼子的注意力;夏天带着高个子和二十个年轻人,从排水道钻进城里。

水道又黑又臭,只能摸着墙壁往前走,突然脚下踢到个东西,低头一看,是具鬼子的尸体——看来以前也有人想从这儿进城,没成功。

“小心点。”夏天压低声音,掏出小刀开路。

排水道的出口在城隍庙后面,正好对着城门的侧门。

高个子用复装子弹解决了守门的两个鬼子,轻轻打开侧门,游击队立刻冲了进来。

“分头行动!”夏天指着炮楼,“高个子带人去炸炮楼,我去开粮仓!”

粮仓的门是铁皮的,锁得死死的。

夏天让人找来两根粗木头,像撞钟似的猛撞,“哐当”一声,门锁被撞断。

里面的粮食堆得像山,全是鬼子抢来的,还没来得及运走。

“快搬!”夏天让人把粮食装在麻袋里,往城外运。

就在这时,炮楼方向传来巨响——高个子他们得手了,炮楼被炸塌,火光冲天。

城里的鬼子乱成一团,有的往城门跑,有的躲进民房。

游击队和青溪镇的人配合默契,用机枪封锁街道,用手榴弹炸鬼子的藏身地。

张医生带着人在后面救伤员,青霉素和手术刀派上了大用场,好几个中了枪的年轻人都被救了回来。

天快亮时,最后一个鬼子据点被端了。

红旗插上了县城的城楼,虽然旗子是用红布染的,却在晨风中飘得格外鲜艳。

老百姓从家里跑出来,举着灯笼欢呼,有的还端来热水和馒头,往战士们手里塞。

夏天站在城楼上,看着下面涌动的人潮,听着孩子们喊“胜利了”,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她从怀里掏出那株葡萄藤,藤上的青葡萄已经转紫,透着成熟的甜。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庄严:

【成功收复县城,打通抗日物资通道,民国世界核心任务完成。获得积分,总积分。触发终极奖励——“文明火种”留存,当前世界将永久保留您留下的技术与希望。】

“文明火种……”夏天摸着葡萄藤,突然明白了。

她留下的不只是抽水机和子弹,还有大家一起扛过枪、种过地、守过镇子的记忆,这些比任何技术都珍贵。

游击队的联络员找到夏天,想留她当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委员。

夏天笑了笑,指着城楼下正在给发电机接线的老王,还有教孩子们认字的春杏:“他们比我更合适。”

她把复装子弹的工具送给高个子,把抽水机的图纸留给老王,最后把那株葡萄藤种在了县政府的院子里,旁边立了块牌子,写着“此藤来自烽火,终将结出甘甜”。

离开那天,所有人都来送她。

张医生给她包了些青霉素:“到了新地方,照顾好自己。”

春杏塞给她本自己写的课本:“这是给那边孩子的礼物。”

高个子没说话,只是往她背包里塞了颗手榴弹——拉环上系着根红绳,“防身用。”

系统提示:【是否开启下一个世界通道?】

夏天最后看了一眼县城:城楼的红旗在飘,发电机的灯还亮着,葡萄藤的叶子在风中沙沙响,像在说再见。

“开启吧。”

眩晕感袭来时,她仿佛还能听到祠堂的发电机在响,闻到葡萄藤的清香,感受到烽火里那股烫人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