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疯病没得治,只能在各个世界发疯 > 第80章 漠北2

第二天一早,苏木就把族里的铁匠领进了毡房。

铁匠叫乌兰,是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胳膊上的肌肉比清河镇榨油机的铁轴还结实,手里拎着个豁了口的铁锤,看夏天的眼神带着点怀疑,仿佛在打量一块烧不红的顽铁。

“巴图他阿爸说,你能让沙子里冒水?”乌兰把铁锤往地上一顿,震得矮桌都跳了跳,陶碗里的奶茶晃出了半圈涟漪,“我们挖了三年井,最深的挖到十丈,除了石头就是干土,你拿什么让水冒出来?”

夏天没急着解释,而是从背包里掏出巫医给的铜制试水器。

这玩意儿比她想象的精巧,壶盖掀开,里面有根细铜针,能随着地下湿度变化转动,针尖指向不同的刻度。

她昨天研究了半夜,总算摸透了用法——针尖越靠近“润”字,说明地下水源越近。

“先找水。”夏天拎起试水器往外走,“找到水脉,再谈怎么把水引上来。”

乌兰撇撇嘴,还是跟了上去。

巴图自告奋勇当向导,手里拿着根胡杨树枝,时不时拨开脚下的碎石,嘴里念叨着:“东边的洼地以前有水草,去年才干的;西边的胡杨林根扎得深,说不定下面有水……”

三人在绿洲边缘转了大半日。

试水器的铜针大部分时间都指着“枯”字,偶尔在湖边晃到“潮”,但那是地表水,不是夏天要找的地下水脉。

乌兰渐渐没了耐心,蹲在沙丘上抽烟,看着夏天拿着试水器在烈日下跑得满头大汗,忍不住嘟囔:“我说没用吧,要是有水,老祖宗早找到了。”

夏天没理会他的嘟囔,眼睛盯着铜针。

这玩意儿比清河镇的土壤检测仪简陋,但原理相通——都是靠环境反馈判断资源位置。

她想起在清河镇第一次用滴灌时,赵老三也说过“这管子哪有瓢舀得实在”,结果呢?

走到一片半枯的胡杨林时,铜针突然动了。

原本耷拉着的针尖微微抬起,慢慢朝着“润”字挪了半寸。

夏天心里一紧,蹲下身把试水器往沙里按了按,让铜针更贴近地面。

“动了!动了!”巴图比她还激动,手指着针尖,声音都发颤,“它往‘润’那边去了!”

乌兰也凑了过来,眯着眼看了半天,突然把烟袋锅一磕:“这破铜壶能当真?我来挖两镐试试!”他从毡房背来的镐头抡起来,“哐当”一声砸在地上,沙粒溅起半尺高,露出下面的硬土。

夏天让他沿着铜针指引的方向挖。

起初确实如乌兰所说,尽是些干硬的土块和碎石,镐头下去只留下个白印。

挖到三尺深时,乌兰的额头上渗了汗,呼吸也粗了,嘴里开始骂骂咧咧:“我就说……”

话音未落,镐头突然“噗”地陷下去半寸。

乌兰一愣,再用力一刨,竟带出些湿润的泥块,捏在手里能攥出点潮气。

“真有湿土!”巴图抢过泥块,兴奋地往夏天手里塞,“夏天姐姐,你看!是湿的!”

乌兰的眼睛也亮了,刚才的怀疑跑了大半,抡起镐头更卖力了。

夏天让他别再挖了:“再挖会塌,咱们先标记位置,回去画图。”

她从竹浆纸本上撕下一页,画了个简易地图,在发现湿土的地方画了个红圈,旁边标注:“距地表三尺,有湿泥,铜针指向‘润’。”

回到毡房时,巫医正在等他们。

听说找到疑似水脉,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让人把族里几个年长的汉子都叫了来,围坐在矮桌旁听夏天讲“引水计划”。

“水在地下至少五丈深,”夏天铺开画好的水泵草图,指着叶轮说,“得做个能转的铁轮子,把水往上抽。轮子要像风车叶那样带弧度,才能把水压上来。”

她又画出支架和摇柄,“用木头做架子固定,人摇着柄转轮子,水就能顺着管子流出来。”

汉子们盯着图纸,七嘴八舌地议论:“铁轮子能转?怕不是要锈在沙子里?”“五丈深的管子,得用多少木头?咱们的胡杨木够吗?”“摇那么个铁家伙,得几个人才摇得动?”

乌兰没说话,手指在图纸上的铁轮位置摩挲着,突然一拍大腿:“这轮子我能打!以前给商队补过马车轱辘,知道怎么让铁片子带弧度!”

他看向夏天,眼神里的怀疑变成了琢磨,“就是这叶轮的角度得准,偏一点就怕抽不上水……”

“我来画样板。”夏天从炭笔盒里挑出支最细的,在纸上画出叶轮的侧面图,标上角度,“每片叶子都得按这个角度焊在轴上,像扇子面一样匀称。”

巫医突然开口:“我知道哪里有铁。”他拄着拐杖站起来,“北边的黑石山,以前有商队说那地方能捡到陨铁,硬得很,就是挖起来费劲。”

苏木当即拍板:“明天我带乌兰去黑石山找铁,巴图带人砍胡杨木做架子,夏天姑娘你就留在毡房画图,缺什么尽管说!”

接下来的几天,绿洲像上了弦的钟。

苏木和乌兰带着三个汉子去了黑石山,回来时每人背上都扛着块黑沉沉的陨铁,乌兰的手上磨出了血泡,却咧着嘴笑:“这铁好!烧红了能捶出花来!”

巴图带着孩子们在胡杨林里忙活,专挑树干直的老树砍(征得巫医同意,只砍枯树),把树干锯成一根根圆木,用砂纸打磨光滑,堆在毡房外像座小山。

女人们也没闲着,用羊毛捻成粗绳,说要绑紧架子,免得被风沙吹倒。

夏天的毡房成了“设计室”。

她画了一张又一张图,从叶轮的弧度到管子的接口,从摇柄的长度到支架的承重,连乌兰打铁时需要的模具都画得清清楚楚。

竹浆纸用了厚厚一沓,上面沾着炭灰和奶茶渍,却每张都标记得整整齐齐。

有天半夜,夏天被外面的声音吵醒。

出去一看,乌兰还在临时搭的铁匠炉前忙活,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毡房墙上,忽大忽小。

他正把一块陨铁烧得通红,用锤子一下下捶打,火星溅在沙地上,像转瞬即逝的星。

“睡不着,练练手。”乌兰见她出来,抹了把脸上的汗,“这陨铁硬,得多烧几遍才能捶出你要的弧度。”

他举起手里初具雏形的铁叶轮,虽然还粗糙,却看得出叶片的角度和图纸上的不差分毫。

夏天递给他块玫瑰皂:“洗手用,去去铁腥味。”

乌兰愣了愣,接过去闻了闻,突然笑了:“中原的玩意儿就是精细,连洗手的都带着香。”

他笨拙地往手上抹了点,在沙地上蹭了蹭,果然清爽了不少。

五天后,水泵的零件基本齐了。

铁叶轮被乌兰捶打得锃亮,叶片的弧度像被量过一样标准;胡杨木支架被打磨得光滑,用羊毛绳捆得结结实实;竹管(巴图他们用胡杨枝掏空做的)接了五丈长,接口处缠着浸了桐油的麻布,保证不漏水。

安装那天,全族的人都来了。

汉子们轮流下井(用绳子吊着筐子,一点点挖深到五丈),把竹管往下送;乌兰指挥着把铁叶轮固定在管顶,接上摇柄和支架;女人们端着水,随时准备给干活的人解渴;孩子们挤在最前面,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什么。

当最后一根竹管放进井里,乌兰喊了声:“试试!”两个壮汉握住摇柄,用力往下压。

“嘎吱——”摇柄转了半圈,突然卡住了。

乌兰的脸瞬间涨红,几步冲过去,趴在井口听了听,又调整了一下叶轮的位置,吼道:“再摇!”

壮汉们再次用力。

这次,摇柄“咯吱咯吱”地转了起来,越来越顺。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盯着竹管的出水口。

“哗啦——”

一声脆响,一股清水突然从管口喷了出来,带着沙地下的凉意,溅在干燥的沙地上,瞬间晕开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巴图第一个跳起来,伸手去接水,被溅了满脸也不擦,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汉子们欢呼着围上来,轮流摇动摇柄,看着清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有人甚至直接趴在地上,捧着水喝了一大口,甘甜的滋味从舌尖直窜心底。

乌兰站在井边,看着自己捶打的铁叶轮转得飞快,突然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对夏天笑了——那笑容,比井里的水还干净。

夏天看着喷涌的清水,听着周围的欢笑声,突然觉得,这漠北的风沙好像也没那么烈了。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熟悉的提示音:

【支线任务“初探水源”完成,获得积分8000,解锁“深井水泵改良图纸”。检测到宿主成功融合本地材料(陨铁、胡杨木)与外来技术,“跨文明技术适配”技能熟练度 10%。】

她抬头看向远处的绿洲,湖泊虽然依旧浅,但新涌出的井水正顺着临时挖的小沟往湖边流去,像条银色的带子。

乌兰正和几个汉子商量,要再打几口井,把水引到各处;巫医站在井边,用拐杖沾了点水,洒在沙地上,嘴里念叨着古老的祝福词。

夏天知道,这只是开始。

沙下的甘泉找到了,但要让绿洲真正活过来,还需要更稳的水源、更巧的法子——就像在清河镇,光有抽水泵不够,还得有滴灌、有水库、有整套的水利网。

但此刻,看着阳光下闪烁的水流,听着摇柄转动的“咯吱”声混着欢笑声,她突然有了信心。

不管是江南的水田还是漠北的沙丘,日子要过下去的道理,其实都一样:得有敢跟土地较劲的韧劲,有能把他乡变故乡的巧思,才能在看似绝望的地方,挖出一汪能养活岁月的甜。

乌兰突然走过来,把那把豁了口的铁锤递给她:“拿着。”他瓮声瓮气地说,“下次要打铁,我还帮你捶。”

夏天接过铁锤,沉甸甸的,带着乌兰的体温和铁的凉。

她笑着说:“下次,咱们做个不用人摇的水泵。”

乌兰眼睛一亮:“不用人摇?那用啥?”

“用风。”夏天指着天上飘过的云,“这漠北的风这么大,不用白不用。”

远处的驼铃声又响了起来,这次却像是在唱歌——唱给新涌出的井水,唱给捶打出希望的铁锤,也唱给这片正在慢慢复苏的绿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