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江湾钓事 > 第84章 江湾新春的 2032 全球治理中期推进与跨洲生态联动

正月初十的青衣江湾,年味还未散去,园区里的红灯笼挂在常青树枝头,与初绽的红梅相映成趣。陈守义站在中期推进指挥中心的落地窗前,手里握着《2032 全球生态治理中期推进报告》,封面上的跨洲生态联动图谱用彩色线条连接着各大洲的治理项目 —— 北极冰盖监测站新增 12 个,草原节水技术在 4 国试点初见成效,珊瑚礁区域基因库完成选址。可当他翻到 “东南亚雨林治理” 章节时,指尖突然停在一行红色警示文字上:“东南亚跨境雨林盗伐现象加剧,泰国、老挝、缅甸三国交界处雨林破坏率超 15%”。

“陈叔!东南亚雨林传来紧急消息!” 小满抱着平板电脑一路小跑冲进中心,红色的棉袄上还沾着细碎的雪粒,屏幕里的卫星图像触目惊心 —— 泰国清莱府附近的雨林出现大片裸露的黄土,盗伐者留下的树桩密密麻麻,无人机拍摄的视频里,几辆满载原木的卡车正趁着夜色穿越边境,消失在老挝境内的山林里。

陈守义接过平板,快速滑动屏幕查看实时数据:过去一个月,东南亚跨境雨林盗伐面积达 200 平方公里,涉及 3 个国家的 5 个原住民部落,部落赖以生存的橡胶林和药用植物也遭到破坏。“当地的护林队情况怎么样?” 他抬头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

“泰国护林队已经开展了 3 次巡逻,但盗伐者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备,每次都能提前逃跑,” 小满调出护林队传来的报告,“老挝和缅甸的护林力量薄弱,跨境协作机制不完善,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拦截。部落首领们联名发来求助信,希望江湾能出面协调,帮助他们守护家园。”

陈守义立刻拨通赵叔的电话,听筒里传来设备装箱的碰撞声:“赵叔,立刻组建跨境雨林保护团队,把斐济珊瑚礁的智能监测设备和东非草原的红外预警系统调运过去,用‘跨洲应急通道’转运,务必在 48 小时内抵达泰国清莱府。另外,联系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组,让参与‘雨林碳汇交易机制’项目的学员加入,这既是实战任务,也是中期项目复盘的重要环节。”

“可是陈叔,跨国项目组的学员刚在北极完成救援,还没来得及休整,而且雨林环境复杂,语言沟通也是个问题……” 赵叔的声音里带着顾虑。

“东南亚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宝库,盗伐再持续下去,会引发连锁生态灾难,” 陈守义的语气坚定,“让学员们带上翻译设备,再邀请泰国的苗族、老挝的老龙族、缅甸的掸族部落首领担任文化顾问,既能解决沟通问题,又能借助原住民的传统智慧开展保护工作。另外,通知马丁先生协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泰、老、缅三国建立跨境护林协作机制,我们需要形成‘技术监测 跨境执法 原住民参与’的三维保护网络。”

挂了电话,陈守义转身走向大厅墙上的跨洲生态联动地图,手指在东南亚区域画了一个圈:“小满,把雨林盗伐数据同步到全球治理数据平台,联系中国、泰国、老挝、缅甸的林业部门,共享盗伐者的车辆轨迹和通讯频率,让技术团队开发‘跨境盗伐追踪系统’,实时监控原木运输路线。”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门被推开,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组学员们穿着统一的绿色实训服站在门口,来自泰国的学员阿瑜手里捧着项目方案,乌黑的眼睛里满是坚定:“陈叔,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是清莱府人,熟悉当地的地形和语言,一定能帮护林队抓住盗伐者!”

陈守义看着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他们脸上还带着北极救援后的疲惫,却依旧眼神明亮。“好,” 他拍了拍阿瑜的肩膀,“到了雨林,要多听部落首领的建议,他们世代生活在那里,比我们更了解这片土地的脉搏。记住,保护雨林不仅要靠技术和执法,还要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不能让保护变成新的负担。”

学员们齐声应下,转身快步离开,绿色的身影在红灯笼的映衬下,像一道道充满生机的光。陈守义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跨洲雨林保护行动,不仅是中期治理推进的关键任务,更是对跨国协作能力的又一次重要考验。

赵叔的跨境雨林保护团队与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组学员们抵达泰国清莱府时,正值清晨,薄雾笼罩着雨林,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草木香气。泰国护林队队长巴颂带着队员在营地等候,黝黑的脸上满是疲惫:“昨晚我们又发现了 3 处盗伐点,树龄超过 50 年的柚木被砍了 20 多棵,再这样下去,雨季来临时肯定会发生泥石流。”

阿瑜跟着巴颂走到了望塔,用望远镜望向远处的雨林:“盗伐者通常会沿着湄公河的支流运输原木,我们可以在河道两岸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再用无人机对边境线进行 24 小时巡逻,形成立体监测网。”

来自老挝的学员通猜打开平板,调出全球治理数据平台共享的地图:“根据缅甸林业部门提供的信息,盗伐者的藏匿点可能在老挝琅勃拉邦省的山区,那里有很多废弃的木材加工厂,我们可以联合当地护林队进行突袭。”

“不行,山区里的小路错综复杂,而且涉及三个国家的边境线,没有统一的执法授权,很容易引发外交纠纷,” 来自缅甸的学员丹瑞摇了摇头,他想起爷爷 —— 一位掸族部落长老说过的话,“我们掸族在雨林里生活了几百年,有自己的‘山林守护’传统,可以让部落的年轻人组成巡逻队,用传统的暗号传递信息,配合现代设备追踪盗伐者。”

赵叔这时拿出一个银色的设备箱:“我们带来了‘雨林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红外摄像头、振动传感器和声音识别设备。红外摄像头能在夜间捕捉盗伐者的影像,振动传感器可以通过树木的震动判断是否有人砍伐,声音识别设备则能分辨电锯声和车辆发动机声,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刻向护林队和部落巡逻队发送预警。”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由阿瑜带领,在泰国境内的雨林安装智能监测设备,苗族部落首领岩龙带着族人帮忙选址,他们知道哪些地方是盗伐者的必经之路;第二组由通猜带领,前往老挝境内的湄公河支流,与老龙族部落合作,在河道旁设置原木拦截点;第三组由丹瑞带领,联合缅甸掸族部落,在山区里布设声音识别设备,监控废弃木材加工厂的动向;第四组由赵叔负责,在三国交界处搭建跨境指挥中心,实时汇总监测数据,协调三方护林队行动。

雨林里的蚊子又大又毒,学员们的手臂很快就布满了红肿的包,汗水浸透了实训服,紧紧贴在身上。岩龙看着阿瑜熟练地调试红外摄像头,笑着递过一个用树叶包裹的饭团:“这是我们苗族的‘雨林干粮’,用糯米和野生蜂蜜做的,能补充体力。我们在雨林里巡逻时,都会带这个,比你们的压缩饼干好吃多了。”

阿瑜接过饭团,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岩龙大叔,你们平时是怎么发现盗伐者的?”

“我们靠‘听’和‘看’,” 岩龙指着远处的树冠,“健康的树木,叶子在风里的声音是‘沙沙’的,被砍过的树桩周围,鸟儿不会停留,而且盗伐者会留下脚印,我们能通过脚印的深浅和方向,判断他们的人数和去向。”

阿瑜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其他学员,赵叔的技术团队也据此对声音识别设备进行了优化,增加了 “鸟类鸣叫缺失预警” 功能 —— 一旦某个区域的鸟类活动突然减少,设备会自动发出警报,提示可能存在盗伐行为。

两天后的深夜,跨境指挥中心的警报突然响起,屏幕上显示老挝境内的湄公河支流出现异常 —— 振动传感器检测到重型卡车的行驶轨迹,声音识别设备捕捉到电锯的轰鸣声。赵叔立刻联系三国护林队,通猜带着老挝护林队员在河道拦截,丹瑞带领掸族巡逻队从山区包抄,阿瑜则和泰国护林队一起,沿着红外摄像头记录的路线追击。

当三方力量在老挝孟赛县的一个木材加工厂汇合时,盗伐者正忙着将原木加工成板材,院子里堆满了还带着树皮的柚木。“不许动!” 巴颂队长一声令下,护林队员们迅速包围了加工厂,盗伐者们惊慌失措,有的试图从后门逃跑,却被掸族巡逻队堵了个正着。

清点现场时,学员们发现了一本盗伐者的交易记录,上面详细记录了近半年的原木运输路线和买家信息,涉及 3 个国家的 10 多个木材商。阿瑜看着记录,愤怒地说:“这些人不仅破坏雨林,还把原住民的生存资源也抢走了,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

岩龙拍了拍阿瑜的肩膀:“谢谢你,年轻的守护者。有了你们的技术和三国的协作,我们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保护行动结束后,学员们在跨境指挥中心对 “雨林碳汇交易机制” 项目进行中期复盘 —— 阿瑜的 “智能监测设备布设” 方案加入了苗族的 “山林听音” 传统,通过声音识别和人工巡逻结合,提高预警准确率;通猜的 “跨境拦截路线规划” 方案补充了老龙族的 “河道暗礁” 信息,在盗伐者必经的浅滩设置拦截点;丹瑞的 “部落巡逻协作” 方案则融入了掸族的 “暗号通讯” 方式,确保信息传递不被盗伐者察觉。

赵叔看着修改后的方案,对学员们说:“这个方案不仅能用于东南亚雨林保护,还可以推广到亚马逊、刚果盆地等跨境雨林区域。全球生态治理需要这样的跨文化协作,把现代技术和传统智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守护好我们的绿色家园。”

离开清莱府时,学员们和部落首领们一起,在盗伐区种下了 2000 棵柚木树苗,每棵树苗上都挂着一个小木牌,写着 “三国协作,雨林重生”。阿瑜抚摸着刚种下的树苗,轻声说:“等明年春天,我们再来这里,希望能看到树苗发芽,也希望能看到这片雨林恢复往日的生机。”

通猜和丹瑞也点点头,他们约定,回去后会推动本国的林业部门完善跨境协作机制,定期共享监测数据,让保护行动一直延续下去。

陈守义回到江湾时,培育基地的跨国项目试点成果复盘会正陷入热烈讨论。来自 12 个国家的学员分成 4 个项目组,围绕 “极地生态监测站建设”“草原节水技术跨国推广”“珊瑚礁基因库搭建”“雨林碳汇交易机制” 四个项目的中期试点成果展开复盘,可每个项目组都因为成果评估标准和后续推广计划产生了争议。

在 “草原节水技术跨国推广” 项目组的复盘现场,来自东非的卡鲁和来自澳大利亚的杰克又一次争得面红耳赤。卡鲁展示的非洲试点数据显示,“石缝储水 智能滴灌” 技术让沙棘苗的存活率提升了 35%,村民的用水量减少了 25%;杰克带来的澳大利亚试点报告则显示,“地下蓄水池 雨水收集” 技术的储水量是传统方法的 8 倍,应对干旱的能力更强。

“我们的技术更适合生态脆弱的地区,既能保护土壤结构,又能让村民快速掌握,” 卡鲁指着数据图表,“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低,适合大规模建设地下蓄水池,可非洲草原的村庄分散,建设成本太高,根本不现实。”

“但你们的技术储水量有限,遇到连续三个月的干旱,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杰克反驳道,“我们的地下蓄水池虽然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达 20 年,从长期来看更划算。而且我们可以引入生态补偿资金,帮助非洲村庄建设,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

其他学员也纷纷发表意见,来自印度的拉吉支持卡鲁的方案,认为技术推广要考虑村民的接受度;来自阿根廷的索菲亚则觉得杰克的建议有道理,生态补偿资金可以解决成本问题,关键是要找到适合的资金分配方式。

陈守义走进会议室,没有立刻打断讨论,而是坐在一旁翻看两个试点的详细报告。等大家的情绪稍微平复后,他才开口:“项目复盘不能只看数据,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非洲草原的村庄分散,地下蓄水池的维护成本确实很高,而且混凝土会破坏草原的土壤透气性,影响周边植物生长;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人口少,土地平整,适合大规模储水设施,两种技术没有绝对的优劣,只是适用场景不同。”

他提出了一个 “分类推广 动态优化” 的方案:在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地区,推广 “石缝储水 智能滴灌” 技术,同时设立 “技术培训中心”,让村民成为技术维护的主体;在人口稀少、干旱周期长的地区,采用 “地下蓄水池 雨水收集” 技术,引入国际生态补偿资金,由政府和社区共同承担建设和维护成本。“我们还可以建立‘技术适配评估模型’,根据地区的气候、地形、人口密度等参数,自动推荐适合的节水技术,避免一刀切的推广模式。”

卡鲁和杰克对视一眼,都没有立刻说话。拉吉这时补充道:“我在印度的试点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后来我们根据村庄的不同情况,采用了‘水井智能改造’和‘梯田雨水收集’两种技术,效果很好。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用水管理小组’,制定了分时段用水制度,这比单纯的技术推广更重要。”

索菲亚也点点头:“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我们把‘人工湿地’和‘节水灌溉’结合起来,既解决了灌溉问题,又净化了水质。或许我们可以在每个试点区域都成立‘社区生态委员会’,让村民参与技术选择和管理,这样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生根。”

在陈守义的调解下,“草原节水技术跨国推广” 项目组终于达成共识,决定先在 10 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开展分类试点,收集一年的运行数据后,再制定全球推广计划。同时,项目组还会联合国际组织,设立 “草原节水技术专项基金”,为发展中国家的村庄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

类似的争议也出现在 “珊瑚礁基因库搭建” 项目组中。来自帕劳的莱奥和来自日本的佐藤围绕基因样本的共享机制争论不休。莱奥认为,帕劳区域基因库的样本应该优先满足本地珊瑚礁修复需求,只有在本地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向中央基因库传输;佐藤则主张,基因样本应实时共享,这样中央基因库才能及时开展研究,为全球珊瑚礁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帕劳的珊瑚礁每年都在退化,我们需要优先用基因样本培育适合本地海域的珊瑚苗,” 莱奥的语气坚定,“如果样本都传输到中央基因库,等研究成果出来,我们的珊瑚礁可能已经消失了。”

“但基因研究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只靠区域基因库的样本,研究进度会很慢,” 佐藤反驳道,“而且中央基因库的技术更先进,能更快找到应对珊瑚白化的方法,这对全球珊瑚礁保护都有好处。帕劳的修复需求,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支援来解决,不一定非要保留样本。”

陈守义这时拿出一份基因库运行报告:“根据全球治理数据平台的统计,目前区域基因库的样本利用率只有 30%,大部分样本都处于闲置状态,而中央基因库的研究需求却很迫切。我们可以采用‘样本备份 优先支援’的模式,区域基因库将样本分为两份,一份用于本地修复,另一份实时传输到中央基因库;中央基因库在开展研究的同时,优先为区域基因库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定制适合本地的珊瑚苗培育方案,这样既能满足研究需求,又能保障本地修复工作。”

莱奥和佐藤都表示认可,莱奥说:“如果中央基因库能优先为帕劳提供技术支持,我们愿意实时共享样本。而且我们还可以培训本地的技术人员,参与中央基因库的研究项目,这样就能更好地对接研究成果。”

佐藤也补充道:“中央基因库可以在区域基因库设立‘研究分支点’,派专家定期驻点,帮助区域基因库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我们还可以建立‘基因样本共享平台’,明确样本的使用规则和收益分配方式,确保每个参与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经过五天的复盘和调解,四个跨国项目组的中期成果都通过评审,每个项目都根据试点情况调整了方案,制定了更贴合实际的推进计划。在复盘总结会上,陈守义为每个项目组颁发了 “中期推进优秀团队” 证书,他看着台下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语重心长地说:“项目复盘不是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