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江湾钓事 > 第79章 江湾寒冬的全球治理年度复盘与新周期筹备

冬至过后的青衣江湾,冰面在阳光下泛着凛冽的光泽,联盟园区的银杏树上还挂着零星的金色叶片,风一吹,就像细碎的雪花飘落在厚厚的积雪上。陈守义站在年度复盘大厅的落地窗前,手里握着刚打印好的《2030 全球治理年度报告》,封面上的全球生态图谱用不同颜色标注着一年来的治理成果 —— 蓝色的海洋区域里,帕劳珊瑚礁的修复率达 85%;绿色的草原区域中,东非蝗灾防控覆盖率超 90%;白色的极地区域内,北极冰盖监测网络已实现 100% 覆盖。可此刻,他的目光却停在报告末尾的 “争议待解” 部分,眉头微微皱起。

“陈叔!极地冰芯数据的争议又升级了!” 小满抱着一摞文件快步走进大厅,脸颊冻得通红,“美国和俄罗斯的科研团队都认为,咱们和李教授团队共同采集的北极冰芯样本,应该优先提供给他们做气候研究,双方已经在视频会议上吵了起来,马丁先生希望咱们能出面调解。”

陈守义接过小满递来的会议纪要,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争论要点 —— 美国团队认为他们在冰芯保存技术上更先进,俄罗斯团队则强调样本采集区域靠近本国领土,理应拥有优先研究权。他轻轻叹了口气,打开平板拨通李教授的卫星电话,听筒里传来的除了李教授的声音,还有实验室里冰箱运行的嗡嗡声:“守义,冰芯样本必须在 - 50c的环境下保存,再争论下去,样本的完整性会受影响,咱们得尽快拿出方案。”

“你先稳住双方,我这就组织调解小组,” 陈守义挂了电话,转头对小满说,“把东非草原的节水技术迭代报告和全球治理人才培育基地的规划图拿过来,年度复盘不能只看成果,还要解决问题、规划未来,这三件事得同步推进。”

小满刚把文件放在桌上,大厅的门就被推开了,老张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进来,帽子上还沾着雪粒:“守义,极地救援团队的设备迭代方案已经做完了,这次加入了萨米人的雪桥技术和卡雅波部落的藤蔓结构,下次再遇到冰裂,咱们的应急通道搭建时间能缩短一半。对了,奥马尔长老刚才发来消息,东非草原遇到了罕见的冬旱,他们想提前启动节水技术的试点,问咱们能不能派专家过去。”

陈守义拿起东非草原的报告,翻到节水技术迭代部分 —— 新研发的 “智能滴灌系统” 能根据土壤墒情和植物需水量自动调整灌溉量,比传统滴灌节水 30%,还加入了马赛族传统的 “石缝储水” 原理,在设备旁设置储水石槽,应对突发干旱。“让小林带着专家团队立刻出发,” 他指着报告上的试点区域图,“告诉奥马尔长老,我们不仅会派专家,还会带上新研发的设备,帮他们渡过这次旱情。”

就在这时,赵叔推着一个装满文件的推车走进大厅,车头上放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守义,全球治理人才培育基地的选址已经确定了,就在江湾园区的东侧,规划图已经通过审批。这个木盒是塔比拉族长托人送来的,里面装的是亚马逊雨林的种子,他说希望能在培育基地里种上,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都能感受到雨林的生命力。”

陈守义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雨林种子,每颗种子都用透明的小袋子装着,袋子上还贴着塔比拉族长手写的种子名称。他轻轻拿起一颗红色的种子,想起半年前在亚马逊雨林,塔比拉族长教他辨认植物的场景,心里突然有了主意:“人才培育基地不仅要教技术,还要传递生态文化,把这些种子分给每个学员,让他们带着种子回到自己的国家,种出属于自己的生态希望。”

极地冰芯数据争议调解:科学与利益的平衡之道

陈守义组织的调解小组抵达北极科考站时,一场大雪刚刚停歇,冰原上白茫茫一片,只有科考站的红色建筑在雪地里格外显眼。李教授早已在门口等候,脸上满是疲惫:“双方已经三天没好好交流了,美国团队的实验室就在隔壁,俄罗斯团队的专家甚至把睡袋搬到了样本储存室门口,就怕样本被转移。”

调解小组走进科考站的会议室,美国代表马克和俄罗斯代表伊万已经坐在桌前,两人中间隔着一张长长的会议桌,气氛紧张得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桶。“陈先生,您来得正好,” 马克看到陈守义,立刻站起身,“我们的低温保存技术能让冰芯样本保存 5 年以上,俄罗斯团队的设备最多只能保存 3 年,样本交给我们,才能发挥最大的科研价值。”

伊万也不甘示弱,拍了拍桌子:“样本采集区域距离俄罗斯的北极科考站只有 200 公里,按照国际惯例,我们应该拥有优先研究权。而且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北极冰盖的历史变化,比美国团队的气候预测更紧迫。”

陈守义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打开平板,播放了一段视频 —— 视频里,李教授团队的科考人员冒着 - 40c的严寒,在冰盖上钻取冰芯的场景,还有样本被小心翼翼地装入保温箱,通过直升机转运到科考站的画面。“各位,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冰芯样本是李教授团队冒着生命危险采集到的,” 他关掉视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守护地球,而不是争夺利益,我们应该找到一个既能保证研究质量,又能兼顾双方需求的方案。”

他提出了一个 “共享研究” 的方案:将冰芯样本分成三份,一份由江湾的实验室保存,作为备份;另外两份分别提供给美国和俄罗斯团队,但双方必须共享研究数据,共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由三方共同署名。“美国团队的保存技术先进,可以负责样本的长期保存;俄罗斯团队对北极区域更熟悉,可以在区域气候研究上发挥优势,” 陈守义看着马克和伊万,“这样既能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又能让双方的研究优势得到发挥,这才是科学研究应有的样子。”

马克和伊万对视了一眼,都没有立刻说话。李教授适时开口:“我支持陈先生的方案,冰芯样本里记录着北极近百年的气候数据,这些数据对全球气候研究至关重要,共享数据能让我们更快地找到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法。”

马丁先生也在视频会议里补充道:“江湾的方案符合全球生态治理的理念,我希望双方能以大局为重,共同推进研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会为这次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在众人的劝说下,马克和伊万终于点头同意。当天下午,双方就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美国团队的技术人员开始指导俄罗斯团队的成员使用低温保存设备,俄罗斯团队则分享了他们多年来在北极区域的研究数据。李教授看着忙碌的众人,笑着对陈守义说:“还是你有办法,这下终于能安心做研究了。”

陈守义拍了拍李教授的肩膀:“科学研究没有国界,只有大家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发挥这些冰芯样本的价值。对了,你们的研究报告完成后,一定要纳入《2030 全球治理年度报告》,让更多人了解北极的气候变化情况。”

调解结束后,陈守义在科考站的实验室里看到了那些珍贵的冰芯样本 —— 它们被存放在透明的试管里,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蓝色,像一块块凝固的时间。李教授指着样本上的分层解释道:“每一层都代表着不同年份的气候情况,通过分析这些分层,我们能知道过去百年北极的温度变化、降水情况,甚至能推测出未来的气候趋势。”

陈守义看着冰芯样本,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可以把冰芯样本的分层数据做成可视化模型,放在年度复盘的展厅里,让更多人直观地了解北极的气候变化,这样才能引起更多人对极地生态保护的重视。”

李教授立刻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科学研究不仅要出成果,还要普及知识,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离开北极科考站时,一场新的雪又开始飘落,陈守义望着窗外白茫茫的冰原,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次冰芯数据争议的解决,不仅化解了一场科学研究的矛盾,更为全球科研团队的合作树立了典范,这才是全球生态治理应有的样子。

东非草原节水技术迭代:传统智慧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小林带着专家团队抵达东非草原时,奥马尔长老正带着村民们在沙棘种植区忙碌。由于罕见的冬旱,草原上的牧草已经枯黄,沙棘苗的叶子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村民们正用木桶从远处的水井里挑水,一点点浇在沙棘苗的根部,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焦急。

“奥马尔长老,我们来了!” 小林跳下车,手里拿着新研发的智能滴灌设备,“这次我们带来的设备,能帮你们节省很多水,还能根据沙棘苗的需求自动灌溉。”

奥马尔长老握着小林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指着干枯的草原:“小林女士,你们来得太及时了,再不下雨,这些沙棘苗就保不住了,我们的牛羊也会因为没有牧草饿死。”

小林团队立刻在沙棘种植区搭建试点,他们先在每棵沙棘苗的根部安装了一个小小的土壤墒情传感器,然后将智能滴灌管铺在土壤表面,再把传感器和滴灌设备连接到控制终端。“这个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和养分,” 小林向村民们演示设备的操作,“当土壤湿度低于沙棘苗的需求时,设备会自动打开阀门,进行滴灌;当湿度达到标准时,阀门会自动关闭,这样既能保证沙棘苗的水分需求,又不会浪费水。”

村民们围在设备旁,好奇地看着这个能 “自动浇水” 的机器。卡鲁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滴灌管流出的水珠,疑惑地问:“小林女士,要是遇到设备故障,或者没有电了,我们该怎么办?”

小林笑着拿出一个用石头做的槽子:“这就是我们结合你们马赛族的传统智慧设计的,在每个滴灌设备旁,我们都会设置这样的储水石槽,平时可以收集雨水,遇到设备故障或停电时,你们可以用石槽里的水灌溉,就像你们祖先用石缝储水一样。”

奥马尔长老看着储水石槽,眼里满是欣慰:“这是我们马赛族世代相传的储水方法,没想到能和你们的高科技结合在一起,这样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设备故障了。”

接下来的几天,小林团队和村民们一起,在沙棘种植区全面推广智能滴灌设备。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他们还在部落里举办了培训班,手把手地教村民们操作控制终端、维护滴灌管、更换传感器。卡鲁学得最快,很快就成了部落里的 “设备维护员”,每天都会背着工具包,在种植区里巡查设备,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以前我们浇水全靠经验,有时候浇多了,有时候浇少了,” 卡鲁一边检查滴灌管,一边对小林说,“现在有了这个智能设备,沙棘苗长得比以前好太多了,你们看,这些新长出来的叶子多绿啊!”

小林看着长势喜人的沙棘苗,心里满是成就感。她拿出平板,打开东非草原的生态监测数据:“从数据上看,智能滴灌设备比传统灌溉节水 30%,沙棘苗的存活率也从 75% 提升到了 90%,等到明年春天,这些沙棘苗就能结出果实,你们不仅能卖果实赚钱,还能用来喂养牛羊。”

奥马尔长老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召集村民们在部落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庆祝仪式。村民们围着智能滴灌设备,唱起了马赛族的传统歌谣,歌声在草原上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小林女士,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技术,” 奥马尔长老举起酒杯,对小林说,“我们马赛族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帮助,和你们一起守护这片草原。”

庆祝仪式结束后,小林和奥马尔长老一起,在部落里设立了 “草原生态监测点”,配备了气象站、土壤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草原的气候、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率等数据。“这些数据会实时传输到江湾的全球生态监测平台,” 小林对奥马尔长老说,“如果遇到干旱、蝗灾等灾害,我们能提前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奥马尔长老点点头,指着远处的草原说:“这片草原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会和江湾一起,用你们的科技和我们的传统智慧,守护好它,让它永远肥沃。”

离开东非草原时,小林收到了陈守义发来的消息,告诉她全球治理人才培育基地已经正式开工建设,希望她能在东非草原选拔一些优秀的村民,送到基地学习,培养更多的草原生态保护人才。小林立刻和奥马尔长老商量,选拔了包括卡鲁在内的 10 名年轻村民,他们将在明年春天前往江湾,开始为期一年的学习。

“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带回草原,” 奥马尔长老拍着卡鲁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草原的未来,也是全球生态治理的希望。”

卡鲁用力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长老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回来后和大家一起,把草原建设得更好。”

小林看着这一幕,心里突然明白了陈守义常说的 “全球生态治理不是一句口号”—— 它是智能滴灌设备在草原上流出的水珠,是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是年轻人们眼里的希望,是所有人为了守护家园付出的努力。

全球治理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播撒生态希望的种子

陈守义回到江湾时,全球治理人才培育基地的建设已经正式开工。工地里一片繁忙景象,挖掘机、起重机不停地工作,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在寒风中忙碌着。赵叔拿着规划图,正在和施工队的负责人商量建设细节:“这个实训楼一定要按照生态建筑的标准来建,外墙用环保材料,屋顶安装太阳能板,还要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陈守义走到赵叔身边,看着规划图上的培育基地 —— 主体建筑包括教学楼、实训楼、实验室、宿舍和一个大型的生态展示园,每个区域都用绿色的线条标注着,象征着生态与环保。“人才培育不仅要教技术,还要培养学员的生态意识,” 陈守义指着生态展示园的位置,“这里要种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植物,比如帕劳的珊瑚苗、亚马逊的雨林植物、东非的沙棘苗,让学员们在学习之余,能感受到全球生态的多样性。”

赵叔点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我已经和各个项目地的负责人联系好了,他们会陆续送来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幼苗。塔比拉族长送来的亚马逊雨林种子,我已经交给了园艺团队,他们会在温室里先培育,等明年春天再移栽到生态展示园里。”

陈守义接过笔记本,翻到记录种子的页面,上面详细记录着每种种子的名称、生长习性、培育方法,还有捐赠人的名字。“把这些信息做成标牌,放在每种植物旁边,” 他对赵叔说,“让学员们知道这些植物来自哪里,是谁捐赠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生态故事,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全球生态治理的意义。”

为了让培育基地的课程更贴合实际需求,陈守义还组织了一场 “全球生态治理课程研讨会”,邀请了来自 45 个成员国的专家、土着部落首领、一线生态保护工作者,共同设计课程体系。研讨会上,奥马尔长老建议增加 “传统生态智慧” 课程,分享马赛族的草原保护经验;拉伊族长希望开设 “海洋生态保护” 实践课,让学员们亲自参与珊瑚礁修复;塔比拉族长则提出要加入 “雨林可持续利用” 课程,教给学员们如何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发展生态产业。

“我们的课程体系要兼顾理论和实践,既要教给学员们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也要让他们学习不同地区的传统生态智慧,” 陈守义在研讨会上总结道,“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多元化的知识和经验,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生态治理人才。”

研讨会结束后,课程体系正式确定,分为 “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传统智慧课程” 三大板块。理论课程包括全球生态现状、生态治理技术、国际环保法规等;实践课程则在江湾的生态基地和各个项目地开展,学员们可以亲自参与珊瑚礁修复、草原节水、极地监测等项目;传统智慧课程则由土着部落首领授课,分享他们世代相传的生态保护经验。

为了让学员们能更好地交流和学习,培育基地还设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