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江湾钓事 > 第19章 江湾新年的渔暖与四季传承

江湾钓事 第19章 江湾新年的渔暖与四季传承

作者:大仙女的哭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6 18:22:19

腊月二十八的清晨,青衣江湾被一层薄薄的雪雾笼罩。陈守义背着帆布钓包走出楼道时,鞋底踩在积雪上,发出 “咯吱咯吱” 的轻响,混着远处零星的鞭炮声,年味一下子浓了起来。他摸了摸钓包内侧,里面装着小满连夜修订的《江湾钓鱼指南》增补版 —— 新增的 “寒冬冰钓公益篇” 里,详细写了渔获捐赠流程、独居老人名单,还有少年手绘的公益活动路线图,旁边用红笔写着:“让江湾的鱼,暖了寒冬,也暖了人心。”

“爷爷!这里!”

小区门口的灯笼下,小满正踮着脚挥手,怀里抱着一摞红色的公益活动邀请函,背上的双肩包侧袋里露出半截新做的木质鱼漂 —— 漂身上刻着 “新年公益钓” 五个字,还涂了层金色的漆,在雪光下闪着亮。少年穿着件红色的羽绒服,像个小福娃,帽子上的绒毛沾着雪粒,却依旧笑得灿烂:“您看我做的邀请函!昨天跟小林哥一起印的,上面写了活动时间和流程,还画了冰钓的示意图,咱们一会儿给钓友们送过去!”

陈守义接过邀请函,指尖触到烫金的字迹,心里泛起暖意。邀请函正面是江湾冰钓的插画,背面写着活动主题:“新年冰钓暖寒冬,渔获公益传温情”,下面还列着活动流程 —— 上午九点冰钓,中午十二点统计渔获,下午一点捐赠,傍晚六点小区团圆渔宴。“小满想得真周全,” 他把邀请函放进钓包,“老张和李师傅已经在老洄湾布置场地了,王师傅他们也说要早点去帮忙,咱们赶紧过去,别耽误了。”

两人踩着积雪往江湾走,新年的江湾满是年味。岸边的柳树上挂着红灯笼,雪落在灯笼上,红白相映,像一幅喜庆的年画;芦苇丛里插着小彩旗,风一吹,彩旗 “哗啦啦” 地响,像是在唱新年的歌;江面上的冰面反射着雪光,远处的航标灯在雾里忽明忽暗,像一颗温暖的星。

走了约莫二十分钟,老洄湾的冰面出现在眼前。冰面上已经热闹起来 —— 老张和李师傅正忙着挂横幅,上面写着 “江湾新年冰钓公益活动”;王师傅和赵叔在布置签到台,桌子上摆着登记表和热水壶;小林和小周则在冰面上画钓位线,每隔三米画一个圈,还插着小彩旗标注;甚至连平时很少出门的王奶奶,也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煮好的姜茶,正给大家倒茶。

“守义,小满,可算来了!” 老张放下横幅,迎上来接过他们手里的邀请函,“就等你们的邀请函了,昨天钓友群里都在问,生怕错过今天的活动。”

李师傅也笑着凑过来,从竹篮里倒出两杯姜茶:“先喝点姜茶暖暖身子,今天的冰面厚,放心钓。我还带了新配的窝料,用红虫和红枣泥混合的,新年钓‘甜口鱼’,讨个好彩头。”

小满赶紧从双肩包里拿出邀请函,分给大家:“王师傅,这是给您的邀请函,您帮着通知其他钓友;赵叔,这是您的,您一会儿负责统计渔获;王奶奶,这是您的,您要是累了就歇会儿,姜茶我们来倒。”

众人接过邀请函,纷纷称赞小满细心。王奶奶笑着说:“小满这孩子,不仅会钓鱼,还会组织活动,真是咱们江湾的福气。”

上午八点半,钓友们陆续赶来,一共来了二十多人,有小区里的老钓友,也有从附近社区赶来的新钓友。小满和小林负责签到,给每位钓友发了一张活动流程表和一副防滑手套;陈守义和老张则给新钓友讲解冰钓技巧,教他们怎么选钓位、怎么调钓竿;李师傅和王师傅则在冰面上巡查,确保每个钓位的冰面安全。

上午九点整,老张吹响了活动开始的哨声。钓友们纷纷走到自己的钓位,开始凿冰下钩。小满和陈守义分到了相邻的钓位,他握着新做的冰钓竿,按照之前琢磨的 “连环窝” 方法,在冰面上凿了三个窟窿,然后往每个窟窿里撒了把红枣泥红虫窝料。“爷爷,您看我这窝料撒得均匀吗?” 他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

“均匀,” 陈守义点点头,帮他调整鱼线长度,“新年的鱼也爱‘吃甜’,你这红枣泥窝料肯定能引鱼过来。”

小满笑着点点头,把钩饵轻轻放进窟窿里,然后手腕轻抖,开始冰下逗钓。没过多久,他的竿梢就轻轻动了一下 —— 是鱼咬钩的信号。“提竿!” 小满轻声喊,手腕轻扬,钓上了一条半斤多的鲫鱼,银灰色的鳞片在雪光下闪着亮。“爷爷,我钓上‘新年第一鱼’了!” 他高兴得跳起来,差点滑倒,陈守义赶紧扶住他。

“好兆头!” 王奶奶走过来,递给他一个红色的小袋子,“这是我缝的鱼袋,装‘新年鱼’,来年肯定渔获满满。”

小满接过鱼袋,小心地把鲫鱼放进去,然后继续下钩。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冰面上不时传来欢呼声 —— 王师傅钓上了一条一斤多的鲤鱼,赵叔钓上了一条翘嘴,小林和小周也各钓上了几条鲫鱼,就连新钓友也有收获,每个人的鱼袋都渐渐鼓了起来。

中午十二点,活动暂停,开始统计渔获。小满和小林负责称重记录,陈守义和老张则负责分类 —— 把大的鱼留给独居老人熬汤,小的鱼则分给钓友们自己吃。最终统计下来,一共钓了八十多斤鱼,其中五十多斤用来捐赠,三十多斤分给钓友。

“咱们现在开始捐赠,” 老张拿着名单,“一共要去五户独居老人家里,每户送十斤鱼,再带点姜茶和饺子,让老人们过个暖年。”

众人分成五组,每组带着渔获和年货,往老人家里走。小满和陈守义一组,负责去住在三楼的刘爷爷家。刘爷爷今年八十多岁,子女都在外地,平时一个人生活。看到他们送来的鱼和年货,刘爷爷激动得说不出话,拉着他们的手,眼眶都红了:“谢谢你们,这么冷的天还想着我,这鱼我明天熬汤,肯定香。”

“刘爷爷,您别客气,” 小满笑着说,“以后我们常来看您,还跟您说江湾钓鱼的趣事。”

从刘爷爷家出来,雪又开始下了,纷纷扬扬的,落在身上,凉丝丝的,却格外舒服。小满看着手里的捐赠名单,心里满是温暖 —— 原来,钓鱼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这份意义,比钓上多少鱼都珍贵。

下午三点,捐赠活动结束,众人回到小区,开始准备傍晚的团圆渔宴。小区广场上已经搭好了临时灶台,李师傅和王奶奶负责做饭,陈守义和老张负责收拾渔获,小满和小林、小周则负责布置场地,挂灯笼、贴春联,把广场打扮得格外喜庆。

傍晚六点,团圆渔宴正式开始。桌子上摆满了各种鱼菜 —— 红烧鲤鱼、鲫鱼汤、酥炸鲫鱼、清蒸鲈鱼,还有各种凉菜和主食,中间摆着一个大大的蛋糕,上面写着 “江湾钓友,新年团圆”。

“来,干杯!” 老张举起酒杯,里面装着白酒,“祝咱们江湾钓友新年安康,渔获满满;也祝咱们的公益活动越办越好,让江湾的温暖,传得更远!”

“干杯!” 众人一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满喝着果汁,吃着鱼肉,听大家聊新年的计划 —— 老张说春天要带大家去水库钓开江鱼,李师傅说夏天要教大家做新的草窝饵料,王师傅说秋天要组织第二次鲤鱼赛,赵叔说冬天还要办公益冰钓活动。

“我有个提议,” 小满突然站起来,手里拿着《江湾钓鱼指南》,“咱们把每年的钓鱼故事和技巧都整理下来,做成‘江湾钓鱼年鉴’,每年新年的时候印一本,送给大家,让江湾的故事,永远传下去!”

“好啊!” 众人纷纷响应,掌声雷动。

陈守义看着小满自信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这孩子从一个钓鱼新手,成长为能组织活动、传递温暖的 “小钓王”,不仅传承了钓技,更传承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温情 —— 这才是江湾钓鱼文化最珍贵的部分。

晚宴过后,大家一起放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照亮了江湾的夜空,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小满拉着陈守义的手,指着烟花,兴奋地说:“爷爷,明年咱们还要一起钓鱼,一起办公益活动,一起写‘江湾钓鱼年鉴’!”

“好啊,” 陈守义摸了摸小满的头,“爷爷会一直陪你,看着江湾的故事,一年一年,继续写下去。”

夜深了,小满躺在床上,手里拿着《江湾钓鱼指南》,心里满是期待。他想起今天的公益活动,想起大家的笑脸,想起江湾的冰面和灯笼,突然觉得,新年最珍贵的不是礼物,而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而江湾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陈守义、小满、老张、李师傅,还有更多热爱钓鱼的人,会把这份对钓鱼的热爱、对公益的热情、对邻里的温情,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无论是寒冬的冰钓,还是春天的开江鱼,无论是夏天的草窝,还是秋天的鲤鱼赛,江湾的流水会记得,江湾的芦苇会记得,江湾的每一个人,都会记得 —— 那些在江湾度过的日子,那些温暖的瞬间,那些传承的故事,永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小满对着窗外的江湾,默默许下心愿:愿江湾的水永远清澈,愿江湾的鱼永远肥美,愿江湾的人永远温暖,愿江湾的故事,永远流传。

而江湾的流水,带着新年的祝福,带着四季的记忆,带着传承的温情,缓缓向前,流向更远的地方,也流向更温暖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