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江湾钓事 > 第3章 暴雨前的江湾秘语

江湾钓事 第3章 暴雨前的江湾秘语

作者:大仙女的哭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6 18:22:19

清晨五点的闹钟还没响,陈守义就被窗外的风声惊醒了。他披衣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 —— 天是沉郁的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像一块吸饱了水的棉絮,随时要往下淌雨。江湾方向传来隐约的浪声,比往常更急更沉,带着暴雨前夕特有的躁动。

“这么大的风,今天还去啊?” 里屋的老伴翻了个身,声音带着刚醒的慵懒。

陈守义摸了摸帆布钓包的边角,指尖触到那枚褪色的 “义” 字绣纹,想起昨天傍晚小满攥着笔记本跑过来的样子 —— 少年的校服袖口还沾着泥点,眼睛亮得像江面上的星子:“爷爷,明天我把磨钩的石头带来了,您再教我认鱼星好不好?” 他当时笑着答应了,现在自然不能失信。

“去,答应小满了。” 陈守义转身往厨房走,铝壶放在煤气灶上,蓝火舔着壶底时,他从柜里翻出两件雨衣,一件是自己穿了多年的藏青色,另一件是去年儿子寄回来的儿童款,尺寸刚好适合小满。又从冰箱里拿出昨天剩下的玉米面,加了点蜂蜜和酒,揉成湿润的面团 —— 暴雨前气压低,鱼会往浅水区窜,这种带甜味的饵料最能引鱼。

六点十分,陈守义背着钓包走到小区门口,远远就看见小满蹲在路灯下,怀里抱着个铁皮盒子,书包上的卡通挂件被风吹得晃来晃去。“爷爷!” 少年看见他,立刻蹦起来,铁皮盒子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小磨刀石、备用鱼钩,还有半袋自己炒的小麦粒,“我妈说这个能钓草鱼,您看有用吗?”

陈守义拿起一粒小麦闻了闻,炒得焦香,还带着点麦麸的甜气,忍不住笑了:“有用,小满有心了。不过今天要下雨,咱们得快点走,去晚了洄湾的好位置就被占了。”

两人踩着路边的积水往江湾走,风裹着水汽往衣领里钻,小满缩了缩脖子,却还是把铁皮盒子抱得紧紧的。路过清洁工李师傅的扫地车时,李师傅探出头喊:“守义,今天要下大暴雨,别在江边待太久!” 陈守义应了声,心里却清楚,暴雨前的江湾藏着钓鱼人都懂的 “秘密”—— 这种天气里,鱼为了储备能量,会疯狂觅食,往往能钓上平时少见的大家伙。

走到洄湾老位置时,江面上已经起了细碎的浪,芦苇丛被风吹得歪倒一片,叶子上的水珠噼里啪啦往下掉。陈守义放下钓包,先蹲下来观察水面:往常平静的水面此刻泛着暗绿色的漩涡,靠近芦苇根的地方,有细小的气泡断断续续往上冒,不是鲫鱼那种密集的小泡,而是鲤鱼常吐的 “长条泡”。他心里一喜,转头对小满说:“今天有大货,你仔细看,那气泡就是鲤鱼的鱼星,等会儿咱们往那边抛竿。”

小满凑过去,盯着水面看了半天,才勉强分辨出气泡的差别,赶紧掏出笔记本记下来,字迹被风吹得有些歪:“鲤鱼星是长条的,鲫鱼星是小碎泡,还有草鱼星是大泡带小泡……”

陈守义笑着递过檀木手竿:“先调漂,今天水流急,得把铅坠加重半克,浮漂露出三目,不然钩沉不到底。”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如何剪铅丝,指尖夹着铅丝的动作又稳又准,“你看,铅丝要缠在子线靠近钩柄的地方,不能太靠下,不然鱼咬钩时浮漂反应会慢。”

小满学着他的样子调整钓组,手指被铅丝划了道小口子,渗出血珠,他却浑然不觉,只顾着看浮漂在水里的状态。陈守义发现了,赶紧从钓包里翻出创可贴,拉过他的手仔细贴上:“钓鱼要仔细,保护自己也很重要。你外公要是还在,肯定也会这么教你。”

提到外公,小满的动作顿了顿,眼眶有点红:“外公以前带我去公园喂鱼,说鱼是最懂耐心的动物。”

“可不是嘛。” 陈守义帮他把浮漂再往下调了调,“你外公说得对,钓鱼就是跟鱼比耐心,跟自己比细心。”

说话间,豆大的雨点突然砸了下来,“啪嗒” 一声打在钓包上。陈守义赶紧把儿童雨衣递给小满,自己穿上藏青色的那件,雨衣的领口处还留着去年钓鱼时蹭的泥印,带着股淡淡的霉味,却很暖和。

小满刚把雨衣扣好,就看见陈守义的浮漂猛地往下一沉,瞬间没入水中。“鱼!” 他刚喊出声,就见陈守义手腕一扬,檀木手竿弯成一道紧绷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像是要断的样子。

“是大鲤鱼!” 陈守义的声音带着点兴奋,双脚分开站稳,顺着鱼的力道往后退,“小满,帮我拿抄网,注意别靠太近,这鱼力道大。”

小满赶紧从钓包里翻出抄网,双手握着杆柄,紧张得手心冒汗。江面上的浪越来越大,雨点砸在水面上,溅起无数小水花,根本看不清鱼的位置,只能跟着陈守义的动作调整方向。鱼线突然往左边一拽,陈守义脚下一滑,差点摔在泥里,他赶紧稳住身形,往右边带竿:“这鱼想往芦苇丛里钻,一旦缠上芦苇,就只能断线了!”

小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看着陈守义的胳膊在用力时绷起的青筋,突然想起昨天陈守义说的 “遛鱼要顺劲”,忍不住喊:“爷爷,往浅水区带!浅水区鱼没力气!”

陈守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小满说得对!” 他慢慢放线,等鱼的力道稍减,再轻轻往岸边带。雨越下越大,雨衣的帽子被风吹掉,雨水顺着陈守义的花白鬓角往下淌,他却浑然不觉,眼睛死死盯着水面。

约莫过了十五分钟,一条红尾鲤鱼终于在水面上翻了个身,银灰色的鳞片在雨幕里闪着光,尾巴拍打着水面,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两人的裤脚。“快抄!” 陈守义喊了一声,小满立刻把抄网伸到鱼的下方,往上一抬 —— 鱼被稳稳地抄进网里,足有两斤多重,在网里还挣扎着,尾巴把抄网拍得 “啪啪” 响。

“钓上来了!爷爷,咱们钓上大鲤鱼了!” 小满高兴得跳起来,雨衣上的水珠甩了陈守义一身,他却笑得合不拢嘴。

陈守义把鱼放进活鱼桶,桶里的水已经漫到了边缘,他擦了擦脸上的雨水,对小满说:“你看,暴雨前的鱼最饿,只要找对位置,用对饵料,就能钓上大家伙。现在该你了,按照我教的方法,往刚才有鱼星的地方抛竿。”

小满点点头,拿起自己的塑料鱼竿,挂好小麦粒饵料,深吸一口气,轻轻一抛 —— 鱼钩落在离芦苇根不远的地方,浮漂稳稳地立在水面上,露出三目。他学着陈守义的样子,手指搭在竿柄上,眼睛紧紧盯着浮漂,连呼吸都放轻了。

雨还在下,江风裹着雨丝往脸上刮,有点疼,可小满却一点都不觉得冷。他想起外公以前带他去公园,也是这样的雨天,外公会把伞往他这边倾,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打湿。现在陈守义站在他身边,虽然没说话,却时不时帮他把被风吹歪的浮漂调整方向,那种温暖的感觉,和外公很像。

突然,小满的浮漂轻轻往上顶了顶,然后猛地往下一沉。“有鱼!” 他赶紧提竿,鱼竿弯了起来,虽然没有刚才陈守义钓的鱼力道大,却也能明显感觉到鱼在挣扎。“爷爷,我钓到鱼了!”

“别慌,慢慢遛。” 陈守义走过来,扶着他的胳膊,“鱼往哪边跑,你就往哪边带,别硬拽。”

小满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顺着鱼的力道调整方向。鱼的力道不大,没一会儿就被他拉到了岸边,是一条半斤左右的鲫鱼,鳞片上还沾着水草。“我钓上来了!爷爷,我自己钓上鲫鱼了!” 小满把鱼从钩上取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活鱼桶,脸上的笑容比刚才钓上鲤鱼时还灿烂。

陈守义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满真棒,比爷爷第一次钓鱼时厉害多了。我第一次钓鲫鱼,钓了半天只钓上一条小虾米,还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爷爷也钓过虾米啊?” 小满好奇地问,掏出笔记本,“爷爷,您给我讲讲您以前钓鱼的事吧,我记下来。”

陈守义坐在小马扎上,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往下滴,在地上积成一小滩水。他看着江面上的雨幕,思绪飘回了几十年前:“那时候我才二十岁,在工厂当学徒,每个月工资只有十八块钱,舍不得买鱼竿,就用家里的竹竿,自己绑了鱼线和鱼钩,去郊区的池塘钓鱼。第一次钓上鱼,是一条一两左右的小鲫鱼,我把它放在罐头瓶里,揣在怀里带回家,给你奶奶看,她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小满听得入了迷,手里的笔飞快地写着:“爷爷,后来呢?您什么时候有了这根檀木手竿?”

“这竿子是我老战友老张送的。” 陈守义摸了摸檀木手竿,竿身上的纹路被雨水打湿,显得更加温润,“老张和我在一个部队待了五年,一起扛过枪,一起守过边防。后来他转业去了林业局,我去了工厂,每年我们都会聚一次,一起钓鱼。五年前他搬家去外地,临走前把这竿子送给我,说‘守义,我知道你喜欢钓鱼,这竿子跟着我三十年了,你拿着它,就当我还在跟你一起钓’。”

小满停下笔,看着陈守义的眼睛,里面有怀念,还有点淡淡的伤感。“爷爷,您想张爷爷吗?”

“想啊,” 陈守义笑了笑,“不过现在有你陪我钓鱼,也挺好的。”

雨渐渐小了,天空的铅灰色慢慢变淡,露出一点淡淡的蓝色。江面上的浪也小了,芦苇丛不再剧烈摇晃,叶子上的水珠往下滴着,落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小涟漪。

小满又钓上来两条鲫鱼,虽然都不大,却让他格外有成就感。他把鱼放进活鱼桶,看着桶里的鱼越来越多,高兴地说:“爷爷,今天咱们钓了这么多鱼,回家我让妈妈做红烧鱼、鲫鱼汤,还要给您送一碗过去。”

“好啊,爷爷等着你的鱼汤。” 陈守义收拾着钓具,把鱼竿、鱼线轮一一放进钓包,动作有条不紊。小满也赶紧帮忙,把自己的塑料鱼竿擦干净,放进书包里,又把铁皮盒子里的工具摆好,生怕弄丢了。

两人背着钓包,提着活鱼桶往回走。路上的积水已经没过了脚踝,小满的鞋子全湿了,却还是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跟陈守义说刚才钓鱼的趣事。陈守义跟在后面,看着少年的背影,心里觉得格外踏实。

走到小区门口,小满停下脚步,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递给陈守义:“爷爷,您看我记的笔记,有没有错的地方?”

陈守义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记满了钓鱼的技巧:调漂要露出两三目,铅坠要根据水流调整,鲤鱼星是长条泡,鲫鱼星是小碎泡,还有炒小麦粒饵料的方法…… 字迹虽然稚嫩,却写得很认真,每一条都标了序号。

“没错,小满记得很仔细。” 陈守义把笔记本还给小满,“以后每次钓鱼,咱们都记一点,时间长了,你就是江湾的小钓手了。”

“真的吗?” 小满眼睛一亮,“那我以后每天都跟爷爷来钓鱼,把所有技巧都学会!”

“好啊,爷爷教你。” 陈守义笑着点头,看着小满背着书包,提着铁皮盒子,蹦蹦跳跳地走进小区,才转身往自己家走。

回到家,老伴正在厨房里做饭,闻到门口的动静,探出头来:“回来了?淋坏了吧?赶紧换身衣服,我给你煮了姜汤。”

陈守义把活鱼桶递给老伴,笑着说:“没淋坏,今天跟小满钓了不少鱼,有鲤鱼,还有鲫鱼。小满这孩子很聪明,学东西很快,今天还自己钓上了鲫鱼。”

“是吗?那孩子看着就机灵。” 老伴一边收拾鱼,一边说,“中午咱们就炖鲫鱼汤,再做个红烧鲤鱼,给你补补。”

陈守义换了身干净衣服,喝着老伴端来的姜汤,暖意在身体里蔓延开来。他想起小满今天高兴的样子,想起少年记笔记时认真的神情,嘴角忍不住向上扬了起来。

下午的时候,陈守义坐在阳台上,翻出老战友老张的照片。照片里,两个穿着军装的年轻人站在河边,手里拿着鱼竿,笑得一脸灿烂。他摸了摸照片,轻声说:“老张,我现在有个小徒弟了,很聪明,跟我小时候一样喜欢钓鱼。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带他钓鱼啊。”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阳台上,暖洋洋的。远处的江湾方向,隐约传来渔船的汽笛声,陈守义知道,明天早上,江湾的洄湾处,又会有两个身影,一个白发苍苍,一个朝气蓬勃,一起等待浮漂的起落,一起感受钓鱼的快乐。他拿出帆布钓包,把小满带来的小麦粒放进饵料盒,又检查了一遍鱼钩和鱼线,心里满是期待 —— 明天,又会是个钓鱼的好天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