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快穿炮灰他总抢男主软饭吃 > 第291章 吃上大厨独女软饭的那个混混12

小两口日子过得潇洒。

纪黎明在罐头厂的工作愈发得心应手。

他脑子活络,偶尔提出的一两个关于仓库物料摆放,或防潮的小建议,还被车间主任采纳了。

虽不是什么大功劳,但也让他在领导那里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人缘混得也好,起码他迟到早退有的是人主动掩护。

沈安然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像揣了个小西瓜。

妊娠反应过去后,她胃口好了不少。

脸上洋溢着将为人母的柔和光辉。

沈母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和营养膳食,变着法子给女儿做好吃的。

纪黎明下班后的首要任务就是陪媳妇儿散步。

听她絮叨一天的感受。

“黎明哥,你说会是男孩还是女孩?”

沈安然摸着肚子,靠在纪黎明肩头,轻声问。

“都好。”

纪黎明揽着她的肩,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她的发梢。

“男孩像我一样帅,女孩像你一样漂亮。”

沈安然扑哧一笑:“哪有这么夸自己的。”

她顿了顿,声音更软了些。

“我希望是个男孩,像你一样,聪明,有担当。”

“我倒希望是个女孩,像你,贴心。”

纪黎明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

“不过无论男女,都是咱们的宝贝。”

沈安然口味多变,纪黎明在院角开辟了一小块地。

种上了几样沈安然爱吃的菜。

周末的时候,两人偶尔会一起回村里看望纪老爹纪老娘,带些城里的点心吃食。

纪老娘每次看到儿媳隆起的肚子,都笑得合不拢嘴。

拉着沈安然的手有说不完的叮嘱。

张峰奇和王癞子偷盗化肥未遂,人赃并获,证据确凿,最终被判了劳动改造。

转眼到了金秋,沈安然的预产期近了。

沈母提前请好了假,收拾好了生产要用的东西。

连小宝宝的衣物襁褓都准备得一应俱全。

纪黎明也向厂里说明了情况。

老周很“痛快”地批了他的假,让他安心照顾家里。

实在是不“痛快”不行,不“痛快”他就撒泼。

生产那天,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

沈安然从凌晨开始阵痛,被紧急送到了县医院。

纪黎明和沈父沈母守在产房外。

听着里面隐约传来的痛呼声,纪黎明的心揪成了一团,来回踱步,手心全是汗。

沈父虽然强作镇定,但不停看表的动作也暴露了他的紧张。

沈母则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

煎熬了几个小时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从产房里传了出来。

“生了!生了!”

护士抱着襁褓出来,脸上带着笑意。

“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纪黎明一个箭步冲上去。

他急忙问。

“安然呢?她怎么样?”

“产妇很好,就是累了,一会儿就推出来。”

护士答道。

纪黎明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感觉悬了几个小时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儿子。

小家伙闭着眼睛,小嘴一撇一撇,哭声格外有力。

沈安然被推出来时,脸色有些苍白。

汗湿的头发贴在她的额角,但眼神清亮,带着疲惫的笑意。

纪黎明抱着孩子凑过去,声音有些哽咽:

“安然,辛苦了,你看,咱们的儿子。”

沈安然侧过头,看着襁褓中的婴儿,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像你。”她轻声说。

“像我?这么丑?”

纪黎明下意识脱口而出。

随即在沈安然嗔怪的目光,和岳母不满的咳嗽声中赶紧改口。

“咳咳,我是说,眉眼像我,底子好,长大了一定帅。”

一句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因为沈安然怀孕期间营养好,心情也舒畅,奶水很足。

小家伙能吃能睡,长得飞快,几乎一天一个样。

满月的时候,皱巴巴的红皮小猴褪去了初生的模样,变得白白胖胖。

眼睛又大又亮。

果然结合了父母的优点,漂亮得像个年画娃娃。

纪老爹纪老娘从村里赶来,抱着大孙子舍不得撒手。

纪老娘更是“心肝宝贝”地叫个不停。

纪黎明和沈安然商量后,给孩子取名纪晨安。

取了两人名字中的各一个字。

寓意晨光安宁,岁月静好。

纪晨安百天那天,两家人在沈家办了场热闹的家宴。

沈父抱着外孙,乐得见牙不见眼,了。

直说这孩子天庭饱满,将来必有出息。

纪老爹喝了几杯酒,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

看着帅儿子俏儿媳和胖孙子,觉得这辈子再没什么遗憾了。

就在纪晨安满一周岁,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

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落在了沈安然的头上。

县里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同时也为了进行政策宣传。

决定加强各单位的文艺宣传队建设。

沈安然所在的国营饭店系统也被下达了任务。

沈安然上学时就是文艺骨干。

能歌善舞,字也写得漂亮。

这次便被领导点名,负责牵头组建饭店的文艺宣传队。

并筹备参加全县的文艺汇演。

这不仅是一项额外工作,更是一个展示组织能力和个人才华的平台。

沈安然有些犹豫。

孩子还小,她担心精力不够。

晚上,她和纪黎明商量。

“这是好事啊!”

纪黎明抱着已经睡着的儿子,毫不犹豫地支持。

“安然,听爸妈说,你以前在学校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吗?这可是你的长处。”

“不能因为成了家,有了孩子,就把自己的光芒藏起来。”

“可是安安还小,我要是忙起来......”

沈安然看着儿子熟睡的小脸,满心不舍。

“孩子有我,有爸妈呢。”

纪黎明揽住她的肩膀,“你放心去做,家里的事交给我。”

“你忘了?我现在在仓库可是‘时间管理大师’,保证把咱们儿子和你都照顾得好好的。”

他故意用了个俏皮词,把沈安然逗笑了。

确实,纪黎明在照顾孩子方面出乎意料地细心和有耐心。

换尿布,冲奶粉,甚至比她还在行。

“再说。”

纪黎明正色道。

“你现在还年轻,有机会在单位里多做点事,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是很好的积累。”

“难道你想一辈子就在办公室里做些收发文件、整理资料的琐碎工作吗?”

纪黎明的话说到了沈安然的心坎里。

她其实一直不甘于一直做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

这次的机会,无疑是一个突破口。

得到了丈夫的全力支持,沈安然不再犹豫。

第二天就接下了任务。

她雷厉风行,很快就在单位里挑选了几位有文艺特长的年轻职工,组成了宣传队。

没有现成的节目,她就自己琢磨。

结合当下的政策和饭店行业的特点,编排了小话剧。

还有一个歌颂劳动美的集体舞蹈。

那段时间,沈安然变得异常忙碌。

下班后,她要组织队员们排练,常常很晚才能回家。

纪黎明则每天准时下班接孩子。

做饭、带孩子、做家务,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时沈安然排练得太晚。

他还会抱着孩子,提着保温桶去给她送饭。

沈父沈母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经常过来帮忙照看外孙。

沈母更是凭借人脉,帮宣传队解决了演出服装的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全县文艺汇演上,国营饭店宣传队表演的小话剧和舞蹈,赢得了满堂彩。

一举拿下了汇演的一等奖。

沈安然作为组织者和主要演员,受到了县里领导和本单位领导的高度表扬。

汇演的成功,让沈安然在单位里声名鹊起。

县文艺汇演结束没几天。

沈安然正在办公室整理文件,同事喊她:

“安然,门口有人找。”

她出去一看,是县文化馆的刘馆长。

“小沈同志,汇演很成功啊!”

刘馆长笑着开门见山。

“你那话剧编得好,导得也好。”

“我们馆里正缺这样的人才,怎么样,有兴趣来文化馆创作组吗?”

沈安然愣住了:“创作组?刘馆长,您是说我?”

“对,就是你,在饭店办公室屈才了,来文化馆,能让你专心搞创作。”

晚上回家,沈安然一边摆碗筷一边跟纪黎明商量:

“今天文化馆刘馆长来找我,想调我去创作组。”

纪黎明正抱着儿子逗弄,闻言眼睛一亮:

“好事啊!你不是一直觉得办公室工作没意思吗?搞创作多适合你。”

“可是......”

沈安然看了眼咿呀学语的纪晨安。

“去了肯定比现在忙,安安还小......”

“怕什么?”

纪黎明把儿子举高高,逗得小家伙咯咯笑。

“不是还有我吗?再说爸妈也能搭把手,你去。”

沈安然被调到了文化馆创作组。

果然如她所料,工作强度大增。

这天她抱着一堆材料回家,眉头紧锁。

纪黎明接过她手里的东西:

“怎么了?愁眉苦脸的。”

“馆长让我写个关于农村变化的大剧本,要去采风。”

“这一去至少半个月......”

“去啊!”

纪黎明毫不犹豫。

“安安有我呢,你写剧本是正经事。”

“可你厂里不忙吗?”

“再忙还能比你搞创作重要?放心去,家里交给我。”

沈安然安心下乡采风,回来后闭关创作。

几个月后,她的话剧《山乡巨变》,在地区汇演中一炮而红。

庆功宴后,沈安然兴奋地拉着纪黎明说:

“你知道吗?省里领导说要把我们这个剧,推荐到全国汇演。”

纪黎明看着她发光的眼睛,骄傲地笑了:

“看,我说什么来着?你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文艺创作也迎来了新气象。

沈安然酝酿着一个新剧本《街角春天》,讲述个体户的创业故事。

剧本送审后却卡住了。

这天她红着眼圈回家:

“他们说题材太敏感,主人公形象不够正面......”

纪黎明搂住她的肩膀:“别急,我看看剧本。”

他仔细读完,一拍桌子:

“写得很好啊!真实,有血有肉。”

“现在都改革开放了,文艺创作也要与时俱进。”

“我支持你坚持!”

在纪黎明的鼓励下,沈安然据理力争。

最终剧本通过审核。

《街角春天》公演后引起轰动,好评如潮。

演出结束那晚,沈安然在后台接到一个电话。

“沈导您好,我是省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王主任。”

“我们正在筹备一部电视剧,想邀请您来执导。”

沈安然愣住了:

“电视剧?可我从来没拍过......”

“您的话剧我们都看了,导演功力非常深厚,我们相信您能胜任。”

挂掉电话,沈安然找到正在帮忙收拾道具的纪黎明。

“省电视台请我去拍电视剧。”

她声音有些发抖。

纪黎明先是一愣,随即大笑:

“太好了,这是要当大导演了啊!”

“可是...电视剧和话剧完全不一样,我怕......”

“怕什么?”

纪黎明握住她的手。

“你当年从办公室去文化馆不怕,现在还怕这个?”

“去!必须去!”

沈安然去了省电视台。

第一部电视剧《万家灯火》播出后大获成功。

拿下了“飞天奖”。

颁奖典礼后,沈安然捧着奖杯,在人群中找到特意赶来的纪黎明。

“黎明哥,我做到了!”她眼眶湿润。

纪黎明轻轻拥抱她:

“我一直都知道你能行。”

“走吧,儿子和爸妈还在家等着给我们沈大导演庆功呢!”

多年后,已经成为国内顶尖导演的沈安然,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成功的秘诀。

她微笑着说:“首先要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机会。”

“其次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先生。”

“每当我犹豫不决时,他总是说‘去吧,家里有我’。”

“这句话,支撑着我走过了每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

台下,纪黎明带着已经上大学的儿子,激动得双手拍个不停。

访谈节目的灯光柔和,沈安然从容地坐在沙发上。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台下。

那里,纪黎明带着他们的儿子纪晨安。

岁月在纪黎明身上留下了痕迹。

却未曾改变他眼中,那份一如既往的支持与深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