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117章 炼狱边缘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第117章 炼狱边缘

作者:雨霖淼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10:03

公共租界边缘的难民救济点,像一块被投入沸水中的方糖,表面维持着教会与慈善组织建立的脆弱秩序,内里却时刻沸腾着绝望、痛苦与混乱。林薇,或者说“王静老师”,在这里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了何为“炼狱边缘”。

她居住的集体宿舍,是由一个废弃仓库匆匆改造的。地上铺着发霉的草垫,密密麻麻地躺满了人,空气中混杂着汗臭、伤口溃烂的腥臭和消毒药水刺鼻的气味。夜晚,孩子的哭闹、伤员的呻吟、梦魇者的惊叫此起彼伏,几乎无法安眠。白昼,则是在无止境的忙碌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度过。

林薇的工作繁杂而沉重。除了维持分发食物时的秩序,她还要协助那位名叫玛丽亚的意大利修女,登记不断涌入的新难民信息——姓名、籍贯、逃难路线、有无伤病、寻找失散亲人……每一个简短的条目背后,都是一段血泪交织的悲惨故事。她听着那些麻木或激动的叙述,看着那一张张被战火夺走一切、只剩下空洞眼神的面孔,心如同被反复碾压。

“王老师,这边!这个孩子发烧很厉害!”一个满脸焦急的妇人抱着一个约莫三四岁、脸颊通红、呼吸急促的小女孩冲到她面前。

林薇立刻放下手中的登记册,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滚烫!她心里一沉。救济点缺医少药,仅有的几名医生和护士忙得脚不沾地,普通的消炎药和退烧药早已告罄。

“快,抱到隔离区去!”林薇引着妇人跑到仓库角落用布帘勉强隔开的“医疗区”。这里躺着的都是病情较重的难民,条件极其简陋。

负责这里的是一位姓吴的华人老医生,他看了看孩子,又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眉头紧锁:“像是疟疾,也可能是重伤寒……没有奎宁,也没有特效药,只能物理降温,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妇人闻言,顿时瘫软在地,发出压抑的、绝望的呜咽。

林薇看着那孩子因高烧而抽搐的小小身体,一股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她。她知道历史,知道这场战争中会有无数这样的孩子悄无声息地死去,但当她亲身面对时,那种冲击力依旧让她窒息。她只能找来冷水浸湿的破布,一遍遍地敷在孩子的额头上,做着最徒劳却又不能放弃的努力。

阿珍的工作同样不轻松。夜间巡逻,不仅要防备外来的地痞流氓偷窃本就稀缺的物资,更要警惕难民内部因绝望和饥饿而引发的骚乱。她曾无声地制服了几个试图抢夺病号口粮的壮汉,也曾将试图侵犯落单女性的败类直接扔出救济点。在这个秩序濒临崩溃的环境里,她手中的武力是维持最后底线的保障。

这天下午,天空依旧阴沉。救济点外突然传来一阵异常的喧嚣和引擎轰鸣声,比往日更加嘈杂和恐慌。

“怎么回事?”林薇放下手中正在分发的旧衣物,警惕地望向铁丝网外的方向。

很快,消息就像瘟疫一样在难民中传开——日军在闸北、江湾等地再次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投入了更多的重炮和坦克,前线伤亡极其惨重!无数新的伤兵和难民正如同决堤的洪水般,向着租界方向涌来!

救济点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压抑和恐慌。人们伸长脖子望向外面,似乎能透过层层阻碍,看到那血肉横飞的战场。

不久,第一批新的难民潮便冲击到了救济点外围。他们比之前的难民更加狼狈,许多人身上带着伤,裹着渗血的绷带,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和逃出生天的茫然。哭喊声、哀嚎声、寻找失散亲人的呼唤声,汇成一片悲戚的交响。

林薇和所有义工立刻投入到新一轮、更加繁重和混乱的救助工作中。分发食物和水的队伍瞬间被冲垮,人们为了争抢一口活命的吃食,再次陷入疯狂的拥挤。

“排队!不要挤!”林薇声嘶力竭地喊着,试图维持秩序,但她的声音在巨大的声浪面前显得如此微弱。她被疯狂的人潮推搡着,几乎站立不稳。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而恐怖的嗡鸣声从天空传来!

“飞机!日本飞机!”有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尖叫!

只见几架日军轰炸机,如同黑色的死神,出现在天际,它们似乎注意到了租界边缘这片聚集了大量人群的区域,竟然不顾国际公约,开始降低高度!

“疏散!快找掩体!”负责警卫的万国商团士兵和巡捕们也慌了神,大声呼喊着。

救济点内外瞬间炸开了锅!人们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奔逃,哭喊声、尖叫声响彻云霄!

林薇被人流裹挟着,身不由己。她看到玛丽亚修女试图保护几个吓呆了的孩子,却被慌乱的人群撞倒;她看到吴老医生拖着一条伤腿,艰难地试图移动一个重伤员;她看到阿珍正奋力向她这边挤过来,脸上写满了焦急。

“咻——轰!!!”

第一颗炸弹落在了离救济点不远处的空地上,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地面剧烈摇晃,灼热的气浪夹杂着泥土和碎砖扑面而来!紧接着是第二颗、第三颗!

“咚咚咚咚!”航空机枪也开始扫射,子弹如同冰雹般倾泻而下,打在仓库的铁皮屋顶上发出密集的爆响,打在人群中则溅起一片片血花!

人间地狱!真正的人间地狱在这一刻降临!

林薇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在地,耳朵里嗡嗡作响,眼前一片模糊。她感到有温热的液体溅到脸上,不知道是别人的血还是自己的。她挣扎着想爬起来,却看到不远处,一个刚刚还在她这里登记过的、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被机枪子弹击中,母子两人瞬间倒在血泊中,不再动弹。

那一刻,林薇的大脑一片空白。极致的恐惧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将她撕裂。

“小姐!”阿珍终于冲到了她身边,一把将她从地上拉起,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她,迅速向仓库相对坚固的墙角拖去。“蹲下!抱住头!”

更多的炸弹落下,整个救济点陷入一片火海和浓烟之中。惨叫声此起彼伏,断肢残骸四处飞溅。原本用于救助的场所,瞬间变成了屠宰场。

轰炸似乎持续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又似乎只有短短几分钟。当日军飞机的轰鸣声终于远去,留下的只有一片死寂和更加凄厉的哭嚎。

林薇在阿珍的搀扶下,颤抖着站起身。眼前的一切让她几乎呕吐出来。原本还算有序的救济点已沦为废墟,帐篷被撕碎,仓库墙壁坍塌了大半,地上到处都是焦黑的弹坑、燃烧的杂物和……残缺不全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泥泞的地面,汇聚成一条条细小而刺目的溪流。

玛丽亚修女跪在一具孩子的尸体旁,划着十字,无声地流泪。吴老医生满脸是血,正徒劳地按压着一个胸口被弹片撕开的伤者的伤口,但那伤者的眼神已经涣散。幸存的人们在废墟中疯狂地挖掘、哭喊,寻找着自己的亲人。

林薇看着这宛如炼狱的景象,身体冰冷,心脏仿佛也停止了跳动。这就是战争,毫无人性,不分青红皂白,将一切美好和希望都碾碎成齑粉。

她木然地走到那个死去的年轻母亲身边,看着她怀中那个同样失去生命、尚在襁褓中的婴儿,缓缓蹲下身,用颤抖的手,想要拂去他们脸上的血污和灰尘。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一股前所未有的暴怒和恨意,在她心中疯狂滋长。对日本侵略者,对这场不义的战争,对所有的刽子手!

“王老师……王老师!”一个微弱的声音唤回了她的神智。她转过头,看到那个发烧的小女孩的母亲,正抱着似乎因为惊吓而暂时退烧、却依旧虚弱的孩子,泪流满面地看着她,“谢谢……谢谢您之前照顾她……我们还活着……”

看着那对侥幸存活的母女,林薇心中的暴戾稍稍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重、更加坚定的责任感。是的,还有人活着,还有需要帮助的人。她不能倒下。

她站起身,抹去脸上的血污和泪水,对阿珍,也像是对自己说:“救人……我们继续救人。”

她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从地狱归来的、不容置疑的力量。

日军的这次轰炸,造成了救济点数百人的伤亡,物资也损失惨重。租界当局迫于压力和国际舆论,加强了对边界的管理,但也默许了慈善组织在更靠内的区域设立新的、相对分散的临时收容点。

林薇和阿珍随着救济点的转移,来到了公共租界内部一条相对安静的弄堂里,这里征用了几间空置的民房,条件比之前的仓库稍好,但依旧拥挤。

轰炸的创伤远未平复。许多难民患上了严重的应激障碍,夜晚时常在惊叫中醒来。林薇自己也常常被噩梦困扰,梦中反复出现那对死去母子的面容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但她将这些恐惧和痛苦深深埋藏起来,以更加投入的工作来麻痹自己。她不仅负责登记和分发,还主动承担起照顾孤儿和安抚受惊者的工作。她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成了许多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心中微小的支柱。

这天,她正在给几个失去父母的孩子分发好不容易弄来的几块水果糖,一个穿着灰色长衫、戴着眼镜、气质斯文的中年男人找到了她。

“请问,是王静王老师吗?”男人语气温和,带着书卷气。

林薇警惕地抬起头,打量着对方。她并不认识这个人。“我是,请问您是哪位?”

“敝姓赵,赵书平。”男人微微一笑,递过来一张名片,上面印着“沪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我在做一些关于战时难民生存状况的社会调查,听说王老师在这里负责登记工作,对难民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冒昧前来,想请教一些问题。”

社会学教授?调查?林薇心中疑虑未消,但对方举止得体,名片看起来也不像作假。她保持着礼貌的疏离:“赵教授,抱歉,我现在很忙,而且……我知道的情况也很有限,可能帮不到您。”

赵书平似乎并不意外她的拒绝,依旧温和地说:“理解,理解。王老师事务繁忙。不过,我听说前几日轰炸时,王老师临危不乱,救助了不少人,令人敬佩。”他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问道,“不知道王老师对那些趁机作乱、甚至投靠日本人,帮着迫害自己同胞的人,比如那个最近很活跃的苏婉清,怎么看?”

苏婉清!这个名字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林薇努力维持的平静!她瞳孔微缩,看向赵书平的眼神瞬间充满了审视。他为什么会突然提到苏婉清?是巧合,还是……

她强压下心中的波澜,面无表情地回答:“赵教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义工,负责救助难民。对于那些人的事情,我不了解,也不关心。”

赵书平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目光似乎能穿透她伪装的平静,看到其下的暗流汹涌。他没有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好吧,打扰王老师了。如果您以后改变主意,或者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可以按名片上的地址找我。”

他将名片放在旁边的矮桌上,然后礼貌地告辞离开了。

林薇看着那张朴素的名片,心中疑窦丛生。这个赵书平,绝不仅仅是来做社会调查那么简单。他提到苏婉清,是试探吗?他是什么人?地下党?还是……更复杂的身份?

她将名片收了起来,没有扔掉,但也没有打算立刻联系。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里,任何陌生人的接近,都必须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然而,赵书平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让她无法再完全沉浸在单纯的救助工作中。她意识到,外面的斗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较量,从未停止,并且正在向她靠近。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林薇在清理一批捐赠来的旧衣物时,在一件半旧的男士西装内衬口袋里,摸到了一个硬物。她下意识地掏出来,发现那是一枚小小的、已经有些磨损的金属纽扣,纽扣的背面,刻着一个极其细微、几乎难以辨认的飞鸟图案。

这个图案……和沈惊鸿留下的第三个安全屋门楣上的标记,几乎一模一样!

林薇的心脏骤然狂跳起来!这绝不是巧合!这枚纽扣,这件西装……它们的主人,很可能与沈惊鸿有关!甚至可能……沈惊鸿本人曾经穿过这件衣服?

她立刻仔细检查那件西装。料子考究,裁剪合体,虽然旧了,但能看出是上等货色,符合沈惊鸿的穿衣习惯。她翻遍了所有口袋,却没有找到任何其他线索。

这枚纽扣,是意外遗落,还是……故意留下的信号?

沈惊鸿……他还活着吗?他在哪里?这枚纽扣,是他在向她传递消息吗?还是仅仅是她过度思念下的牵强附会?

无数的疑问瞬间充斥了她的脑海。希望和恐惧交织,让她几乎喘不过气。

她紧紧攥着那枚冰冷的纽扣,仿佛攥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在这炼狱的边缘,这突如其来的、渺茫而又真实的线索,像一道微弱却执着的光,穿透了厚重的阴霾,照亮了她心中那个从未熄灭的名字。

她将纽扣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如同守护着一个绝不能泄露的秘密。

无论前方是更深的地狱,还是渺茫的生机,她都知道,她必须沿着这条突然出现的、若有若无的线索,继续走下去。

炼狱边缘,微光虽弱,却指引着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