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105章 新棋局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第105章 新棋局

作者:雨霖淼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10:03

苏家倒塌激起的尘埃尚未落定,上海滩的权力真空已如同散发着血腥味的猎物,引来了各方蛰伏的猎食者。表面上的慈善晚宴与觥筹交错,掩盖不住底下汹涌的暗流与重新洗牌的躁动。沈惊鸿虽以雷霆手段扳倒了苏家,展现了他不容置疑的掌控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高枕无忧,独享胜利果实。相反,他正面临着来自各方、甚至包括名义上“盟友”的更复杂、更隐蔽的挑战。

南京方面的王特使并未急于离开上海,反而以“协助稳定战后经济秩序”、“听取各方意见”为由,频繁约见上海工商、金融界的头面人物,其中不乏一些过去与苏家关系微妙、如今急于寻找新靠山的势力。他下榻的华懋饭店套房,几乎成了一个小型的政治沙龙,进进出出的人物神色各异,给本就微妙的局势增添了更多变数。

沈惊鸿对此心知肚明,却并未显露出丝毫急躁。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巩固着胜利成果,接管苏家留下的优质资产,安插信得过的人手进入关键位置,同时以更强硬的姿态,推动着他所主导的金融改革和市场监管措施。他与王特使之间,维持着一种表面客气、实则充满张力与试探的关系。两人在公开场合把酒言欢,称赞对方是“党国栋梁”、“金融奇才”,私下里的每一次会晤却都如同高手过招,言语间的机锋与利益的交换,不足为外人道。

林薇作为沈惊鸿的“未婚妻”和某种意义上的“形象代言人”,不可避免地也被卷入了这场新的棋局。她不再仅仅是被动地出席活动、扮演角色,沈惊鸿开始有意识地让她接触一些更核心的社交圈层,甚至偶尔会让她列席一些不那么机密的商业会谈,美其名曰“让她多学习,多见识”。

这或许是一种信任的提升,或许是一种更深的捆绑,也可能,是一种新的考验。林薇心中明了,沈惊鸿是在观察,看她能否在这种更复杂的环境下,依然保持“有用”且“可控”。

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着每一个看似随意的问候、每一次看似闲谈的试探。她需要记住那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分辨哪些是沈惊鸿需要拉拢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哪些是王特使可能布下的棋子。她像一个走在钢丝上的舞者,必须精准地把握平衡,不能偏向任何一方,也不能流露出任何可能被解读为“异心”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她与陈曼如的秘密联系,成了她获取信息、保持清醒的重要渠道。陈曼如凭借其温婉得体的气质和显赫的家世,在贵妇圈中如鱼得水,能接触到许多林薇无法直接触及的闲言碎语和内部消息。

“薇薇,我听说王特使私下里见了汇丰银行的史密斯先生,还有几家原本跟苏家走得很近的纱厂老板。”一次在“云裳”内间试衣时,陈曼如趁着无人,悄声对林薇说,“他们谈话的内容不清楚,但出来的时候,那几个老板脸色都挺轻松的,不像之前那么惶惶不安了。”

林薇心中一动。汇丰银行是上海金融界举足轻重的力量,那些纱厂老板掌握着大量的实业资本。王特使绕过沈惊鸿接触他们,意图不言而喻——他正在试图组建自己的联盟,分化沈惊鸿可能整合的力量。

“还有,”陈曼如继续道,“我父亲在家宴请几位老友,席间有人提起,说王特使对沈先生处理苏家资产的方式……似乎有些微词,认为过于‘激进’,可能会影响市场稳定,不利于‘团结’。”

“团结?”林薇嘴角泛起一丝冷嘲。这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核心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王特使代表的是南京方面某些派系的利益,他们显然不希望看到沈惊鸿借机坐大,完全掌控上海的经济命脉。

“曼如,谢谢你,这些信息很重要。”林薇握住她的手,“继续留意,尤其是王特使那边和……巡捕房韩巡长那边的动向。”她隐约觉得,韩栋这个被沈惊鸿安插进巡捕房的棋子,在新的棋局中,可能会扮演更关键的角色。

陈曼如郑重地点点头:“我明白。”

除了通过陈曼如,林薇也开始尝试更主动地运用“云裳”这个据点。她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传递信息的通道,而是有意无意地,在与那些前来定制旗袍的太太小姐们交流时,展现出自己对时局、对经济的一些“独到见解”。她谈论西洋最新的服装潮流时,会巧妙地引申到国际贸易与关税;讨论面料选择时,会不经意间提及国内纺织业的现状与困境。她不再只是一个聆听者,而是开始尝试成为一个有限度的、有价值的交流者,慢慢地在这些权贵女眷中,建立起一个“有见识、有思想”的模糊形象。

她知道这很冒险,可能会引起沈惊鸿的注意甚至不满。但她必须这么做。她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哪怕极其微弱的影响力和信息网络,不能永远只做沈惊鸿的传声筒和装饰品。

这天,沈惊鸿难得地在晚餐时回到了别馆。餐桌上气氛依旧沉默,只有银质餐具轻微的碰撞声。

“明天晚上,有个私人性质的商会晚宴,在王禹卿的公馆。”沈惊鸿用完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像是随口提起,“你准备一下,陪我一起去。”

王禹卿是上海总商会的副会长,一位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人脉深厚的老资格人物。他素来以圆滑和长袖善舞着称,与各方势力都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在他的公馆举办私人晚宴,与会者必然是上海滩最顶尖的那一拨人,其意义不言而喻。

“好。”林薇应道,心中却暗自警惕。这绝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社交晚宴。

“王老这次做东,意在调和。”沈惊鸿难得地多解释了一句,目光平静地看着林薇,“南京那边,有些人坐不住了。”

他话说得含蓄,但林薇立刻明白了。王禹卿很可能是受王特使所托,或者至少是得到了某种默许,试图充当沈惊鸿与南京方面之间的调停人,就苏家遗产的分配、未来上海经济主导权等问题,进行一场非正式的、但至关重要的谈判。

“我需要做什么?”林薇直接问道。

“做你自己就好。”沈惊鸿的回答出乎她的意料,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或者说,做他们希望看到的‘你’。”

做他们希望看到的“你”?林薇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在王特使那些人眼中,她或许是一个可以影响沈惊鸿的“弱点”,或者是一个可以用来试探沈惊鸿态度的“渠道”。沈惊鸿让她去,或许正是要利用这一点,反向观察对手的意图和底线。

这是一种更高级、也更危险的利用。她再次成为了棋子,但这一次,棋手似乎有意让她知晓部分棋局的规则。

第二天晚上,王公馆灯火通明,宾客盈门。与官方举办的慈善晚宴不同,这里的氛围更加私密,也更为放松,但空气中弥漫的无形压力却丝毫未减。男士们大多穿着深色西装或长衫,三五成群地低声交谈,女士们则衣香鬓影,言笑晏晏,但眼角眉梢都带着精明的打量。

林薇挽着沈惊鸿的手臂步入大厅,立刻感受到了无数道目光的聚焦。她今天选择了一件墨绿色丝绒旗袍,款式简洁大方,只在领口别了一枚翡翠胸针,庄重而不失优雅,与她此刻需要扮演的沉静内敛角色相符。

王禹卿亲自迎了上来,这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老者,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热情笑容:“惊鸿,林小姐,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他的目光在林薇身上停留片刻,带着长辈般的赞赏,“林小姐如今可是我们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巾帼不让须眉啊!”

“王老过奖了。”林薇微微欠身,得体地回应。

寒暄几句后,王禹卿便引着他们走向内厅。那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位核心人物,包括王特使、几位银行巨头、实业大亨,以及……韩栋。韩栋依旧穿着巡捕房的制服,但肩章似乎有了细微的变化,气场也比之前更为沉稳。他看到沈惊鸿和林薇,只是平静地点头致意,并未多言。

内厅的谈话,显然比外面更加深入和直接。话题很快便绕到了苏家遗留的资产处理、当前金融市场稳定以及未来投资方向上。王特使言辞恳切,一再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团结共克时艰”的重要性,话里话外,暗示沈惊鸿在处置苏家资产时应该“顾全大局”,适当“分享”利益,以便“凝聚更广泛的力量”。

沈惊鸿端着酒杯,神情淡漠地听着,偶尔回应几句,语气平稳却寸步不让。他强调法治与规则,认为一切处置必须“于法有据”、“公平公开”,避免留下后患。他并不直接反驳王特使,但每一个看似合理的回应,都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主导权和既得利益。

林薇安静地坐在沈惊鸿身侧,大部分时间只是倾听,扮演着一个完美的陪衬角色。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双方言语之下的刀光剑影,以及那种互不相让的紧绷气氛。

期间,一位与王家关系密切的纱厂老板,笑着将话题引到了林薇身上:“早就听闻林委员不仅能力出众,对经济时局也颇有见地。不知林委员对当前实业发展,有何高见啊?”

这显然是一个试探,想从她这里打开缺口,或者看看沈惊鸿的态度。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林薇身上。

沈惊鸿没有看她,依旧慢条斯理地晃动着杯中的红酒,仿佛事不关己。

林薇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她可以像以往一样,谦逊地推脱,将问题抛回给沈惊鸿。但那样,她永远只能是一个附属品。她想起了苏北灾民的困境,想起了顾言笙被迫沉默的真相,想起了自己被困于棋局的无力感。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眼,脸上带着适度的、不卑不亢的微笑,声音清晰而柔和地开口:“张老板谬赞了,高见谈不上。我只是在苏北时有些粗浅的感受。我觉得,实业乃国之根本,眼下困境,外部环境固然是一方面,但内部的技术革新、成本控制与管理效率提升,或许更是关键。譬如纺织业,若能引进一些先进设备,改进工艺,同时打通从原料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减少中间盘剥,或许能在逆境中寻得一线生机。当然,这离不开稳定的政策环境和金融支持。”

她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结合自己在苏北看到的落后生产状况和了解的些许现代管理知识,给出了一个具体而务实的角度。既没有触及敏感的利益分配问题,又展现了一定的思考深度,巧妙地避开了陷阱。

她说完,内厅有片刻的寂静。几位实业老板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王特使则微微挑眉,似乎有些意外。沈惊鸿晃动着酒杯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侧目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深邃难辨,有一丝极淡的惊讶,或许,还有一丝别的什么。

王禹卿立刻笑着打圆场:“哈哈,林小姐果然见识不凡!惊鸿啊,你可是得了一位贤内助啊!”

话题被顺势引开,气氛重新变得“融洽”起来。

晚宴结束后,在返回别馆的车上,沈惊鸿一直沉默着。直到车子驶入寂静的街道,他才忽然开口,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晰:

“你今晚,很大胆。”

林薇的心微微一紧,摸不准他这话是褒是贬。

“我只是……说了些自己的想法。”她谨慎地回答。

“想法?”沈惊鸿低笑一声,那笑声里听不出情绪,“你知道吗?你那些关于‘技术革新’、‘减少中间盘剥’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触动了多少人的奶酪?”

林薇默然。她当然知道,那些把持着原料、运输、销售渠道的既得利益者,绝不会喜欢听到这样的话。

“不过,”沈惊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难以捉摸,“说得还不错。至少,让那些人知道,你不是个花瓶。”

这是……认可?林薇有些不确定地看向他。车窗外的流光掠过他棱角分明的侧脸,看不清他此刻的表情。

“王特使那边,不会轻易罢休。”沈惊鸿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他看中的,不仅仅是苏家那点产业。他想要的是对整个上海经济更大的话语权。”

“那我们……”

“兵来将挡。”沈惊鸿打断她,语气中带着一种绝对的自信,以及一丝冰冷的锐意,“这场棋,才刚刚开始。你既然选择了落子,就要有走下去的觉悟。”

车子在别馆门前停下。沈惊鸿率先下车,没有像往常一样径直离开,而是站在车边,等着林薇下来。

他看着她,夜色中他的目光如同深潭:“记住,无论棋盘如何变化,你现在的位置,在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身侧。

这句话,像是一个提醒,一个警告,或许,也带着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于“同伴”的认可?

林薇看着他在夜色中挺拔而孤高的身影,心中百味杂陈。她知道自己依旧在他的掌控之中,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经过今晚,她似乎隐约触摸到了一点不同的东西——在这盘复杂而危险的棋局中,她或许,真的可以不再仅仅是一枚被动的棋子。

她深吸一口微凉的夜气,挺直了背脊,走向那栋如同牢笼又如同堡垒的别馆。

新的棋局已经布下,而她,林薇,无论愿意与否,都已是局中人。她需要更冷静的头脑,更坚韧的意志,以及……属于自己的,破局之力。黄浦江的夜风,吹不散这城市的迷雾,却似乎将一股新的、微弱而坚定的力量,注入了她的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