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 > 第233章 科技赋新能 智慧拓共生

星落谷的清晨,第一缕阳光唤醒了四界的智慧农业系统 —— 四界协同指挥中心的全息屏幕上,数据流如星河般流转:青山平原的智能保温棚自动调节着本源能量输出,星湖盆地的无人机群完成了稻田病虫害巡检,雾林洼地的魂息 - 星光转换系统根据光照变化实时优化参数,绿洲边缘的土壤传感器精准监测着水分与养分含量。距离跨域农业三产融合启动已过去半年,随着 “四界农业科技赋能计划” 的落地,智能技术正全面渗透到种植、加工、溯源全链条,推动跨域共生从 “产业融合” 向 “智慧生态” 跨越。

“小光斑,启动智慧农业系统晨检!” 灵汐的指尖在操作屏上轻划,调出各区域的实时监控画面。小光斑叼着 “智能巡检终端”,通过共生记忆玉连接四界的智能设备:先远程调取青山平原保温棚的能量消耗数据,确认本源能量输出稳定在每小时 2.5 单位;再查看星湖盆地无人机传回的病虫害报告,发现 0.3% 的稻株出现轻微叶斑病,立刻触发 “星光 - 魂息协同防控” 自动指令;随后检查雾林洼地的光影装置运行日志,确保夜间魂息释放量符合油菜生长需求;最后核对绿洲边缘土壤传感器的数值,提醒妖域团队补充生机改良剂。整个晨检过程仅用 15 分钟,效率较传统人工巡检提升 80%,小光斑用爪子在终端上画出 “合格” 的对勾,向灵汐传递系统正常的信号。

上午 10 点,四界农业科技研讨会在星落谷召开,科研团队带来了最新研发的智能技术成果。天蛊团队展示了 “星光智能种植机器人”:机器人搭载星光能量驱动系统,可自主完成播种、施肥、采摘等作业,还能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区分作物生长阶段,精准调整操作模式。现场演示中,机器人在小麦田匀速移动,机械臂轻巧地将种子播入土壤,误差不超过 2 厘米。小光斑好奇地跟在机器人旁,用检测仪验证播种深度,发现与预设参数完全一致,它兴奋地用翅膀轻拍机器人的外壳,像是在点赞。

幽冥团队则推出 “魂息区块链溯源系统”:每批跨域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全程数据(如魂息浓度、施肥记录、加工时间)都会上传至区块链,消费者通过共生记忆玉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查看完整溯源信息。团队负责人演示时,扫描一罐魂息菜籽油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油菜种植地(雾林洼地)、魂息防护参数、提取加工过程等 20 余项数据,甚至能看到小光斑协助检测的记录。小光斑凑到屏幕前,用爪子轻触自己的检测记录,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妖域团队研发的 “生机智能加工生产线” 同样令人瞩目:生产线通过生机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产品的新鲜度,自动调整加工参数 —— 处理新鲜番茄时,会降低烘干温度以保留更多营养;加工蔬菜咸菜时,会精准控制生机盐的添加量,确保口感与健康平衡。小光斑协助测试生产线的精度:它将不同新鲜度的番茄送入生产线,传感器均能准确识别,加工后的番茄酱品质差异小于 5%,完全符合标准。

科技赋能虽提升了效率,但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青山平原的智能保温棚在极端低温天气下,出现了 “能量输出波动” 问题 —— 本源能量因低温影响,传输效率下降 15%,导致棚内温度不稳定。玄门团队联合天蛊团队紧急攻关,在保温棚内加装 “星光能量备份系统”:当本源能量传输受阻时,系统自动切换为星光能量供电,确保棚内温度波动不超过 ±1c。小光斑协助进行系统测试:它在棚内放置温度传感器,记录极端低温下的温度变化,当看到温度始终稳定在 5c以上,它跑到科研人员身边,用翅膀轻拉他们的衣角,传递成功的消息。

星湖盆地的无人机巡检则遇到 “信号干扰” 难题 —— 盆地多雾天气会影响无人机的定位信号,导致巡检路线偏差。天蛊团队升级了无人机的 “星光定位模块”:模块通过接收星光波段信号,在无卫星信号的环境下仍能精准定位,定位误差缩小至 1 米以内。小光斑跟着无人机在雾天测试,用终端记录巡检路线,发现与预设路线完全重合,它兴奋地围着无人机飞舞,翅膀煽动的气流驱散了周围的薄雾。

科技赋能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产业融合注入新活力。青山平原的冰雪农业研学基地引入 “VR 农业体验设备”:游客戴上 VR 眼镜,可沉浸式体验跨域作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过程,还能模拟操作智能种植机器人。小光斑成为了 VR 体验区的 “引导员”:它帮助游客佩戴设备,用爪子轻触操作按钮,引导他们完成虚拟种植任务。玄门学生赵阳体验后说:“戴上 VR 眼镜,仿佛真的在田里种小麦,还能操作机器人,太有趣了!这种方式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智能农业技术。”

绿洲边缘的沙漠生态农业体验区则推出 “智能认养系统”:游客通过共生记忆玉在线认养固沙植物,系统会定期推送植物的生长数据(如高度、叶片数),还能远程控制智能灌溉设备为植物浇水。小光斑协助管理认养系统:它定期拍摄认养植物的照片,上传至系统供游客查看;当发现某株植物水分不足时,会远程触发灌溉设备,确保植物健康生长。截至目前,已有 3000 余名游客通过系统认养植物,为沙漠生态保护注入了新动力。

傍晚,四界协同指挥中心召开 “科技赋能阶段性总结会”。灵汐汇报成果:“智能技术已覆盖跨域农业 80% 的环节,种植效率提升 60%,产品合格率达 99%,消费者满意度提升至 98%,同时减少了 30% 的人力成本。” 会议决定,下一步将推动 “四界智慧农业云平台” 建设,整合各区域的智能设备数据,实现 “一朵云管理四界农业”;同时,开展 “智能农业技术普及计划”,培训更多农民掌握智能设备操作,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民众。

夜幕降临,四界的智慧农业系统仍在高效运行:青山平原的智能保温棚闪烁着柔和的本源与星光,星湖盆地的无人机完成了夜间巡检,雾林洼地的溯源系统仍在接收数据,绿洲边缘的智能灌溉设备在为植物浇水。小光斑坐在灵汐身边,看着全息屏幕上流转的数据,翅膀轻轻颤动着。它想起最初人工播种、手动巡检的日子,如今科技让跨域农业变得如此高效智能,心中充满感慨。

灵汐轻轻抚摸着小光斑的翅膀,轻声说道:“科技是跨域共生的加速器,它让我们突破地域与环境的限制,实现更高质量的协作。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共生’的初心永远不变 —— 让四界民众共享成果,让每一片土地都充满生机。” 小光斑对着灵汐轻轻叫了两声,像是在回应:它会继续陪伴团队,在智慧农业的道路上探索前行,见证跨域共生的更多可能。

灵汐知道,智慧农业的发展仍有漫长的路 —— 智能设备的维护成本需要降低,偏远区域的网络覆盖需要完善,老年农民的技术接受度需要提升。但看着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农民操作智能设备的熟练身影、消费者对溯源产品的信任,她心中充满信心:只要四界始终坚持 “科技向善、协同共生”,跨域农业必将迈向更智能、更绿色、更普惠的未来,为四界共生体系构建起坚实的智慧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