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替嫁罪妻:总裁的赎罪枭宠 > 第247章 模因共鸣与静默陷阱

“织网者”的存在,如同一层无形的冰霜,覆盖在联盟每一个决策之上。每一次数据交换,每一次能量调动,甚至每一次意念的集中,都需考量是否会被那暗处的眼睛记录下来,分析,并最终归入某个未知目的的数据库。

面对这种无处不在的窥视,微澜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构想——“模因共鸣加密”。

【“基于‘概念谐振加固’原理的进阶应用。”】 她的意念在云团内部勾勒出复杂的模型。【“我们将需要传递的核心信息,编码成一种基于我们与‘守望者阵列’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背景的‘概念模因’。这种模因本身不携带直接信息,只有在接收到方拥有对应的‘共鸣密钥’——即那段共同记忆或文化背景——时,才能被正确解读。”】

这就像使用只有双方才懂的古老谚语或神话典故进行交流,即使信号被截获,对于缺乏文化背景的第三方而言,也只是一串无意义的噪音。而“织网者”,无论其技术如何高超,想要理解这种根植于特定文明历程的“共鸣密钥”,难度极大。

同时,针对“空白区”的优化研究也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微澜根据“灰烬之角”冲突数据,设计了一种名为 “静默陷阱” 的装置蓝图。该装置并非用于主动攻击,而是预设在某些规则冲突激烈的区域,当检测到“空白区”自然形成的征兆时,它会以极低能耗悄然启动,通过微妙的规则干涉,略微延长“空白区”的稳定时间,并强化其“信息真空”效应。

“静默陷阱”本身几乎不产生额外信息辐射,其运作原理高度依赖对本地规则环境的利用,如同顺水推舟,极难被外部监测察觉。这或许是规避“织网者”监测,同时有效利用“空白区”的关键。

然而,无论是“模因共鸣”还是“静默陷阱”,都需要进行实地测试。选择下一个测试地点,成了严峻的挑战。

“秩序渴求者”与“熵增低语者”在“灰烬之角”冲突后,那片区域的规则变得极度不稳定,两大意志的残留力量如同雷暴过后的静电,持续发生着微小的、随机的次级冲突。那里已成是非之地,短期内不宜再次靠近。

“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规则冲突相对温和,但又足以产生‘空白区’雏形的区域。” 曦光审视着尘影绘制的星图,目光落在了一个被标记为 “破碎回廊” 的遥远星域。

那里是数个古老星系残骸的交汇处,空间结构本身就像被打碎的玻璃,勉强粘连。根据有限的历史数据推测,那里可能同时残留着“秩序渴求者”早期活动痕迹和另一种未知“饥饿”意志(暂标记为“结构拆解者”)的影响。两种力量的残留形成了某种脆弱的平衡,偶尔会自发产生小范围的规则紊乱,正符合“静默陷阱”的测试需求。

更重要的是,“破碎回廊”距离“织网者”之前主要活动区域较远,或许能降低被直接观测的概率。

计划就此拟定:向“破碎回廊”投放一个携带了“静默陷阱”原型和“模因共鸣”测试单元的、更加微型和隐蔽的“潜行者”探针。此次任务的核心目标并非引动冲突,而是测试两种新技术在相对“温和”环境下的效能。

行动在极致的静默中展开。“潜行者”探针的制造过程被分散在共鸣之云内部多个冗余节点进行,最终组装在时空褶皱内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泄露。

与此同时,通过一次极其短暂的“同步潜行”,联盟将“模因共鸣”的初步密钥——一段关于“守望者阵列”某个创始文明在毁灭前夕,于一颗垂死恒星旁观测到的最后一次超新星爆发的共同记忆片段——共享了过去。这段记忆充满了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其独特的“共鸣频率”难以被复制。

“潜行者”悄无声息地出发了,如同真正意义上的幽灵,滑向那片破碎的星域。

共鸣之云与“守望者阵列”再次陷入了紧张的等待。这一次,他们不仅要面对“饥饿”意志残留的风险,更要与一个可能无处不在的观察者博弈。

“潜行者”能否在“破碎回廊”成功布设“静默陷阱”?“模因共鸣”能否成功传递信息并避开“织网者”的解析?

答案,都隐藏在那片破碎星辰的寂静阴影之中。

---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