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 > 第274章 帝国的根基——五年计划的中期总结

黎明城的中枢大楼里,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五年发展计划”的中期数据。凌夜站在主位前,黑色风衣下摆垂落,腕间的“时空之心”吊坠泛着幽蓝微光。苏清雅站在他身侧,手中抱着一叠文件,表情严肃而欣慰。

“各位。”凌夜的声音沉稳如铁,“今天,我们对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进行中期总结。五年前,我们站在末世的废墟上,用‘时空之心’的空间和‘万物解析’的知识,勾勒出这张蓝图。现在,是时候检验成果了。”

成果:从废墟到堡垒

苏清雅翻开第一页文件,投影仪将数据投射在电子屏上:“人口方面,核心区常住人口从五年前的十五万增长至九十二万,新生儿存活率从末世的18%提升至78%——这得益于‘净化之源’的土壤改良和‘星钢’疫苗的普及。”

“粮食方面,”她调出另一组图表,“自主种植面积从三万亩扩大至二十万亩,主粮产量达到每年三百万吨,实现完全自给。更关键的是,我们培育出了抗辐射、高产量的‘星麦’品种,单产是末世前的五倍。”

“能源方面,”苏清雅的声音提高,“聚变能源网主干工程已完成80%,核心区供电覆盖率从45%提升至92%。‘星钢’催化剂的量产让小型聚变反应堆的成本降低了60%,明年我们将启动第二批反应堆建设。”

“交通与通讯,”她继续道,“磁悬浮轨道连接了核心区与周边十二个卫星城,最高时速达300公里;量子通讯网覆盖核心区95%的区域,信号延迟低于0.1秒——这是末世前都无法达到的技术水平。”

“教育方面,”苏清雅调出最后一张图表,“‘星耀学院’已招收三千名学生,开设军事、工程、医学等二十个专业;‘夜莺’特训营培养出五百名精英战士,其中二十人已进入核心管理层。”

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龙武摩挲着下巴,嘴角上扬:“五年前,我还担心帝国撑不过三年,现在看来……”

“但现在,我们也要直面问题。”凌夜打断他的话,语气转为严肃,“数据不会说谎,我们的计划仍有漏洞。”

问题:高速发展下的隐忧

苏清雅翻开第二页文件,电子屏上的红色标记格外刺眼:“首先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核心区的人均Gdp是边缘区的八倍,卫星城的基础设施覆盖率仅为60%,部分偏远地区的粮食运输仍依赖传统陆路——这在战时可能成为致命弱点。”

“其次是技术人才短缺。”她调出人才统计表,“核心区拥有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仅占总人口的0.3%,其中能独立完成‘星钢’合金研发的不足百人。更糟糕的是,我们的‘灵魂主宰’异能者仅有十二人,无法满足快速扩张的人才需求。”

“最后是中央调控的效率问题。”苏清雅指着第三张图表,“核心区的资源调配速度比边缘区快30%,但基层执行效率仅为65%——部分官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拖慢了计划进度。”

会议室陷入沉默。伊万诺夫挠了挠头:“老毛子觉得,边缘区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太重视核心区了。但资源就那么多,总不能撒胡椒面吧?”

“不是撒胡椒面,是‘精准滴灌’。”凌夜接过话,“我们需要建立‘区域自治’机制——赋予卫星城一定的经济自主权,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特色产业。比如,南方的卫星城可以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北方的可以依托‘净化之源’发展环保科技。”

“关于人才问题,”凌夜转向叶岚,“‘星海计划’的深空探测项目需要大量工程师,你可以从核心区的年轻人中选拔苗子,用‘时空之心’的时间泡加速他们的学习——半年完成大学四年的课程,没问题吧?”

叶岚点头:“理论上可行,但需要‘万物解析’的支持。我可以开发一套‘知识灌输’系统,将专业知识压缩成记忆片段,直接导入大脑。”

“那就这么办。”凌夜看向苏清雅,“苏部长,制定‘区域自治条例’,下个月开始试点;叶工,启动‘人才加速计划’,优先培养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龙武,加强基层官员的考核,将资源执行效率纳入政绩评估。”

调整:从“集权”到“共荣”

散会时,凯瑟琳叫住凌夜:“凌先生,能源部有个提议。”她推了推眼镜,“我们想在边缘区建立‘微型聚变电站’,用‘星钢’催化剂降低建造成本。但需要中央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凌夜点头:“批准。但电站的所有权归边缘区政府,收益的30%上缴中央——这样既能调动地方积极性,又能保证核心区的能源安全。”

“还有个事。”凯瑟琳犹豫了一下,“我听说……林薇警官又在偷偷摸摸搞什么‘火焰军团’?”

凌夜挑眉:“她又招募了一批有火焰异能的年轻人?”

“不止是招募。”凯瑟琳压低声音,“她在城南的废弃工厂里建了训练场,用‘星钢’改造武器,还说要‘清理帝国的叛徒’。”

凌夜的笑容收敛了些:“告诉她,帝国不需要‘私刑者’。”他顿了顿,“但如果她愿意把‘火焰军团’纳入正规军编制,我可以给她一个‘特别行动队’的番号——前提是,她得听指挥。”

凯瑟琳点头:“我这就去转达。”

走出会议室,苏清雅望着凌夜的背影,轻声道:“你变了。”

“哦?”凌夜侧头。

“以前你总说‘帝国是我的’,现在你会说‘帝国是我们的’。”苏清雅笑了笑,“这很好。”

凌夜望着远处的天空,那里漂浮着“星枢”实验室的飞艇,正在测试新型的“星钢”太阳能板。“因为我明白了,”他说,“帝国的根基不是我一个人,是每一个为它奋斗的人。无论是龙武的军队,还是叶岚的实验室,或是边缘区的农民……他们才是帝国真正的支柱。”

苏清雅望着他的侧脸,心中泛起暖意。她想起五年前,凌夜站在废墟上,用“时空之心”的空间装下整座城市的希望;如今,他站在帝国的心脏,用更包容的胸怀,托起一个民族的复兴。

“对了,”苏清雅突然说,“秦医生让我转告你,‘净化之源’的第二阶段实验成功了——他们用‘星钢’催化剂合成了‘星环’的核心组件,成本降低了70%。”

凌夜的眼睛亮了起来:“告诉秦医生,准备去北极。我们需要把‘星环’装置部署在‘新神计划’的备用基地——是时候,让‘创世者’看看,人类的文明,永远不会被摧毁。”

夜幕降临,中枢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凌夜站在顶层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正在建设的卫星城,轻声道:“五年计划的中期总结结束了,但帝国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他的指尖轻轻敲了敲“时空之心”吊坠——那里封存着过去的记忆,也承载着未来的希望。而更遥远的星空下,“星海计划”的探测器正在组装,深海基地的“深渊之眼”重新启动,帝国的每一次进步,都在向那个最终的答案,更近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