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医者丹途 > 第64章 寻求帮助

医者丹途 第64章 寻求帮助

作者:浅梦吟秋月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4

晨雾在研究堂的飞檐上凝结成晶莹的冰棱,林霄望着实验台角落那缕若隐若现的黑色雾气,指尖悬在冷凝釜上方迟迟没有落下。这是昨日实验残留的副作用,冰脉雪莲汁液与灵气结合后产生的淤塞之气,用常规的净化符无法清除,像一根细小的毒刺扎在他心头。监测仪上的数据明明显示灵气利用率已达九成五,可这丝黑气却意味着隐藏的隐患 —— 就像精心编织的锦缎上出现了一根突兀的黑线。

“活气散或许能派上用场。” 苏瑶将赵青阳留下的玉瓶放在台面上,瓶身雕刻的云纹在晨光中流转,“长老说这药能中和过度冷凝的损伤,要不要试试?” 她的手臂上缠着灵蚕丝绷带,昨夜处理伤口时,那淡蓝色的冰晶血珠始终无法完全融化,隐隐透着寒气侵蚀的迹象。

林霄打开玉瓶,一股温润的草木香弥漫开来,与实验室的寒气形成奇妙的平衡。他取出一滴药液滴在黑色雾气上,雾气果然像遇到阳光的冰雪般开始消散,却在最后一刻凝结成针尖大小的黑点,死死附着在釜壁上。“不行,只能缓解不能根除。” 他将药液样本放在显微镜下,看到药液中的活性分子与黑气碰撞时,双方都在不断湮灭,“这是能量属性的根本冲突,活气散只能中和表面,无法解决本质问题。”

连续三日的尝试毫无进展,那缕黑气像个嘲讽的符号,时刻提醒着他实验的缺陷。林霄翻遍了五宗送来的典籍,从《冰火同源秘录》到《虫媒药经》,甚至连百草堂华神农批注的《草木心经》都反复研读,却始终找不到破解之法。弟子们的情绪也日渐低落,负责绘制阵盘的弟子在银粉中混入了朱砂,试图用阳气压制寒气,结果反而让灵气暴走得更加剧烈。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外力的帮助。” 苏瑶看着林霄布满血丝的眼睛,轻声建议,“赵长老活了近两百年,见多识广,说不定他知道这种黑气的来历。” 她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林霄心中犹豫已久的念头 —— 他一直想靠自己突破瓶颈,却忘了新丹道的本质就是兼容并蓄,向长辈请教并非示弱。

当日午后,林霄捧着厚厚的实验记录册,来到赵青阳长老的清修院。院中的老梅树虽已落尽繁花,枝干却依旧苍劲,像极了端坐于石桌旁的老者。赵青阳正在用灵泉水浇灌一株盆栽,那是株罕见的 “阴阳草”,一半叶片翠绿如滴,一半赤红似火,在同一根茎上和谐共生。

“来了。” 赵青阳没有抬头,指尖的灵泉水化作两道细流,分别滋养着阴阳草的两侧,“实验遇到的坎,比想象中更棘手吧?” 他将水壶放在石桌上,目光落在林霄手中的记录册上,封面上 “灵气凝聚与活性的平衡” 几个字被反复摩挲,边角已有些磨损。

林霄躬身行礼,将记录册摊开在石桌上,指着最后几页的黑气分析图:“弟子愚钝,尝试了十七种方法,始终无法消除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淤塞之气。” 他调出监测仪的数据曲线,“这丝黑气会随着灵气进入药材,虽然微弱,却会在丹药成型后缓慢侵蚀药效,三个月后药效会衰减三成。”

赵青阳捻起一枚黑子,在棋盘上轻轻落下:“你觉得问题出在技术层面,还是认知层面?” 他的指尖在阴阳草的叶片上拂过,翠绿的一侧吸收了阳光,赤红的一侧竟在阴影中散发着微光,“就像这株草,世人都以为阴阳不可调和,却不知它们本就源自同一根茎。”

林霄盯着阴阳草,突然想起《冰火同源秘录》中 “至寒生热,至热生寒” 的记载。他一直试图用外力平衡寒与热,却忽略了灵气自身的转化能力。“您是说…… 淤塞之气并非外来杂质,而是灵气在冷凝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阴阳转化产物?” 这个念头让他后背发凉,之前的净化方法完全搞错了方向。

赵青阳赞许地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兽皮,上面用金线绣着古老的符文,边角处题着 “灵枢引气诀” 五个古篆。“这是青冥丹宗开派祖师所创的灵气控制法门,比《冰火同源秘录》还要古老三百年。” 他指着符文中央的漩涡图案,“寻常法门讲究‘控’,而此诀讲究‘引’,就像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导。”

林霄展开兽皮卷,符文在灵力激发下渐渐亮起,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开篇第一句便是:“气无形,法无定,以意御气,而非以力拘气。” 这与他之前 “控制不是禁锢” 的想法不谋而合,却更加系统完备。其中 “三环九转” 的引导之法,详细记载了如何让灵气在冷凝过程中自行完成阴阳转化,将淤塞之气转化为滋养药效的本源能量。

“祖师认为,灵气本就具备自我净化的能力。” 赵青阳的手指在 “九转” 步骤上停顿,“关键在于找到它的自然轨迹。你看这第三步‘旋玑’,要求灵力引导者完全摒弃主观意图,让意识融入灵气流动,就像水滴汇入江河,自然而然地跟随潮流。”

林霄尝试按照 “旋玑” 的要诀运转灵力,将意识沉入丹田,再缓缓延伸至指尖。当灵力触碰到冷凝釜中的黑气时,他没有像往常一样试图驱散,而是顺着黑气的流动轨迹轻轻引导。起初那缕黑气像受惊的蛇般剧烈扭动,随着引导的持续,竟渐渐变得温顺,在指尖缠绕成一个小小的漩涡,黑色中隐隐透出淡金色的光芒 —— 那是转化开始的迹象。

“这…… 这太神奇了!” 林霄激动地睁开眼,漩涡中的黑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最终化作一缕纯净的灵气融入冷凝釜,“完全不需要外力压制,它自己就……”

“这就是古老法门的精妙之处。” 赵青阳将兽皮卷递给林霄,“此诀早已失传,老夫也是年轻时在藏经阁的夹层中偶然发现。它不适合批量炼丹,却能解决你遇到的根本问题 —— 理解灵气的本性,而非强行改变它。” 他看着林霄眼中闪烁的光芒,补充道,“记住,技术是术,心法是道,术可学,道需悟。”

林霄捧着《灵枢引气诀》,突然明白为何自己的实验始终有缺憾。他过于依赖仪器和阵法这些 “术”,却忽略了人与灵气之间最本质的联系。就像那株阴阳草,外在的水火调和只是表象,真正支撑它们共生的,是深埋地下的共同根茎。

返回研究堂的路上,林霄反复研读兽皮卷中的 “三环九转” 之法。第一环 “纳灵” 讲究如何让意识与灵气建立连接,第二环 “随流” 强调摒弃主观控制,第三环 “归元” 则是引导转化后的灵气回归本源。每个环节都配有对应的呼吸法门和手印,看似繁复,实则暗合天地灵气的运行规律。

实验室里,苏瑶正试图用聚灵阵强行清除黑气,结果反而让釜内的灵气更加紊乱。林霄立刻阻止她,按照 “灵枢引气诀” 的步骤,先以 “纳灵” 手印建立连接,再用 “随流” 呼吸法调整意识。当他的指尖再次接触冷凝釜时,原本狂躁的黑气竟像遇到亲人的孩童,主动缠绕上来,在 “旋玑” 引导下缓缓旋转。

半个时辰后,奇迹发生。那缕困扰众人多日的黑色雾气,在九转引导下彻底消散,转化成的纯净灵气与雷灵花的灵气完美融合,在釜中形成淡紫色的灵浆,表面泛着柔和的金光。灵力监测仪上的曲线平稳地停留在九成七,且持续了三个时辰没有丝毫衰减。

“成功了!” 苏瑶看着釜中温顺流动的灵浆,激动得语无伦次。她学着林霄的样子结起 “纳灵” 手印,却发现自己的意识始终无法与灵气建立连接,只能笨拙地模仿手势。

“需要静心凝神,让意识变得像水面一样平静。” 林霄耐心指导,“这不是技巧,而是心法,就像…… 就像你弹奏清心曲时,完全沉浸在旋律中,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苏瑶若有所思,盘膝坐在冷凝釜前,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当她再次睁开眼时,指尖的灵力与釜中的灵气产生了微妙的共鸣,虽然微弱,却已是突破。林霄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明白赵青阳传授古老法门的深意 —— 新丹道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传承千年的修行心法,唯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突破瓶颈。

夜幕降临时,林霄将《灵枢引气诀》与自己的实验记录整合,在新的研究方案上写下:“以古老心法为体,现代技术为用,实现灵气的高效转化与纯净凝聚。” 他将这份方案呈给赵青阳,老长老在末尾批下 “知行合一” 四个字,笔锋苍劲有力,透着对后辈的期许。

研究堂的灯光彻夜通明,林霄和弟子们开始尝试将 “灵枢引气诀” 融入冷凝萃取术。当第一炉没有黑气残留的雷灵丹成功出炉时,天边正好泛起鱼肚白。淡紫色的丹丸在晨光中流转,表面的星纹里仿佛有灵气在缓缓流动,灵力监测仪显示利用率稳定在九成七,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林霄握着这枚丹药,心中充满了对赵青阳的感激。他知道,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认知的飞跃 —— 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灵气控制法门像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新丹道更广阔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