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仙侠 > 医者丹途 > 第195章 创新成果

医者丹途 第195章 创新成果

作者:浅梦吟秋月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4

青冥丹道学院的 “创新成果展” 上,展台前挤满了来自各境的丹师与修士。玻璃展柜里,一枚枚泛着特殊光泽的丹药旁,都摆放着 “成分报告”“适用场景”“使用反馈” 三份文档 —— 这些都是学生们在林霄指导下,历经数月研发的新型丹药,每一款都瞄准了苍玄大陆修士与百姓的真实需求。

“创新不是‘炫技’,是‘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霄站在展台中央,看着学生们兴奋地向参观者介绍成果,眼中满是欣慰。从炼丹工坊的初步尝试,到如今的成果落地,学生们的创新之路,始终围绕 “需求” 二字展开。

展台最左侧,阿岩正拿着一枚泛着淡蓝色微光的丹药,向灵脉修复院的医师介绍:“这是‘夜光草安神丹’,专门针对长期炼药、灵脉透支导致的失眠,药效比普通安神丹强 30%,还不会有晨起昏沉的副作用。”

这款丹药的研发,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上月阿岩在药材试验田观察夜光草时,发现夜间采摘的夜光草,“安神因子” 含量比白天高 50%,但直接入药会因 “光敏成分” 导致药效不稳定 —— 白天服用有效,夜间服用反而会刺激灵脉。

“当时我快放弃了,觉得这草‘中看不中用’。” 阿岩笑着回忆,“是林院长提醒我,‘光敏成分怕热,那能不能用低温提取?’” 他立刻调整方案,用石磊改良的 “低温萃取仪”,在 4c环境下提取夜光草的安神因子,再与灵髓液、安神草按 3:2:1 的比例混合,用 180c低温炼制成丹。

可试产时又遇到新问题:低温炼制的丹药硬度不够,容易碎裂。阿岩翻遍《炼丹化学》笔记,想起苏瑶说的 “音波固化法”,便在炼丹最后阶段,用 2.5hz 的低频音波处理丹药,让分子排列更紧密 —— 这次终于成功,丹药不仅硬度达标,还因音波作用,安神因子释放更均匀。

灵脉修复院的医师试用后,反馈极佳:“之前有位丹师连续熬夜炼药,灵脉透支到失眠半个月,吃了这丹药,当晚就睡了安稳觉,第二天炼药时灵脉反应还更灵敏了。” 目前,这款丹药已在各宗门的丹房推广,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

寒生的展台前,围满了北境来的修士。他手中的 “冰魄抗邪丹” 通体冰蓝,透着一股寒气,却能在 - 30c的低温环境下保持药效,这是传统抗邪丹做不到的 —— 北境冬季寒冷,传统抗邪丹会因低温凝结,药效下降 60%,修士们常面临 “要么受寒,要么受邪” 的两难。

“这丹药的关键,是加入了冰棘果的‘抗冻蛋白’。” 寒生指着成分报告,“之前炼抗邪丹时,冰棘果总融化稀释药汁,后来我想,‘融化的抗冻蛋白还在,能不能提前提取出来?’”

他用 “冷冻干燥法” 将冰棘果制成粉末,提取出抗冻蛋白,再与破邪花、阳炎草按 1:4:2 的比例混合。但抗冻蛋白与抗邪因子存在 “排斥反应”,丹药冷却后会分层。寒生盯着丹炉的控温面板,突然想起《炼丹化学》里的 “梯度升温法”—— 先在 120c让抗冻蛋白稳定,再升温到 205c加入抗邪因子,最后降温到 - 5c让两者缓慢融合。

“第一次梯度升温时,温度没控制好,丹药直接冻成了冰块。” 寒生笑着展示当时的 “失败品”,“后来林院长帮我调整了降温速度,从 - 5c每小时降 1c,降到 - 20c时保温 10 分钟,终于让两种成分完美结合。”

上月北境遭遇小规模邪祟侵袭,修士们服用冰魄抗邪丹后,不仅抗邪效果达标,还能抵御严寒,比往年减少了 30% 的冻伤案例。北境冰云宗的掌门当场签下订单:“今年冬天,全宗的抗邪丹药都从你们学院订!”

小雅小组的展台前,最热闹也最特别 —— 他们的 “平民温脉丹”,价格只有之前温脉丹的三分之一,却能满足普通百姓 “冬季灵脉保暖” 的需求。

“之前研发的温脉丹,用了温灵草,成本太高,普通百姓买不起。” 小雅指着展柜里的两份配方,“我们查了学院的‘平民药材数据库’,发现南境的‘暖阳花’和西境的‘姜草根’,混合后温性效果和温灵草差不多,成本却低 70%。”

可新问题又来了:姜草根有辛辣味,直接入药会让丹药口感极差,百姓不愿服用。小组里的阿芷提议:“用‘糖衣包裹法’,在丹药外层裹一层灵麦糖衣,既遮味又能缓慢释放药效。”

他们还优化了炼制工艺,将之前的 “分阶段加料” 改成 “同步炼制”—— 先将暖阳花、姜草根用 150c预炼,再加入灵髓液,用 3.8hz 的中频音波辅助融合,炼制时间从一个时辰缩短到 40 分钟,进一步降低成本。

“我老家在北境小镇,冬天很多老人会因灵脉受寒腿疼。” 小雅拿起一枚平民温脉丹,眼中满是温情,“现在他们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暖脉药,上个月我回去,看到张爷爷吃了药,能下地种菜了,比什么都开心。”

目前,平民温脉丹已通过流云商会的渠道,销往苍玄大陆的偏远小镇,订单量远超预期。柳如烟笑着对林霄说:“你们学院的学生,不仅会炼药,还懂百姓的难处,这才是最难得的。”

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离不开林霄的启发式指导。他从不会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学生 “找问题、查资料、试方法”:

阿岩卡壳在夜光草的光敏成分时,林霄没说 “用低温提取”,而是问他:“光敏成分的特性是什么?哪些方法能破坏它?” 让阿岩自己想到低温方案;

寒生纠结抗冻蛋白与抗邪因子的排斥时,林霄递给他一本《丹药反应热力学》,圈出 “梯度温度对分子融合的影响” 章节,让他自己钻研梯度升温法;

小雅小组烦恼成本时,林霄带他们去学院的 “平民药材库”,让他们自己筛选替代药材,明白 “创新不仅要有效,还要普惠”。

“林院长常说,‘丹道的根在苍生,创新的根在需求’。” 阿岩在成果分享会上说,“以前我觉得创新是‘炼出别人没见过的丹药’,现在才知道,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能让更多人受益,才是真创新。”

成果展的最后,林霄为每个创新团队颁发了 “丹道创新奖”,奖品不是珍贵的药材,而是一本 “创新日志”,扉页上写着:“创新不是终点,是新问题的起点 —— 愿你们永远带着‘解决问题’的初心,在丹道的路上走得更远。”

夜色降临,展台上的丹药还在泛着微光,像是无数颗守护苍生的星星。学生们围在林霄身边,兴奋地讨论着下一步的研发计划:阿岩想研发 “儿童安神丹”,寒生打算优化冰魄抗邪丹的抗邪强度,小雅小组则计划推出 “平民抗邪丹”,让普通百姓也能抵御邪祟。

林霄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面孔,心中明白:学院的创新成果,不仅是一枚枚丹药,更是一颗颗 “守护苍生” 的种子。这些种子已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未来,他们会带着这些成果,走向苍玄大陆的每一个角落,用丹道的力量,守护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现代丹道的理念,真正融入这片土地的血脉。

而青冥丹道学院,也会继续成为 “创新的摇篮”,为苍玄大陆培养更多 “懂需求、会创新、有温度” 的炼丹师,让丹道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