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马飞飞传奇 > 第366章 忘川引·火烈岛

马飞飞传奇 第366章 忘川引·火烈岛

作者:五三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2:30:54

原文再续。

数日后,川之大山的风,仍在呜咽,却已盖不住新政府成立的消息。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清籍司彻底瓦解,高层因通倭叛国罪被尽数诛杀,密档在混乱中焚毁大半。为平息民怨、追查旧案,新政府特设“平冤司”,此事最终落在了军统局肩上。戴老板亲自点将,让抗日奇侠马飞飞全权负责清籍司遗留旧案的核查与清算。

马飞飞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浪迹上海滩十里洋场的迷茫青少年。战乱十几年,他从流民到军统骨干,一身伤疤都是勋章。只是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摩挲着那只褪色的布老虎——那是邻家小妹唯一的遗物,也是他十年来从未放下的执念。接到任命时,他正在整理清籍司残留的卷宗,泛黄的纸页上,“宁错杀,不遗漏”六个字刺得他眼生疼。

核查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清籍司覆灭前刻意销毁了大量罪证,幸存者要么隐姓埋名,要么早已被岁月磨去了记忆。马飞飞带着手下辗转数省,走访了上百个曾遭清剿的村庄,收集到的线索零散如沙,直到一份标注着“影刃”的密档残页出现。残页上只记着“莫三更,独眼,擅用毒酒,通倭疑犯”,却让马飞飞心头一动——他忽然想起了那个传闻中的忘川酒肆,想起了自己十年前留下布老虎时,酒爷那双浑浊却似能洞穿人心的独眼。

循着流民的指引,马飞飞在边关一个破败的小镇找到了正在摆摊卖酒的莫三更。老人依旧须发皆白,刀疤在风霜中愈发深刻,只是腰间多了个布兜,里面装着那只布老虎。他的摊子依旧简陋,一只裂口陶碗,一坛浑浊的忘川引,三不卖的规矩没变,只是光顾的人早已不是当年的亡命之徒。

“莫大爷,我找你不是为了喝酒。”马飞飞将布老虎放在案上,“我是为了清籍司的旧案,为了那些枉死的人。”

酒爷独眼微抬,目光落在布老虎上,沙哑的嗓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十几年了,你还没找到真相?”

“找到了,”马飞飞眼眶泛红,“她当年被一位猎户所救,如今在后方学校教书。我来是想知道,你地窖里那些陶瓮,那些记忆,还在吗?”

酒爷沉默片刻,舀起一碗忘川饮推到他面前:“饮了它,你会看见更多真相,但也会更痛。”

马飞飞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划过喉咙,无数破碎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不止有他自己与小表妹失散的恐惧,还有其他饮过忘川引的人留下的片段:被屠村庄的火光中,母亲将孩子藏在柴堆;清籍司的缇骑笑着砍下老人的头颅;抗日志士被严刑拷打时的怒吼……这些记忆交织在一起,化作利刃,刺得他浑身颤抖。

“这些都是证据。”酒爷打开身后的木箱,里面除了兵符、青丝、家书,还有数十卷用桑皮纸记录的记忆摘要,“我封存的不是遗忘,是真相。清籍司与倭寇勾结,贩卖军火,屠戮百姓,这些都记在里面。”

马飞飞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明白戴老板让他负责此案的深意——他不仅是受害者,更是唯一能串联起线索的人。而莫三更,这个曾是清籍司死士的老人,早已用自己的方式,为平冤埋下了伏笔。

“跟我去东太平洋的火烈岛吧。”马飞飞站起身,语气坚定,“那是军统在海外特设的羁押与屯田之地,远离内陆纷争,关押着不少清籍司核心余孽。岛上有火山灰滋养的红壤,恰好适合种植黍米,足够你酿造忘川引。戴老板说了,你不是通倭疑犯,是揭露真相的人,让你戴罪立功,用你的酒记下罪恶,也慰藉幸存者。”

酒爷低头看着布老虎,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针脚。他想起了自己的表妹,想起了地窖里那些未散的冤魂,想起了忘川酒肆燃起的那场大火。或许,这便是他等待的结局——不是以死赎罪,而是用余生守护真相。东太平洋的风,该能吹散些许内陆的血腥气吧。

三日后,马飞飞带着莫三更登上了前往火烈岛的远洋货轮。船行月余,穿越茫茫大洋,火烈岛的轮廓终于出现在海平面上。这座岛屿因常年栖息着成群的火烈鸟而得名,红色的鸟群掠过湛蓝的海面,与岛上红褐色的火山岩相映成趣,火山灰铺就的红壤延伸至海岸线,远远望去,宛如一块镶嵌在大洋中的红宝石。岛上戒备森严,军统的岗哨遍布要道,关押囚犯的营房建在背风的山谷,而酒坊则被选在了靠近溪流的平缓地带,溪水清澈,足以满足酿酒所需。

莫三更被任命为岛上酒坊的管事,他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岛民开垦红壤,播种黍米。火山灰滋养的土地异常肥沃,黍米长势喜人,短短数月便迎来丰收。他将从忘川酒肆带出的陶瓮悉数安置在酒坊地下的溶洞中,溶洞阴凉干燥,恰好适合封存记忆。那只裂口陶碗依旧摆在案头,他每日擦拭,碗上的裂痕在海风中似乎渐渐温润。

忘川引的配方被稍作改良,加入了岛上特有的一种红色浆果,酒液依旧浑浊,却多了一丝淡淡的酸甜,取名“平冤酒”。它不再用于亡命之徒的遗忘,而是供核查旧案的人员饮用,也强制要求罪不至死的清籍司余孽定期饮用,让他们在记忆的反噬中忏悔。

酒坊的日子平淡而忙碌。莫三更每日监督酿酒、封存记忆,闲暇时便坐在门口的礁石上,独眼望着远方的海平面,腰间的布老虎随风轻晃。马飞飞时常来酒坊,有时是带着卷宗来核对记忆摘要,有时只是陪老人喝一碗忘川饮,聊聊那些被救赎的生命,聊聊内陆的平冤进展。

岛上的囚犯们渐渐发现,这位独眼酒爷的酒有着诡异的力量。有曾参与屠村的缇骑饮后,抱着酒坛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嘶吼着自己当年的暴行,主动交代了藏匿同党的地点;有负责销毁罪证的文书饮后,沉默三日,亲手写下了清籍司与倭寇勾结的详细账目;也有执迷不悟者,饮后被自己的罪行逼疯,最终投海自尽。而那些跨海而来的幸存者家属,饮下忘川饮后,总能在破碎的记忆中找到亲人最后的踪迹,或是一句嘱托,或是一个微笑,足以让他们带着慰藉离去。

莫三更从不评价这些人的结局,只是在桑皮纸上默默记录下每一个饮过酒的人的名字、罪行与忏悔。溶洞中的陶瓮越来越多,每一只都封存着一段真相,红壤上的黍米一茬接一茬地收割,忘川引的香气弥漫在整座岛屿,与火烈鸟的鸣叫声、海浪的拍岸声交织在一起。那只布老虎被挂在酒坊的梁上,风吹过,发出轻微的晃动,像是在诉说着十年前的相遇,又像是在见证着这座海外孤岛的救赎。

一日清晨,马飞飞带着一位青年女子来到酒坊。女子身着素衣,眉眼间带着几分熟悉的温婉,正是当年的邻家小妹。她看着梁上的布老虎,又看着莫三更那道深刻的刀疤,含泪深深鞠躬:“莫大爷,谢谢您。若不是您当年封存了那些记忆,我哥恐怕这辈子都走不出愧疚,那些枉死的人也得不到昭雪。”

酒爷独眼微弯,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这是他来到火烈岛后第一次真正开怀:“执念不灭,终将燎原。你们的执念是重逢,我的执念是平冤。如今,都在慢慢实现。”

说话间,一群火烈鸟从酒坊上空掠过,红色的翅膀划破湛蓝的天空。莫三更抬头望去,只见远处的黍米田一片金黄,岛上的岛民正在收割,囚犯们在监管下耕种,海风吹来,带着黍米的清香与海水的咸涩。他忽然觉得,这座远离故土的海外孤岛,早已成了他真正的归处。

马飞飞看着眼前的景象,轻声说道:“戴老板说,等清籍司的旧案彻底查清,这座岛就不再关押囚犯,会建成一座纪念馆,存放这些陶瓮和记忆,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莫三更没有说话,只是舀起一碗新酿的忘川饮,缓缓洒向脚下的红壤。酒液渗入土壤,仿佛在与这座岛屿的灵魂相融。他知道,清籍司的旧案尚未完全查清,还有许多真相等待被揭开,但他不再是孤身一人。那些封存的记忆,那些未散的冤魂,都在这火烈岛的溶洞中,在这红壤滋养的黍米里,等待着最终的昭雪。

夕阳西下,火烈鸟归巢,海面被染成一片金红。莫三更坐在礁石上,擦拭着那只裂口陶碗,海浪温柔地拍打着岸边,远处传来酒坊里酿酒的号子声。东太平洋的风,正带着忘川引的酒香,飘向更远的大洋深处,告诉世人:真相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火烈岛的红壤与海风中,正孕育着永不熄灭的正义之光。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