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马飞飞传奇 > 第242章

马飞飞传奇 第242章

作者:五三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2:30:54

一、烽火中的誓言

东太平洋抗日根据地的边缘地带,海风裹着咸腥吹进简陋办公室,墙上斑驳的地图上,马飞飞抗日宣讲团走过的村庄被红点标得密密麻麻——那是一簇簇烧得正旺的火种。

马飞飞和魏光荣守着满桌的信件、照片,全是各地听宣讲后的反馈。“飞飞你看这个。”魏光荣捏起封沾着泥点的信,指尖顺着歪扭的字迹念:“魏同志,您讲完俺们才醒过神!小伙子全报名参军,老人要缝棉衣、送军粮,您啥时候再来讲讲,教俺们咋跟鬼子干!”

马飞飞摩挲着信纸笑:“这就是咱跑断腿的意思——让真相钻进人心里。”她抬眼看向魏光荣,“可咱俩两条腿,跑不完这么多村。得教更多人说,让真相自己长腿跑。”

“早琢磨这事了。”魏光荣立刻接话,眼神亮得很,“成立个真相传播工作室,把那些亲眼见、亲身受的人聚过来——你忘了?上次在李村,你光讲日军烧村的细节,台下汉子们当场就攥紧了拳头。咱就教他们说细节、说真事,比啥都管用。”

“就这么干!”马飞飞拍了桌。俩人当天就把宣讲攒下的照片、证词订成小册子,往各村抗日组织送;转头又挨家找幸存者——教他们怎么开口,怎么把“鬼子抓了人”说成“那天五更,俺爹刚开院门,鬼子的枪托就砸在他背上”,教他们把干巴巴的遭遇,说成能揪人心的真事。

头批学员里的老李,是被鬼子生化实验室折磨过的汉子。起初他上台只会攥着拳头说“俺受苦了”,魏光荣拉着他练:“老李,你就说那天夜里,你躲在墙角看见啥——那药水啥颜色?你兄弟喊的时候,鬼子咋对他?”

练了半月,老李再站上台,一开口就把人钉在原地:“乡亲们,那绿油油的药水浇在俺兄弟胳膊上,他疼得在地上滚,鬼子就拿脚踩他的头,说‘叫出声就毙了你’!俺看着他胳膊上的肉一点点烂,可俺只能捂着嘴哭,连救他都不敢啊……”他话没说完,台下早有老人抹泪,年轻小伙攥着拳头直咬牙。

日子一长,工作室的人越来越多——张婶讲鬼子抢粮时咋踹翻她的粮缸,少年狗蛋说自己咋看着爹娘被鬼子带走,没人带稿子,没人说空话,全是掏心窝子的真事。

一次千人宣讲会上,老李站在土台上,没拿一张纸,声音震得场子都静:“俺站在这,不是要大伙记恨——是要大伙记着,鬼子能踩烂俺家的锅,能烧了俺们的房,可咱要是忘了这些疼,忘了那些死在鬼子手里的人,才是真的输了!”

台下突然爆发出喊叫声:“跟鬼子拼了!”掌声、吼声混在一块,马飞飞和魏光荣站在台侧,看着那些攥紧拳头的手、亮着光的眼,心里热烘烘的——他们早不是两个人在跑,而是一群人在喊,喊着真相,喊着要把鬼子赶出去。

“你看,成了。”马飞飞轻声说。魏光荣点头,眼里闪着光:“只要有人接着说,这火种就灭不了。”夕阳把俩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是脚印的土路上——那路上,正有更多人,朝着各村的方向走,要去把真相,说给更多人听。

二、盟军的讲台

盟军驻地的讲台上,魏光荣没拿一张稿子,就站在那——洗得发白的军装,胸前别着枚磨亮的青天白日徽章,眼神定得很,像早把要说的话,全刻在了心里。

台下的盟军士兵起初还交头接耳,可等魏光荣一开口,流利的旧金山口语裹着劲传过来,场子瞬间静了:“女士们,先生们,我今天不说大道理,只说几个中国士兵的故事——他们没留下名字,只留下了怎么死的,怎么拼的。”

她往前迈了半步,声音不高,却能钻进每个人耳朵:“1937年9月,上海宝山城,姚子青营长带着600个兵守着那座小城。鬼子的军舰在海上炸,飞机在天上扔炸弹,坦克把城墙撞出豁口——你们知道那些中国兵怎么守吗?”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一字一句地说:“有个十六岁的小兵,腿被炮弹炸断了,爬着去捡地上的枪,鬼子冲上来时,他拉响手榴弹,抱着鬼子滚下了城墙。最后清理战场,城里的砖缝里全是血,600个人,没一个活着退出来——他们到死,都没让鬼子从城门进来一步。”

台下彻底静了,刚才还晃腿的士兵,此刻都坐直了身子,眼里的好奇早变成了凝重。魏光荣没停,声音里添了点颤,却更有力量:“再说说四行仓库的四百个兵——对外说八百壮士,是为了唬住鬼子。谢晋元团长带着他们,守在满是粮食的仓库里,却连着三天没喝上一口热水。”

“有天早上,一个叫杨惠敏的女童子军,爬过铁丝网给他们送国旗——那面旗,是她从家里拆了被面缝的。你们能想象吗?当国旗在仓库顶上升起来时,那些几天没合眼的士兵,扶着墙站成一排,对着国旗敬礼,有个兵哭着喊‘咱们中国人,没输!’——那天,他们打退了鬼子六次冲锋,仓库的墙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可没一个人往后退!”

突然,台下有人用力鼓了鼓掌——是个金发士兵,他一抬手,全场的掌声跟着响起来,有人甚至站起来,对着讲台敬了个军礼。魏光荣眼里闪着泪,却接着往下说,语速更快,像要把所有故事都讲出来:

“1938年台儿庄,李宗仁将军带着装备不如鬼子的兵,硬是把日军堵了十七天。有个连守着阵地,最后只剩五个人,他们抱着炸药包,喊着‘中国万岁’,冲进了鬼子的阵地;1941年长沙会战,老百姓推着小车送弹药,老太太把家里的鸡杀了炖成汤,冒着枪林弹雨往阵地上送——他们说,兵们在前面拼命,咱不能在后头躲着!”

讲到最后,她的声音沉了下来,却字字千钧:“张自忠将军,在枣宜会战里,胸部、腹部都中了弹,还拄着枪指挥战斗。他最后对身边的士兵说‘我力竭了,你们接着打,别让鬼子过去’——他倒在地上时,手里还攥着望远镜,盯着前线的方向。”

魏光荣站在台上,迎着台下所有目光,一字一句地说:“这些人,不是英雄的传说——是昨天刚倒下的士兵,是今早还在送粮的百姓。他们没别的,只是不想让鬼子占了自己的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受他们受过的苦。”

台下静了几秒,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士兵们拍着桌子,有人喊着“china!”,有人红着眼眶敬礼。魏光荣看着那些激动的脸,知道这些中**民的故事,这些带着血与泪的真相,已经钻进了他们心里。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