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马飞飞传奇 > 第204章

马飞飞传奇 第204章

作者:五三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2:30:54

一、紫蝴蝶周力为的秘密

那几年重庆的天,就没敞亮过几天,空气里都绷着股子紧劲儿,藏着些说不透的事儿。周力为瞅着跟江边洗衣裳的婆姨没啥两样,可身上总飘着股不一般的劲儿,她的故事,就跟吊脚楼里的影子似的,忽明忽暗摸不准。

周力为,军统里喊她“紫蝴蝶”,早先跟在阎王良身边做事。阎王良代号“阎王”,在军统里是出了名的狠角儿,下手从不拖泥带水,鬼子汉奸见了他,腿肚子都打颤。周力为就像他的影子,悄没声地跟在旁边,啥棘手的活儿都能扛。脑子转得快,心又稳,不管是扒情报还是暗地里行动,都是把好手。她跟阎王良之间的默契,没法用话说,夜里头一起出生入死,为的就是保住这国家。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啥都变了。阎王良执行任务时,突然就没影了,跟块石头扔江里似的,就溅了点水花,再也找不着。周力为一下子没了靠山,跟只在黑夜里飞迷了路的鸟,不晓得往哪儿落。

就在她最难的时候,人贩子盯上了她。那些龟儿子跟闻着味儿的饿狼似的,把周力为绑了,三百块大洋就卖到上弓湾,给了拉纤的师云龙当老婆。师云龙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天天在江边拉纤扛麻袋,挣点碎银子糊口。看着眼前这女人,长得周正,身上还有股不一样的气质,心里满是疑问,可也不敢多问。他晓得,自己就花了几百块大洋买了个老婆,别的事,少打听少惹麻烦。

周力为在师云龙家,过着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日子。天天下地干活,照顾师云龙和他爹妈,好像把以前的身份忘得干干净净。可她眼睛里,总藏着点抹不去的愁绪,还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她心里清楚,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找到阎王良,弄明白到底出了啥事儿。

日子一天天过,周力为在师云龙家,慢慢也寻着点安稳。她开始教村里的娃娃认字,给他们讲外头的世界,讲那些打鬼子的英雄事儿。娃娃们听得眼睛都亮了,周力为心里头,也好像又燃起了点希望。

直到有一天,一个陌生男人找上了上弓湾,自称是军统的,专门来找周力为。周力为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以前的日子,终究躲不过去。

那男人说,阎王良没死,就是受了重伤,被鬼子抓了,现在死活不晓得。军统要她回去,接着干以前的活儿。周力为沉默了好一会儿,摸了摸自己鼓起来的肚子,跟那人说,她怀娃了,不走了,态度斩钉截铁。她这一辈子,已经跟师云龙绑在一起,师云龙的命就是她的命。那人没办法,只能走了。从这以后,“紫蝴蝶”没了,就剩个在江边过日子的周力为。

二、铁翼惊雷

(一)雾季的危机

1940年深秋,重庆被灰蒙蒙的雾裹得严严实实,嘉陵江面上的雾散都散不去,像块灰布把这满是伤痕的山城盖着。马飞飞站在防空司令部顶楼的了望台上,军大衣被江风吹得“哗啦”响,手里夹的烟在冷风里忽明忽暗。

上弓湾乡政府给周力为家送光荣牌来了,上面刻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为啥?师家除了师云天、师云龙,还有师云玄和马飞飞两口子,全是打鬼子的好样的!师保长在周力为家门口敲锣打鼓,炮仗放得噼里啪啦响,热闹得很。

为了打下来鬼子的飞机,马飞飞已经连着三天没好好歇着了。

“马指挥,头一批情报到了!”副官小跑着递过来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文件夹,上面“绝密”两个字刺眼得很。

马飞飞接过文件夹,封面上写着“日军航空队近期动向分析”。他大步走回摆着地图的办公桌,把烟屁股摁在铜烟灰缸里——那是师云龙以前用的,底下还刻着个歪歪扭扭的“龙”字。

“雾季来得比往年早。”马飞飞翻开文件,眉头皱得紧紧的。他是军统青训班出来的高材生,不光能带兵打仗,分析情报、预判局势也是一把好手。桌上摊开的重庆地形图上,密密麻麻画着红叉叉——那是过去三个月鬼子轰炸机扔炸弹的地方。

办公室门轻轻被推开,师云玄端着热茶走进来,“飞飞,先喝口茶暖暖身子。”她把茶杯放在地图边,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那些吓人的红叉。

马飞飞抬头,看见妻子身后探出半个脑袋的小火焰。小娃已经三岁多了,长着跟她爹一样黑亮的眼睛,跟她娘一样红扑扑的脸蛋,这会儿正好奇地盯着桌上那些奇怪的符号。

“又在画大鸟呀?”小火焰奶声奶气地问,小手指头戳了戳地图上的一个红点。

师云玄脸色微微一变,正要解释,马飞飞却温温柔柔地拦住了:“对呀,火焰。我在画那些想欺负我们的坏鸟。”他一把把小火焰抱到腿上,“还记得你爹爹不?就是那个用石头打坏鸟的英雄!”

小火焰使劲点头,黑葡萄似的眼睛里满是崇拜:“我爹力气好大!石头把坏鸟打得好疼!”

师云玄眼眶有点红。自从师云龙在大隧道惨案里没了,小火焰就一直把爹爹扔石头打鬼子飞机的事儿当英雄故事听。可实际上,那场害死上万人的灾难,就是她爹丧命的原因——师云龙在挤得要命的防空洞里想护着别人,最后被闷得不行,还被踩伤,没救过来。这些日子,重庆的防控工作本来就紧张,哪敢再让娃跟着揪心。

“马指挥,防空研究所的陈博士来了。”副官在门外轻声说。

马飞飞整了整军装:“让他进来。”转头对妻子柔声说:“云玄,你先带火焰去歇会儿,以后,不要随便带娃到这里。我这儿还有要紧事。”

等办公室里就剩他们三个人,陈博士——这位从德国回来的防空武器专家,立马就说正事:“马指挥,根据最新的测试数据,要是能把高射炮的射高再提两百米,就能拦住鬼子的新型九七式重爆机了。”他推了推圆框眼镜,镜片上映着桌上煤油灯的光,“但得调整炮位的布局。”

马飞飞用手指在重庆城区地图上划了道弧线:“我正想跟你们说这事儿。看最近三次空袭的路线,鬼子主力轰炸机群飞进来的高度一般在三千五到四千五米之间,可最新情报说……”他顿了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标着“特急”的电报,“鬼子航空队可能有了新的高度计,下次空袭说不定会试着在五千米以上扔炸弹。”

陈博士倒吸一口凉气:“那都快到咱们现在高射炮能打中的最高高度了!”

“所以咱们得重新安排炮位。”马飞飞眼睛里透着坚定,“不能光等着挨打,得弄个立体的防空网。”他拿起铅笔,在地图上把几个关键地方连起来,“牛角沱、珊瑚坝、海棠溪——这三个地方能形成交叉火力,再配上南岸的阵地,就能把主城区罩起来了。”

办公室里的煤油灯“噼啪”响着,照着三个人专注的脸。马飞飞的手指在地图上动着,好像在织一张看不见的网,要把山城从鬼子的轰炸里护好。

(二)夜战的胜利

三天后的傍晚,马飞飞站在南岸新修的高炮阵地上,看着远处江面上慢慢开过的运煤船。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刚浇好的水泥炮位基座上。

“马指挥,您要的十六门博福斯高射炮都运到了!”副官指着江边排得整整齐齐的大家伙,声音里满是自豪,“这是现在国内打炮最快的高射炮,一分钟能打十五发炮弹!”

马飞飞点点头,走到最近的炮位跟前。炮管在夕阳下闪着冷光,炮组的兵正在做最后的调试。他拿起望远镜,朝着西北方向的天空望过去——那是鬼子轰炸机最可能飞来的方向。

“报告指挥官!”一个年轻军官跑过来敬礼,然后汇报:“所有炮位的人都到齐了,雷达站说设备没问题,听音器也都摆好了!”

马飞飞满意地点点头。这套从德国弄来的声波定位系统虽说简单,可在看不太清的天气里,能帮着找着目标的方向。他抬头看看慢慢变黑的天空,心里默默算着鬼子可能来的时间。

当天晚上十点十七分,刺耳的防空警报突然响起来,划破了山城的夜空。

“来了!”雷达操作员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过来,“十二架中型轰炸机,高度大概三千八百米,从涪陵那边过来了!”

马飞飞抓起望远镜冲上观测台。黑夜里,能隐约看见一群黑点朝着这边飞。他飞快地算着方向和距离,拿起电话:“各个阵地注意,目标在二百七十度方向,高度三千八,估计还有两分钟到!准备开打!”

第一串炮弹在夜空中炸开的时候,马飞飞清楚地看见了那些轰炸机的样子——确实是鬼子常用来轰炸的九六式陆攻机,机翼下面还挂着炸弹。炮弹爆炸的火光把半边天都染红了,在黑夜里亮了一下又暗下去。

“左翼阵地,把炮口抬高些!右翼,集中火力打第三小队!”马飞飞的声音通过电话线传到每个炮位,冷静又准确。

炮弹的爆炸声越来越密,夜空中时不时就有橘红色的火球闪一下。突然,一架轰炸机的翅膀被打中了,冒着黑烟开始打转往下掉。

“打下来一架!”观测员兴奋地喊。

可马飞飞没工夫高兴。他看见更多的轰炸机在调整队形,想从不同方向冲过来。通过望远镜,他发现鬼子这次换了打法——几架战斗机在高空护着,轰炸机分成好几小股,从不同高度一起往上冲。

“换战术!”马飞飞立马做了决定,“重点拦三千五百米以下的轰炸机!高射机枪阵地注意打战斗机!”

战斗打了快四十分钟。等最后一架鬼子飞机慌慌张张往东边逃的时候,重庆的夜空总算安静下来了。马飞飞站在观测台上,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爆炸声——那是没拦住的炸弹落在了郊区。

“指挥官,初步算下来,打下来三架轰炸机,至少打伤了五架。”副官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报告,脸上还沾着硝烟,“咱们这边没咋伤亡,就两个炮位被弹片蹭到了。”

马飞飞点点头,目光却落在远处城区隐约能看见的火光上。就算少了些轰炸机冲进来,鬼子扔的燃烧弹还是造成了损失。他攥紧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了。

“马指挥,陈博士的电话。”通讯兵递过来电话听筒。

“马指挥,好消息!”电话那头,陈博士的声音特别兴奋,“咱们打下来的那架轰炸机残骸找到了,飞行员身上带的飞行日志写着,他们本来想在五千米高度扔炸弹,可咱们的防空火力太猛,没办法只能降低高度!”

马飞飞嘴角微微翘了翘:“跟弟兄们说,他们干得好。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声音变得坚定,“跟研究所的人说,咱们得研发能打得更高的新高射炮,同时把现在炮弹的引信改得更好用些。”

挂了电话,马飞飞望着远处还在冒烟的城区,轻声说:“三哥,我正在学着咋更好地护着这座城。你没白死。”

(三)雾季的准备

一周后,防空司令部的作战会议室里气氛特别紧张。马飞飞站在大大的重庆地图前,手指划过一条从武汉到重庆的线。

“根据情报,鬼子要搞一次大空袭。”他看了看会议室里的军官们,“目标是工业区和发电的地方。估计会派五十多架轰炸机过来。”

会议室里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五十架——这差不多是鬼子航空队在咱们这儿能用的一半轰炸机了!

“雾季马上就到了, visibility 会更差。”情报官皱着眉说,“咱们的雷达和听音器在这种天气里,效果会差很多。”

马飞飞想了一会儿,突然问:“听音器能听到多远?”

“按理说直线能听五公里,可在山里,就没那么远了。”技术人员回答。

“那就把它们搬到山上去。”马飞飞说得干脆,“我要一周内,在枇杷山、鹅岭和南山各建三个移动听音站,每个站配四组听音器和备用电源。”

“可是指挥官,雾季山里潮得很,设备容易坏……”技术人员有点犯难。

“那就用油布包起来,一天烘干三次保养。”马飞飞眼神特别坚定,“跟工兵部队说,这是最要紧的活儿。另外——”他转向无线电专家,“咱们得加强无线电侦测,鬼子轰炸机一飞,重庆卫戍区得能截到他们的无线电信号。”

会议开到大半夜。等其他军官都走了,马飞飞一个人留在会议室,对着好几份情报重新规划防空阵地。桌上的煤油灯芯偶尔溅出火星,照着他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脸。

“还没睡?”师云玄悄没声地出现在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茶。

马飞飞抬头,接茶杯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妻子的手,感受到了她手心的温度。

“睡不着。”他轻声说,“明天要去南岸的新阵地检查,有些细节还得再琢磨琢磨。”

师云玄走到窗边,拉开一点窗帘。重庆的夜空难得这么干净,几颗星星在薄云里忽隐忽现。

“小火焰今天问我,为啥爸爸总在天上飞。”她背对着马飞飞,声音轻轻的,却带着点抖,“我说……爸爸变成星星了,在天上护着我们。”

马飞飞放下钢笔,走到妻子身边。窗外,嘉陵江的水面映着微弱的星光,慢慢流着。

“等打完这场仗,”他轻声答应,“咱们带火焰去给三哥上坟,告诉她,她爸爸不只是星星,还是护着好多人的英雄。”

师云玄转过身,眼里含着泪,却笑了:“我猜她会说,爸爸跟你一样,是打坏鸟的勇士。”

马飞飞把妻子搂进怀里,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远处,防空哨的警笛声偶尔响一下,提醒着大家战争还没结束。但这一刻,这对夫妻找到了片刻的安稳。

“我有个东西要给你。”马飞飞突然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师云玄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致的徽章——用打下来的鬼子轰炸机残骸做的纪念章,中间刻着山城的样子,周围绕着飞的和平鸽。

“这是……”她惊讶地抬头。

“用三哥当初打中那架飞机的残骸做的。”马飞飞解释,“我让兵工厂的师傅专门做的。”

师云玄的指尖轻轻摸着冰凉的金属,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她知道,这不光是个纪念品,更是丈夫对三哥的承诺,对这座城市的誓言。

“飞飞,”她轻声说,“你现在越来越像三哥了……不,你比他做得更多。”

马飞飞摇摇头,紧紧抱住妻子:“我就是在做该做的事。至于三哥……是他让我知道,啥才是真的勇敢。”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马飞飞抬头看着,好像看见了师云龙坚毅的脸,还有他扔石头打鬼子飞机的壮烈样子。在这战火纷飞的日子里,这两个重庆汉子,用不同的方式,护着同一片天空下的人。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