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锈铁桶里的花
我蹲在废弃车间的角落,盯着那个生了锈的铁桶——上周收废品时特意留下的,桶身坑坑洼洼,倒过来能当小桌子。郭峰扛着木板过来,鞋跟磕在水泥地上咚咚响:“确定要改这个?我找了新的不锈钢桶,更结实。”
“就它了。”我摸着桶壁的锈迹笑,“你看这纹路,像不像老树的皮肤?”我们把桶底钻了排水孔,内壁刷上防腐漆,郭峰非要在桶沿焊圈细钢筋,“防烫,你总爱直接端着热东西。”
傍晚往桶里填土时,发现底层藏着半张旧工票,1998年的,印着“红星纺织厂”。我把工票塞进透明袋贴在桶外侧,种上从老家带来的太阳花种子。郭峰蹲在旁边拍视频:“全网见证锈铁桶开花,失败了就罚蓝曼给我洗一个月袜子。”
三天后种子发芽,嫩黄的芽尖顶着土粒,像群举着小旗的兵。我给它起名“铁桶倔”,每天午休都来浇水。郭峰的视频评论区炸开了:“这哪是种花,是给老车间招魂呢!”有人寄来各色花籽,说要凑个“锈铁花园”。
(互动:你身边有被忽略的“废品宝贝”吗?说说你最想把什么旧物改造成惊喜?)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线头银行
“蓝姐,这堆线头扔了?”学徒小张抱着半筐零碎线轴,线头短得连针都穿不上。我突然想起郭峰开发的“纤维再生机”——能把短纤维绞成新线,忙拽着他往设备间跑。
郭峰正在调试机器,看见线头皱眉:“这点料不够塞牙缝的。”我把线头倒在桌上摆成小山:“积少成多啊,咱们开个‘线头银行’,让大家把用剩的线头存进来,够一定量就能换新线。”
第一个来“存钱”的是社区张阿姨,布袋里装着几十年攒的线头,红的绿的缠成一团。“当年做衣服舍不得扔,”她摸着线头笑,“现在能变新线,算没白留。”郭峰给线头称重计数,打印出张“存单”,上面画着个线团图案。
线头银行开张一周,竟攒出二十斤料。再生机嗡嗡转着,吐出浅灰色的新线——所有颜色混在一起的效果,像阴天的云。我用这线绣了幅《车间晚霞》,灰色里藏着星星点点的金红,郭峰说像“回忆里的光”。
(互动:如果开家“记忆银行”,你想存什么零碎物件?是旧橡皮、电影票,还是奶奶的顶针?)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郭峰的秘密图纸
凌晨三点,设备间的灯还亮着。我送宵夜过去,看见郭峰趴在桌上画图纸,铅笔在纸上戳出小洞。“又改机器?”我把保温桶放在旁边,他猛地捂住图纸,耳根红了。
“没、没什么。”他把图纸往抽屉里塞,露出个角——画的是迷你版纤维再生机,零件标注着“儿童安全款”。我挑眉笑,他挠头坦白:“上次去孤儿院, kids 说想自己做手工,就想做个小的,让他们能玩。”
我们用三天改出样机,比鞋盒大不了多少,按钮做成卡通形状。孤儿院的孩子们围着机器尖叫,把彩纸撕成碎片塞进去,摇手柄时冒出彩色的再生纸卷。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纸卷跑过来:“蓝姐姐,这是彩虹便便吗?”
郭峰蹲下来教她换滤网:“这叫‘魔法变变机’,你想让它变出什么颜色?”小姑娘说要星星色,他立刻往机器里撒了把闪粉。那天的夕阳透过窗户,把他们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会动的连环画。
(互动:你小时候最想要什么“魔法工具”?是能把石头变成糖的匣子,还是会讲故事的画笔?)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车间咖啡馆
“蓝姐,总在车间吃盒饭太干了。”小张嚼着馒头嘟囔。我望着闲置的旧流水线,突然有了主意——把传送带改成吧台,机器零件当杯架,不就是现成的咖啡馆?
郭峰拆传送带时被螺丝划了手,血滴在金属板上,像朵小红花。“逞什么能?”我拽着他去包扎,他却盯着血迹笑:“这吧台有‘开光’了,肯定火。”我们把传动带刷成浅木色,齿轮当杯垫,扳手弯成挂钩挂咖啡杯。
开业第一天,来的全是车间老伙计。王师傅捧着搪瓷缸子,盯着咖啡机发愣:“这玩意儿比我那台老机床还复杂?”郭峰给他做了杯“齿轮拿铁”,奶泡上撒了可可粉画的齿轮。
最火的是“线头特调”——用线头银行的再生线做装饰,杯套是编织的,吸管套缠着彩色线头。有顾客拍照发圈,配文“在螺丝堆里喝出了文艺范”,引来好多年轻人打卡。
(互动:如果把你工作/学习的地方改造成咖啡馆,你会用什么当特色装饰?是键盘键帽做杯垫,还是课本撕页当墙纸?)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会发芽的名片
“总发纸质名片太浪费了。”郭峰对着电脑皱眉,他设计的电子名片总被说“没温度”。我翻出包去年收的向日葵种子,突然拍桌:“做种子名片啊!”
我们把再生纸切成小卡片,每张纸里嵌三颗种子,背面印着工作室信息,边缘压出波浪纹。郭峰在名片角加了行小字:“泡水里三天发芽,种在土里能开花。”第一批送给合作商时,对方捏着卡片笑:“这是怕我们忘了你们,用花提醒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