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奉天殿广场上的众人,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莘莘学子,都沉浸在对明末三大奇案的震惊、猜疑与反思中,紧紧盯着天幕,等待着朱及第揭开“移宫案”最后的神秘面纱时,天幕上的朱及第却忽然露出了一个略带歉意的笑容。
“各位老铁,今天的直播就先到这里了。”他对着镜头拱了拱手,“接下来三天,主播要请假,暂时无法更新了。”
这话一出,天幕下的洪武时空顿时响起一片难以抑制的失望叹息。正听到关键处,心痒难挠之时突然断掉,这种感觉着实令人抓狂。
不等评论区抱怨声四起,朱及第立刻解释道:“大家见谅,实在是没办法。我要飞去海南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路途遥远,来回加上参加仪式,怎么也得三天时间。”
“海南?”天幕下有人低声疑惑,那在大明版图上已是天涯海角般的遥远所在。
而天幕上的评论区反应则更为直接:
【“又请假?主播你最近事挺多啊!”】
【“等等,海南?我记得刚刚主播说这一次婚礼不能拍照不能直播,神秘兮兮的?”】
【“该不会又是哪个不得了的大人物的婚礼吧?普通人婚礼有啥不能拍的?”】
【“盲生,你发现了华点!海南……不能拍照……朋友婚礼……细思极恐啊主播!”】
面对网友们的连番猜测和追问,朱及第只是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既未承认,也未否认,简单地说了句“大家三天后见”,便干脆利落地结束了直播。天幕瞬间暗了下去,只留下无数意犹未尽的洪武观众和满屏闪烁的、充满好奇的现代网友评论。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短暂的失望过后,人们开始咀嚼朱及第刚才那句话里的信息。
“他说……他要‘飞’去海南?”一个年轻的官员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
“从北京到海南……还要参加婚礼,来回只三天?”另一位勋贵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这……这怎么可能?便是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也不可能三日之内往返京琼啊!”
“除非……”一个站在学子席后排,平日里对奇技淫巧颇感兴趣的年轻生员,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声音带着颤抖,“除非他真能如《墨子》所载木鸢,或是传说中的列子御风一般……飞天而行?!”
“飞天”二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人群中激荡开来。
从北京到海南,跨越如此漫长的距离,三日往返,除了飞翔,似乎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尽管天幕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太多超越认知的事物,但当“飞行”这种只存在于神话和幻想中的能力,似乎真切地出现在那个后世“说书人”身上时,所带来的冲击依然是无比剧烈的。
然而,这种震惊并未持续太久,也没有引发太大的骚动。毕竟,在这短短一段时间里,他们通过天幕见识了太多不可思议之事:知晓了数百年后的王朝兴衰,听到了千里之外的战争与宫闱秘闻,甚至看到了后世凡人(网友)可以隔着无尽时空随意交谈评论。
与这些相比,一个后世之人能够“飞天”,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罢了,罢了……”魏国公徐达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几分看开的释然,“这天幕,这后世之人,本就神异非常。他既能窥探我大明过往未来,能有飞天遁地之能,也不足为奇了。”
朱元璋高踞御座之上,目光幽深地望着已然黯淡的天幕,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朱及第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拥有的力量显然远超他的想象。这种认知,让他这位开国皇帝在感到一丝无力的同时,也激起了更深沉的思虑。
宋濂、刘三吾等大儒则是面面相觑,最终化作一声长叹。格物穷理,似乎在后世走到了一个他们无法理解的境地。
短暂的惊讶过后,奉天殿前逐渐恢复了秩序,只是众人心中都清楚,这三天的等待,恐怕会比之前更加难熬。不仅是因为对后续“奇案”的好奇,更是因为“飞行”这个念头,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超越时代认知的种子,悄然生长。而那个能“飞”去海南参加神秘婚礼的朱及第,在他下一次出现时,身上无疑将笼罩更多神秘的光环。
就在等待天幕再次开启的第二天,一个消息如同初冬的凉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应天府——东平侯,薨了。
这位追随朱元璋起兵,历经百战,最终受封侯爵的宿将,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好,缠绵病榻已久。太医院的院判甚至曾私下断言,东平侯可能熬不过上一个年关。没曾想,凭着过人的毅力和一股莫名的念想,东平侯硬是又撑过了大半年。
据说,这股支撑他的念想,便是那天幕。病重昏沉时,他常让儿孙守在院中,一旦有天幕显现,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搀扶到廊下,浑浊的老眼死死盯着那片光华,期盼着能从后世之人口中,听到一丝半缕关于他东平侯韩府的未来。是绵延流长,还是中途败落?这成了他最后的心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