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妖儿打开《上古异闻录》,随意翻看了几页,虽说是异闻,但却感觉是披着上古外衣的故事集罢了。
最开始是盘古开天,三皇创世,三清传道,五帝治世……这些故事师尊也曾给自己讲过,算不得什么新鲜,大千世界,谁人不知啊。
不过,越往后看,故事倒是新鲜了起来,其中一章《西洲篇》,讲述的貌似正是西空灵洲的一些事情。
苍灵界,万物起先和平共处,但随着万物数量增多,为了生存空间,人族与兽族爆发战争,最后兽族战败,大部分逃到了极西之地,可人类最后将其赶尽杀绝,听说西空灵洲的最西方有一处叫做黑岩之地,那里被视为人族禁区之一,兽族冤魂在那里挥之不去。
《北洲篇》曰:“有兽焉,名曰‘苍蚺’,上古遗兽,遁于北,吞异物而眠,身化北洲,苍蚺之大,不知其几千万里也。”
这里的北洲应是指北苍茫洲,北苍茫洲只有妖族,与西空灵洲的黑岩之地一样皆为人族禁区之一。但慕妖儿从来没有听说过叫做“苍蚺”的妖兽,至于说苍蚺身化北洲的事情,倘若真的如此,那么现在的北苍茫洲不应该有一副蛇骨架吗,毕竟还没听说过有什么生灵能从上古存活至今。
这些故事确实是吸引人,但翻看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关于石碑或者天书的线索,或许是自己看得不够仔细,慕妖儿回到了白秋的屋子,坐在凳子上,安静地继续看起来。
“有仙焉,名‘嫣’,天上而来,接一人破界成仙,而后不得见,已有五百万年。”
这应该是指五百万年前成仙的那人,竟然是被一位名字叫做“嫣”的仙接走了,不过,这本书的作者是怎么知道那位仙的名字的?
说到作者,慕妖儿立刻想到那位老者,要想知道其他世界的仙的名字,除非,那人也是一位仙。
慕妖儿记得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句话,她将书翻到第一页:
“余游历大千世界,所闻颇多,着之,已有百余书,此书为游历一方世界所闻,名曰苍灵,故而记之。”
那老前辈真的是仙!
慕妖儿从凳子上猛然站起,双眼中充满了不可置信,这或许才能解释为什么那老前辈传给小秋的功法自己没有听说过,因为那功法根本不属于苍灵界。
这时又一个问题出现了:那老前辈为何要帮助小秋,仅仅是因为所谓的缘分吗?这会不会太过草率了?
如果那位老前辈真的是仙,那么书中所记录的……
慕妖儿继续看起来,不再将书中所写当做故事。
找到《南洲篇》,慕妖儿读了起来:“有龙焉,囚于南洲,行善乐施,布云行雨,佛寺囚之,大旱不得解。”
这囚龙的佛寺,莫非是锁龙寺,不过锁龙寺所在的地域确实是一片大旱之地,只是这龙,却从未听他人提起过。宗门的一滴龙血,据说是几大宗门合力屠龙而得,莫非,是同一条?可不是说是恶龙引发旱灾,使得生灵涂炭吗,为何书中所记载的,却正好相反?
这书中,似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如果真如书中所言,那么她一直认为的苍灵界最正大光明的锁龙寺,也和其他宗门没什么两样。
慕妖儿又看了看《南洲篇》的其他篇章,却没有发现关于其他宗门的记载,再看看其他,同样如此。
《东洲篇》记载,东凤潭洲灵兽居多,据说有一种灵兽可口吐人言,毛色玄黑,形状如鹿,背生四翅,名曰“中阮”,这种灵兽守护着一处秘境,秘境有一种花,服之可心明不惑,可破魔障,更有沟通天地之效。
慕妖儿没有去过东凤潭洲,也没有听说过这种名字叫做“中阮”的灵兽,但想必极天之海的人应该知道,因为极天之海的位置就在东凤潭洲。
慕妖儿看得很入神,她觉得,这本书记载的都是真的,无论是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不自觉间,已过中午了,而白秋也醒了过来。
“妖儿姐姐,你在看什么啊?”
听到这,慕妖儿明显被吓了一跳,她竟入神了:“昂,一本书而已。”
白秋走下床,看了看,觉得有趣,读了起来:“有城焉,名曰……妖儿姐姐,什么染啊?”
慕妖儿看了看白秋读的那段,说,那个字念tui,魋染。
“哦”了一声,白秋又接着读了起来。
“有城焉,名曰‘魋染’,生人化妖,身长罴毛,高一丈,泯人性,性凶残,天雷罚之,城灭,族人隐于南洲,不知所踪。”
白秋挠挠头,这怎么和平常说话不一样啊,不过好歹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问:“妖儿姐姐,真的有这座城市和长得那么高的人吗?”
慕妖儿摇摇头:“不知道,说实话,这么多年了,我在宗门外待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三十年,苍灵界很大,又怎么能说都知道呢?”
“啊,连妖儿姐姐也不知道啊?那等我什么时候变得厉害了,就带着妖儿姐姐去看看宗门外的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