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 > 第449章 下山赶回家

站在一旁的陈阳同样松了一口气,他也意识到这不过是一场虚惊。不过,当他再次看向那只傻狍子时,心中却涌起一股别样的情绪。毕竟,这只傻狍子虽然让他们虚惊一场,但也算是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

陈阳、何雨柱和许大茂三个人看着眼前那只呆萌的傻狍子,突然间像是被戳中了笑点一般,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在山林间回荡,仿佛连周围的树木都被感染了,微微颤动着枝叶。

待何雨柱将所有的猎物都收拾妥当之后,他们决定就在原地找一个相对简单的地方,享用这一顿丰盛的午餐。

虽然条件有限,但好在他们带了足够多的大饼,这让他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美食。

于是,他们在一块较为平坦的草地上铺开了野餐布,将烤好的猎物和大饼摆放整齐。

尽管只是简单的烤肉和大饼,但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却显得格外美味。

三人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满足。

在吃饭的过程中,他们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还沉浸在今天收获满满的喜悦之中。

然而,当他们吃完饭后,许大茂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口说道:“阳哥,咱们赶紧出发吧,我都已经迫不及待啦!”

陈阳微微一笑,看着许大茂兴奋的样子,缓缓说道:“别急嘛,大茂。咱们回去的这一路可不短呢,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陈阳紧接着说道:“这一路上真是辛苦你们了,所以现在咱们最要紧的就是养精蓄锐,好好休息一下。等休息好了,咱们再出发。”许大茂听了,也不再提出反对意见。

三人吃完饭后,便靠在一旁,开始休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三人才慢慢起身,收拾好东西,准备踏上归途。

往回走的路上,陈阳、何雨柱和许大茂三人的行进速度明显比来时快了不少。然而,走着走着,何雨柱和许大茂两人的脚步却渐渐变得沉重起来,有些跟不上陈阳的步伐了。

这可不是在平地上赶路,而是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一路上都是上下坡,道路崎岖不平,十分难走。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一边加快速度,一边留意脚下的路,以免摔倒或扭伤脚踝。因此,对于何雨柱和许大茂来说,这样的行程实在是有些吃力。

相比之下,陈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如今的身体素质极佳,就算让他连续走上一天一夜,恐怕也未必能让他流一滴汗。

陈阳看着眼前的两人,他们的额头和脸颊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下巴滑落,浸湿了衣领。尽管两人都没有开口抱怨,但陈阳从他们紧咬的牙关和痛苦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

陈阳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片树荫,相对来说比较凉快。他快步走到树荫下,然后转身对身后的两人喊道:“来,咱们到这边休息一下再走吧。”

听到陈阳的话,何雨柱和许大茂如蒙大赦,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瞬间瘫倒在地上,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

何雨柱躺在地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陈阳说道:“小舅啊,你这走得也太快了吧!我和大茂都快坚持不住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

许大茂则是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仿佛要把肺里的空气全部吐出来似的。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劲来,对陈阳说道:“阳哥,我感觉我都快走废了,你就饶了我吧!”

陈阳看到这一幕,不禁笑得前仰后合。他心中暗自琢磨着,这其实也不能完全责怪何雨柱和许大茂啊!毕竟,何雨柱以前可是常年在厨房里忙碌,整天都在与锅碗瓢盆打交道,那可是一项相当耗费体力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力气,又怎能胜任这样的活儿呢?

再看看许大茂,虽然他平日里都是骑着自行车下乡去放映电影,但这可绝非简单的骑行哦!他不仅要背着那沉重的电影放映机,而且还要在长长的中山路上艰难前行,这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可不是一般的高呢!

如此说来,这两个人的体力应该都还算不错的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们在陈阳的带领下,却依然被折腾得像两只哈巴狗一样,气喘吁吁、狼狈不堪。

经过长达半个小时的休整,两人的体力才稍稍恢复了一些。稍作歇息后,他们三人继续踏上征程。然而,当第二次需要休息时,何雨柱和许大茂发现自己身上的所有猎物都已经被转移到了陈阳手中。尽管如此,两人的疲惫感并没有得到多少缓解。

就在这时,陈阳鼓励道:“你们再坚持一下,再走一会儿就能出去了。”听到这话,何雨柱和许大茂顿时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充满了动力。

可是,他们走了很久,却始终看不到大山的尽头。正当他们感到有些气馁,想要再次停下来休息时,陈阳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再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到了!”

这句话仿佛是一针强心剂,让两人心中的那股劲儿又紧绷了起来。他们咬紧牙关,强忍着身体的疲惫,紧紧地跟上了陈阳的脚步。

就这样,陈阳带着他们走走停停,不断地给他们加油打气。终于,在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三人终于走出了这座大山。

当许大茂和何雨柱看到回村的道路时,他们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这种感觉仿佛是久别重逢的亲人终于出现在眼前一般。原本已经疲惫不堪、精疲力尽的两人,瞬间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变得精神焕发、容光焕发。

陈阳自然注意到了他们的变化,但他并没有戳穿两人的小心思,反而很贴心地将手中他们的猎物都交还给了他们自己。这一举动让许大茂和何雨柱有些猝不及防,他们突然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就好像自己的小秘密被人识破了一样。然而,尽管有些尴尬,两人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了手中的猎物。

随着三人逐渐接近家门口,何雨柱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扯开嗓子大喊道:“我们回来啦!”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村庄里回荡,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他们的归来。

坐在家里闲聊的程萧等人听到外面的动静,立刻抱着孩子飞奔出来。当她们看到陈阳、许大茂和何雨柱三人平安归来时,心中的喜悦如同一股清泉涌上心头,让她们激动得无法自持。

程萧满脸关切地迎上前去,急切地问道:“阳哥,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们还以为你们还要一两天才能到家呢。”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陈阳的担忧和牵挂。

陈阳微笑着回答道:“还算比较幸运吧,今天上午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目标,所以就想着今天赶紧赶回来。”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轻松和释然,似乎这次的行程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压力。

程萧心里清楚,陈阳所说的话并不只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她知道这次陈阳三人进山不仅仅是为了打猎。许大茂为娄晓娥挑选的那些皮草礼物,虽然是想给她一个惊喜,但在他们几个这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身为陈阳的枕边人,她自然也不例外。

程萧轻轻摇了摇头,心中对于这些奢侈品的兴趣早已淡去。她的身体素质早已和陈阳一样超越了常人,早已习惯了在聚光灯下生活的她,对这些保暖的东西并没有太多的需求。想当年,她身为明星,什么样的华服、珠宝都曾拥有过,然而如今,她却更看重的是家庭的温暖和孩子的笑声。她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个家的眷恋,对这些物质的奢华已然无感。

而娄晓娥却截然不同。她从小就是家中被捧在手心里的大小姐,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呵护。她对这些华丽的皮草礼物有着天然的偏爱,尤其是如今身体虚弱,刚生完孩子,正需要这样温暖的呵护。程萧不禁为她感到高兴,毕竟,能够拥有这样一份心意,说明许大茂对她的关心与爱护。

“我回来了,妈!”陈阳的声音打断了程萧的思绪。她抬头望去,只见陈母抱着孩子走了进来,陈阳脸上挂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过前去抱了陈母一下说道。陈母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却又故作严肃地说道:“回来不就回来吗,多大的人了,怎么还用你老妈去迎接你啊?”

程萧忍不住笑了,心中却涌起一阵温暖。陈母的这种态度,虽是嘴上不饶人,实则却是对儿子的无尽关心。陈阳听到母亲的话,哭笑不得,心中感到一阵暖流。他从程萧和陈母的手中接过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直接往家里走去。

程萧紧跟在后,心中满是甜蜜。她看着陈阳的背影,心想,能够和他共度此生,是多么幸运的事情。陈母看着这一家四口,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然而她的眼角却不自觉地流下了一滴泪。她轻轻抹去,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跟着他们一起走进了家门。

在这个年代,陈母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整日忙碌于家务,任劳任怨地照顾着父母和孩子。她的生活几乎全部围绕着家人,儿子陈阳去山里打猎时,她总是满心担忧,尽管嘴上不说,却总是努力找话题让程萧分心。直到陈阳平安归来,她才在心底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后,陈母和程萧迅速开始收拾这次打猎的战利品。虽然陈阳他们三人已经处理过,但仍有血腥的残留,若不及时处理,肉质会变得腥臭。程萧和陈母默契地分工,程萧负责清洗,陈母则在一旁指导,时不时还会耐心的讲解怎么处理,生怕她不会做不好意思。

“这个地方要多洗几遍,才能去掉腥味。”陈母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肉上的血迹,眼中满是关切。

程萧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她知道,陈母的每一句话,都是出于对她的关心和爱护。

而在一旁的陈阳,正在逗弄着两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时不时用手指轻轻戳戳孩子的脸颊,孩子们咯咯地笑着,仿佛在回应着他。看着这一幕,程萧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她想,能够看到陈阳和孩子们如此快乐,便是她最大的幸福。

“妈,您看,他们笑得多开心!”陈阳转过身,兴奋地对陈母说道。陈母望着孩子们的笑脸,脸上也不禁露出了慈爱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这可是你们的功劳,你来,给他们讲个故事吧。”陈母笑着说,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

陈阳心中一阵温暖,孩子们的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照亮了他的心田。轻声说道:“我来给你们讲故事吧。”说完,陈阳便开始给孩子们讲述那些温暖而美好的童话故事,声音轻柔,仿佛在编织一张梦幻的网,让孩子们在其中徜徉。

而程萧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陈阳不仅是他的丈夫,更是孩子们的父亲,他用自己的爱与温暖,构建着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

夜幕渐渐降临,温暖的灯光洒在这个小小的家中,映照着一家人的幸福。程萧、陈阳、陈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一起,笑声不断,温馨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程萧的心中充满了满足,仿佛这一刻,所有的烦恼与不安都被抛在了脑后,未来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将携手共度。

在这温暖的夜晚,程萧的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希望这个家能够永远幸福,彼此相爱,直到永远。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一天天流逝,陈阳每天都往返于家和农场之间,忙碌的生活让他有些疲惫不堪。他其实并不想如此忙碌,心中更渴望能多一些时间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旁。

如今,孩子正处于最可爱、最好玩的阶段,不哭不闹,乖巧可人,完全符合陈阳对孩子的所有美好期望。这个时期之所以被他视为最佳,原因就在于孩子尚年幼,还未到调皮捣蛋、惹事闯祸的年纪。而且,孩子还不会走路,这让陈阳无需担忧孩子的安全问题。这样的日子,陈阳自然希望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享受这温馨而宁静的家庭时光。

然而,事与愿违,农场这边因为之前陈阳提及的方便面事宜,丁司令已经将其铭记于心。在这段时间里,丁司令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李云龙、赵刚等人共同忙碌工厂的事务中。

李云龙被丁司令授权带领农场改造人员和军队人员扩建农场,这项任务对他来说并非易事。虽然他在战场上是个猛将,但对于建筑领域却是一窍不通。然而,面对兄弟的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打包票,决定迎难而上。

正当李云龙为如何搭建厂房而犯难时,他的妻子田雨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般点醒了他:“让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干。”这句话让李云龙瞬间明白过来,他意识到自己不必独自面对这个难题,而是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于是,李云龙立刻想到了他的老朋友——清北大学的前校长万宝山。万宝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想必在绘画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才能。李云龙心想,如果能请万宝山帮忙画设计图,那么厂房的搭建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了。

李云龙马不停蹄地找到了万宝山,并向他说明了情况。万宝山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便答应帮忙。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李云龙找到了一位认识的教授,这位教授在建筑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有了专业人士的支持,李云龙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相信,在万宝山和那位教授的帮助下,农场的扩建工作一定会顺利完成。

教授是一位地质学领域的专家,他曾在国外留学深造,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原本,他在一所知名学府担任教职,传授地质学知识给年轻一代。然而,命运的转折却让他来到了这个地方。

据悉,教授遭到了他人的举报,导致他失去了原本的教学工作。具体的原因不得而知,但这一事件无疑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尽管如此,教授的才华并未被埋没,他在地质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依然备受认可。

尤其是在地质勘探方面,教授堪称行家里手。他不仅对各种地质结构了如指掌,还具备出色的绘画设计能力。无论是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还是在现实中亲身经历过的地理结构和房屋结构设计,他都能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正因为如此,当朋友请求他帮忙设计厂房时,教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对于他来说,这样的小事简直易如反掌。毕竟,他在地质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使他能够轻松应对各种设计挑战。

教授的应允让李云龙感到十分欣慰,这意味着建造厂房的过程将会变得更加顺利。有了教授的专业指导和设计方案,李云龙可以省去许多后顾之忧,专注于其他方面的工作。

至于剩下的建造工作,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完全不在话下。这些活计根本不需要请外人来帮忙,直接由他们自己分配好任务之后,让士兵们动手去干就行了。要知道,之前农场刚开始建造的时候,就是以他们为主力军的。所以,对于这样的工作,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

虽然他们在之前的建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这次毕竟是要建造专业生产用的建筑,所以绝对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不过,尽管如此,丁司令还是同意了让他们来负责这项工作。毕竟,如果真的能够培养出一支拥有自己建筑技术的人员队伍,那么以后在建造方面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剩下需要李云龙去做的事情就非常简单了,他只需要扮演好监工的角色即可。具体来说,就是要确保士兵们严格按照教授所设计的方便面厂图纸来进行建造工作。

对于这种能够当甩手掌柜的活计,李云龙自然是求之不得。毕竟,他可不想被繁琐的事务缠身,而这样的安排恰好符合他的心意。

与此同时,赵刚则肩负着另一项重要任务——跟进方便面工厂车间设备设计的图纸。尽管当时陈阳曾经提及过要打造全自动化生产设备,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国内所有的机床设备都还停留在手动操作的阶段。就连一些精巧的元件,也都需要依靠人工去精心打磨。只有极少数像轧钢厂这样的大型工厂,才刚刚开始尝试使用半自动化的机床设备。

所以,陈阳所说的全自动化生产设备,更多地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不过,赵刚在与各位专家教授深入研究之后,对于流水化车间的概念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在国内的生产车间里绝对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新之举!然而,这个项目的建设并非是毫无根据的幻想,而是经过了深入且全面的可行性研究。赵刚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尽管这些年来他一直奋战在抗战时期的国家队伍中,但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水平相当高的人。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战争的爆发,赵刚极有可能会成为一名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投身于国家的抗战事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