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 > 第425章 堂哥陈松过往的经历

大伯听完后,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一时间有些茫然失措。他喃喃地说道:“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您怎么从来没跟我们俩提过呢?”

陈爷爷看着大伯,缓缓地说道:“我说了,你们会同意吗?”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

大伯听了陈爷爷的话,顿时沉默不语。他心里明白,那个年代的情况确实非常艰难,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能供孩子继续念书呢?

这一切都要从刚建国之后的那段时间说起。虽然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情况却并非如此。

那个时候,人们刚刚经历过战乱,生活才刚刚稳定下来,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有些人可能会疑惑,农民不是靠种地为生吗?怎么会朝不保夕呢?

其实,这都是因为战争的缘故。在战乱时期,大家都只能东躲西藏,生怕遭遇鬼子或者二狗子。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人敢冒险去种粮食,因为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粮食极度短缺,甚至比粮食危机那几年还要严重。而陈松,就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

尽管陈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世世代代都在土地里辛勤劳作、谋求生计,但到了陈爷爷这一代,情况开始有所不同。陈爷爷目睹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他意识到仅仅依靠耕种土地可能无法给家族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希望。

于是,陈爷爷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去争取一个村长的职位。经过一番努力,他的儿子成功当选为村长,并且一干就是好多年。这段村长经历让大伯深刻地认识到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性。他不想自己的孩子们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都只能守着田里的庄稼,完全依赖天气来维持生计,过着稀里糊涂的日子。

大伯作为村长,由于国家在建国后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教育非常重视,他在耳濡目染之下,对未来的发展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他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而改变的第一步,自然是从自己的家庭开始。

因此,陈家的小一辈,特别是陈松、陈林、陈硕和陈阳这几个孩子,在这些年里都受到了大伯的影响。家里人都期望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祖祖辈辈务农的生活模式。

首当其冲的便是老大陈松,他可是陈家第一个踏入学校的孩子呢!要知道,那时候村里还没有学校,陈家为了能让陈松接受教育,可谓是举全家之力啊!他们把家里大部分的钱都拿了出来,只为供陈松到城里去上学。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简直就是一个异类!那个时候,人们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填饱肚子成了每个人的首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有心思去考虑学习呢?就像当初的何雨柱一样,他小时候也生活在那个艰苦的时代。

然而,与大多数家庭不同的是,何大清早早地就让何雨柱辍学了。他带着年幼的何雨柱到街上卖包子,以此来维持生计。这种情况在当时其实非常普遍,很多孩子都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接受教育。

但是,陈家却完全不同。尽管周围的人都对此表示不理解,甚至提出反对意见,但大伯和陈爷爷、陈奶奶却坚定地认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能放弃让孩子读书的机会。他们宁愿少一个劳动力,也要坚持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

由于陈松一直在城里上寄宿学校,平时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较少,所以家里人对他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很了解。然而,每到年底,当陈松带着一张张奖状回家时,家里人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不错。这个发现让大伯他们感到无比欣慰,也让他们终于放下心来。

然而,几年之后,陈家却遭遇了一系列的问题。大伯当上村长后,由于许多新政策和事项政府都尚未明确,导致村里的许多事务处理起来颇为棘手。例如,购买粮种、购置农具等事宜,大伯常常需要自己默默地补贴村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收入逐渐减少,大伯母开始对大伯的行为表示不满。终于,两人因为这个问题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与此同时,陈松也面临着学业上的困境。他上到初中后,学费不断增加,给家庭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最终,陈松决定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挣钱。

当他向家人表达这个想法时,大伯坚决表示反对。大伯说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念书,绝不允许他辍学。然而,陈松却坦诚地告诉家人,自己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多内容他都难以理解,导致现在学习进度严重滞后。因此,他认为与其继续浪费时间和金钱在学业上,不如早点出来打工,减轻家庭的负担。

大伯和大伯母听了陈松的话,虽然心中有些疑虑,但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最终还是没有过多地追问,选择相信了他的决定。

毕竟从小就老实听话的大儿子,怎么可能会去欺骗他的父母呢?而且当时他还是那么小的一个孩子,大伯和大伯母自然是深信不疑。尽管大伯心里有些不甘心,但他也明白自己的儿子并不是那块读书的料,就算强行逼迫也无济于事。再加上儿子说的话也确实有些道理,十几岁的年纪,其他家庭的孩子都已经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挣工分了,所以大伯最终还是同意了陈松的想法。

然而,陈奶奶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说出当年的真相,却是另有缘由。原来,就在刚才,陈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突然回想起了当年的一些情景。那时候,陈松还只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他在房间里玩耍时,无意间听到了大伯和大伯母在隔壁房间里的争吵声。

陈松出于好奇,便悄悄走到门边,竖起耳朵听了起来。他听到大伯和大伯母正在为家里的钱而争吵不休。尤其是当他得知家里只有大伯母一个人下地挣工分,而大伯却整天游手好闲时,心中不禁感到一阵难过。

虽然有时陈父陈母会帮忙照顾一下他们家,但这显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陈松心想,如果自己能够早点出去挣钱,或许就能减轻大伯母的负担了。

于是,他鼓起勇气,走进了大伯和大伯母的房间,向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更糟糕的是,大伯那个时候还特别好面子,喜欢穷大方,这使得大伯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

陈松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默默地将这些都记在了心里。于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那样,陈松为了不让家里的经济状况变得更糟,选择了用善意的谎言来欺骗自己的父母,让自己辍学,不再花费家里的钱。

从那以后,陈松就开始了去城里扛包的生活。每天清晨,他早早起床,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前往城市的道路。在城市的建筑工地里,他背负着沉重的包裹,穿梭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

一段时间过后,陈奶奶和陈爷爷发现原本活泼开朗的陈松,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是常常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有时候,他会突然发呆,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对外界的一切都毫无反应。

那个时候,大伯每天都在村委会忙碌着村里的事情,早出晚归,基本上一整天都不在家。而大伯母则在早上给家里做完饭后,就匆匆赶往地里干活,也是一整天都见不到人影。所以,家里人基本上都没有太多时间关注陈松的变化。

然而,陈爷爷和陈奶奶虽然也在地里忙碌,但他们对自己的长孙还是十分疼爱的。尤其是看到陈松性格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他们心里怎么可能不担心呢?于是,他们决定找个机会跟陈松好好谈一谈,旁敲侧击地问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是,每当陈爷爷和陈奶奶试图跟陈松交流时,他总是默不作声,要么就是找个借口躲开。这让两位老人感到十分无奈,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走进陈松的内心世界。

直到有一次,陈松的同学来找他借以前的课本资料。这个同学和陈松关系很好,他注意到了陈松的变化,便趁机询问他原因。或许是因为面对熟悉的朋友,陈松终于放下了防备,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向同学倾诉了自己的苦衷。当时,陈松因为在城里打工而未能在家,陈奶奶正在家中忙碌地准备着午饭。就在这时,陈松的同学偶然间来到了他家,并与陈奶奶相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