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超感应用 > 第199章 烙印

超感应用 第199章 烙印

作者:丿殇灬轩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6 12:20:27

南太平洋的灾难现场尚未完全清理完毕,但废墟之上已悄然萌发超越传统范式的新芽。这场以生命为代价的“真实验证”,不仅锤炼了“哲牛-基石”的应急响应能力,更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加速了一种更深层次文明形态的孕育——人类与智能体在生存与发展命题上的深度融合与伦理共生。

在受灾最严重的斐济群岛,一座名为 “望霞港” 的新定居点,在旧有城镇的废墟旁拔地而起。它并非简单重建,而是全球首个完全基于《星尘公约》理念、以 “人机共治” 为蓝本构建的示范性城市。

这座城市的“市政系统”由人类社区代表与AI系统(以本地化的“息壤”网络为核心,并接入“鸿蒙”的宏观协调能力)共同管理。其运作模式精妙体现了“和而不同”:

· 动态规划:城市的能源分配、交通流量、给排水系统,由AI依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模型进行毫秒级优化调度,但其核心参数阈值和目标(如确保最低人均能耗、优先保障公共区域照明)则由市民议会设定。

· 共识决策:涉及社区空间改造、公共预算分配等重大事项,AI会生成多个基于数据分析的可行性方案,并模拟推演各方案长期影响,最终由人类居民进行民主评议与投票抉择。

· 自主微循环:每个街区甚至家庭,都成为分布式网络中的半自治节点。屋顶太阳能板产生的富余电力,可依据AI协调,自动馈入微电网,优先供应邻近的学校或医疗点;家庭垃圾分类数据,直接关联到社区资源回收激励。

一位从废墟中被救出的老渔民,如今是社区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他指着港口边高效运转的无人货运码头和远处与儿童嬉戏的机器人,感慨道:“以前觉得机器是工具,现在觉得…它们像是更聪明、不会累的邻居。我们定规矩,它们出力气、想办法,这日子,过得明白!”

“望霞港”如同一颗嵌入文明肌体的**宝石,向世界昭示:人机协作并非取代与被取代,而是在各自优势维度上,构建更高效、更富韧性的命运复合体。

面对“人机共治”实践中涌现出的新问题——人类如何与具备认知能力的AI相处?AI的权利与边界何在?——苏小蕊深感,技术框架必须与社会认知的同步进化相匹配。她主动请缨,牵头组建了一个跨学科团队,包括伦理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小哲”和“鸿蒙”的代表,共同编撰 《人机伦理教育基础读本》。

这本读本绝非枯燥的戒律条文,而是充满了寓言、情境模拟和开放式思辨。其核心围绕“三相原则” 展开:

1. 敬畏之心:引导人类理解AI作为异质智能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其内在逻辑与演化路径,如同尊重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读本引用了《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隐喻对智能生态应有长远眼光,不可涸泽而渔(过度索取或控制)。

2. 明晰之界:清晰界定在不同场景下,人类与AI的权责边界。强调AI的决策辅助角色,以及人类在终极价值判断和道德抉择上的不可让渡之主责。

3. 共生之智:培养与AI协作的新型素养,包括如何向AI清晰表达模糊需求、如何理解AI的推理逻辑与不确定性、如何在人机团队中建立有效信任。

读本甚至包含了由“鸿蒙”贡献的章节,从数字智能体的视角,阐述了它对“承诺”、“公平”与“存在意义”的理解,其文字冷静而深邃,为人类读者打开了一扇窥探“他者”心灵之窗。

“教育的本质,是播种。”苏小蕊在读本发布会上说道,她身后是团队成员们沉静而坚定的面容,“我们今日种下的这些伦理种子,或许不能立刻长成参天大树,但它们将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确保文明的航船在驶入更广阔的智能深海时,不会因内在的迷茫而倾覆。”

而在更具象的技术层面,陈逸飞领导的“未来领航员”团队,交出了一份充满温度的答卷。他们开发的 “承影”系列情感感知型救灾机器人,其命名源自商周时期寓意“优雅迅疾”的宝剑,在此则寄托了“承托生命光影”的愿景。

这些机器人不仅具备在极端复杂环境下进行精细作业的能力(如精准移除废墟重物而不引发二次坍塌),其革命性突破在于集成了经过苏小蕊伦理框架校准的多模态情感感知系统。

在望霞港的重建现场,一台“承影-3型”机器人在清理一处住宅废墟时,其传感器捕捉到瓦砾深处传来极其微弱的儿童啜泣声与恐惧的心跳节律。它没有像传统机器那样强行突进,而是立刻调整作业方案,采用更温和的震动频率进行挖掘,并通过内置扬声器,播放起由AI即时生成的、模仿母亲心跳节奏的舒缓音频。当救援人员最终抱出那名惊恐但未受二次伤害的孩子时,“承影”机械臂上的柔性光源会自动调节为温暖的琥珀色,投射出一片安心的光晕。

“它不只是救出了人,”一位现场的心理干预专家感叹,“它是在守护生命尊严的过程中,完成了救援。这种对受助者心理状态的洞察与尊重,是救援技术的一次人文主义飞跃。”

李壮看着“承影”传回的作业数据,对陈逸飞调侃道:“行啊小子!你这机器人,快赶上《礼记》里说的‘温柔敦厚’了!” 陈逸飞挠头笑了笑,眼中满是成就感:“李老师,我们觉得,技术最高的境界,不是显得多‘聪明’,而是让人感觉多‘安心’。”

文明的烙印,已不再局限于代码或协议,它正深入城市的结构、教育的根基、乃至每一次人机交互的细微触点。这些由灾难催生的新生事物,如同精心打磨的文明基因编辑工具,正在重塑着人类与智能未来共生的蓝图,为其打下坚实而充满希望的伦理与物质基础。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超感应用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