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肃杀。荆南的天空,常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铅云,连沅水的涛声都显得沉闷压抑。张伟在临沅与辰溪之间如履薄冰的周旋,被来自西北方向的一场惊天剧变,彻底打破了脆弱的平衡。
风起于青萍之末
消息最初是零碎而模糊的。先是往来于武陵与巴郡(益州东部)的商队带来传言,说葭萌关(益州东北门户)一带兵马调动频繁,气氛紧张,商路受阻。接着,临沅郡府的小吏们在酒肆闲谈中,透出些许风声,说州牧府(指荆州牧刘备府)来了紧急公文,要求荆南各郡加紧筹措粮草,似有大事。
张伟的心提了起来。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绝非寻常的边境摩擦。结合之前零碎听到的关于刘备与益州牧刘璋关系不睦的传闻,一个惊人的猜想在他脑中成形——刘备,要对益州用兵了!
果然,没过多久,确切的消息如同溃堤的洪水,汹涌而至。刘备以助刘璋防御汉中张鲁为名,率军数万,逆江而上,已入益州!然而,军队刚至涪城(今四川绵阳),便与刘璋部下发生摩擦,旋即翻脸,刘备调转枪头,直扑成都!天下震惊!
“刘备入蜀”! 这石破天惊的消息,瞬间点燃了整个荆南。
临沅城顿时炸开了锅。郡府衙门通宵达旦,信使马蹄声疾如骤雨。市井街巷,酒肆茶坊,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惊天大事。支持者欢欣鼓舞,认为刘皇叔雄才大略,取益州乃是天命所归;担忧者则窃窃私语,生怕战火蔓延,波及荆南;更有投机者蠢蠢欲动,试图在这场变局中分一杯羹。
对张伟而言,这消息不啻于一道惊雷!刘备主力西进,意味着荆州后方空虚!尤其是荆南四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原本就控制力薄弱,如今更是首当其冲!孙权会作何反应?曹操是否会趁机南下?荆南本地的豪强、蛮族,又会如何动作?
他苦心经营的荆南药网,瞬间暴露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下!
临沅惊变
最先感受到压力的,正是临沅城。郡守和功曹范玠等人,显然提前得到了风声,城内驻军开始频繁调动,四门盘查骤然严厉,对往来行商,尤其是与益州方向有关的,查问得极为苛刻。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弥漫全城。
功曹范玠对张伟的“关照”也立刻升级。管家几乎隔三差五就来医棚“询问近况”,话里话外打探有无陌生面孔、异常动向,特别是与西边(益州方向)有关的消息。范玠本人更是数次召见张伟,不再掩饰其意图,直接询问盘石寨及辰溪其他蛮部对“刘皇叔入蜀”一事的看法和可能的动向。
“张先生,你与蛮寨交好,当知如今局势微妙。”范玠盯着张伟,目光锐利,“刘皇叔西征,荆南安危系于一线。那些蛮夷,是安分守己,还是想趁火打劫?你务必打探清楚,及时报我!若有隐瞒,便是通敌之罪!”
张伟心中叫苦不迭,只能虚与委蛇,声称蛮寨消息闭塞,尚未有明确动向,自己一定尽力打探云云。
盘石寨的抉择
张伟立刻通过秘密渠道,将刘备入蜀的消息和临沅城的紧张状况紧急传给了盘石寨。黑虎和贡嘎的回复很快,也极其严峻。
贡嘎巴代凭借古老的占卜和敏锐的直觉,认为“巨变已至,山雨欲来风满楼”,预言荆南即将大乱,各方势力必将重新洗牌。他建议盘石寨立即收缩势力,加强戒备,囤积物资,静观其变,绝不可轻易卷入汉人之间的争斗。
黑虎则更加直接和焦虑。他告诉张伟,上游的飞云峒头人骨力赤,近期活动异常频繁,已吞并了附近两个小寨,气焰嚣张,扬言要“趁汉人内乱,恢复祖地”,第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相对富庶且位置关键的盘石寨!盘石寨已进入战时状态,所有青壮昼夜巡逻,严防死守。
“张兄弟!”黑虎的信使转达其原话,语气沉重,“汉人的大官打架,我们小寨子遭殃!范玠那狗官肯定想让我们当炮灰!你那边也危险!要是情况不对,赶紧带人来辰溪!山里虽然苦,但天高皇帝远,总有活路!”
药网危局
刘备入蜀的冲击波,迅速传导至张伟的药材网络。
首先是与益州方向的贸易彻底中断,几种重要的川产药材(如川贝母、黄连)来源断绝,价格飞涨。其次,荆南各地关卡林立,商路不畅,李掌柜的商队屡遭盘查,损失不小,对继续合作心生犹豫。更糟糕的是,临沅郡府以“筹措军资、防备不测”为名,开始加征各种苛捐杂税,张伟的医棚和药材交易首当其冲,利润锐减。
最让张伟担忧的是,范玠似乎失去了耐心。在一次召见中,他直接暗示,希望张伟能“说服”盘石寨,在官府“需要”时,提供人力(蛮兵)或向导,并威胁若不能“立功”,则其“通蛮”之事,便可大可小。
张伟深知,已到了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刻。继续留在临沅,要么沦为范玠的棋子,在即将到来的乱局中被碾碎;要么被安上罪名,抄家灭口。辰溪秘谷,虽偏远艰苦,但至少有盘石寨的盟约和一隅安身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