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峡的枪声与爆炸声早已沉寂,但其带来的短暂振奋,却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很快便被更大的焦虑与紧迫所吞没。高胜寒小队成功截获了日军医生携带的药品箱,虽然数量有限,且多为手术器械和普通外伤药,那支号称的“盘尼西林”经白景琦鉴定也只是效果较差的磺胺类粉末,但终究是雪中送炭,暂时缓解了野战医院最致命的燃眉之急,几名重伤员的病情因此得以稳定。
然而,这点收获对于庞大的药品缺口来说,仍是杯水车薪。黑市那条线,老周最终确认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意图抓捕根据地的重要采购人员,在付出一名外围联络员轻伤的代价后,行动被迫取消。药品危机,依然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根据地上空。
就在陈征和高胜寒等人殚精竭虑,筹划着下一次风险更高的药品获取行动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如同穿透厚重乌云的闪电,骤然降临。
这是一个天色晦暗的午后,寒风依旧凛冽。指挥部电台室的常超,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设备,试图从纷乱的电磁干扰中捕捉任何可能与药品运输相关的蛛丝马迹。突然,耳机里传来一阵极其强烈、加密方式却异常熟悉的信号!
这信号不同于以往截获的任何日伪通讯,其编码结构复杂而严谨,波段稳定,功率强大,显然是来自远距离的、拥有强大发射能力的友台!常超的心脏猛地一跳,手指飞快地记录下电码,同时对着助手低吼:“快!拿三号密码本!是总部的呼叫!”
整个通讯室的气氛瞬间绷紧!三号密码本属于最高机密等级,非极端重要情况绝不启用。工作人员迅速取来厚重的密码本,常超深吸一口气,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熟练的技巧,开始飞速破译。
冗长的电文被一字字翻译出来,常超的脸色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凝重,甚至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和激动。电文内容并非关于药品,而是一份极其简略却石破天惊的预令:
“……飓风将至……各部按预定方案‘乙’做好出击准备……详细指令及协同时间,将由特派员送达……”
“飓风”?“方案乙”?
常超猛地站起身,连耳机滑落都顾不得,拿着译电文的手微微颤抖,冲向陈征的指挥部!
“政委!总部急电!”常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他将译电纸递给陈征。
陈征接过电文,只扫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作为根据地的高级指挥员,他自然明白“飓风”和“方案乙”意味着什么!那是总部酝酿已久、准备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的最高代号和预案!这意味着,八路军主力将不再局限于小规模的游击和破袭,而是要主动出击,在广阔的战线上,对日伪军发起强大的攻势!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狂潮般的兴奋和前所未有的压力!但电文太过简略,具体任务、时间、要求一概未有。
“特派员……什么时候到?”陈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沉声问道。 “电文未明确,只说送达。”常超回答。
等待变得无比煎熬。指挥部里,陈征、政委、老周、高胜寒等核心人员一言不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与期待。所有的日常事务仿佛都被按下了暂停键,每个人的心思都系在那位即将到来的、掌握着最终指令的特派员身上。
一天后,深夜。寒风刮得更加猛烈,哨兵甚至报告听到了冻雨敲打屋顶的声音。就在这恶劣的天气里,一匹快马如同从墨色中撕裂而出,驮着一个浑身裹满冰霜、几乎冻僵的人,冲到了指挥部外的哨卡。
“总部……特派员……见陈政委……”来人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嘴唇乌紫,声音微弱,却紧紧抱着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公文筒。
哨兵不敢怠慢,立刻将其扶进指挥部。陈征等人早已闻讯赶来。炭火盆被迅速端近,热水和棉被被送了上来。
来人是总部侦察科的一位副科长,姓杨,陈征有过一面之缘。杨特派员顾不上暖和过来,颤抖着双手,将那冰冷的公文筒郑重地交给陈征:“陈政委……绝密指令……‘飓风’行动……你部任务……都在里面……务必……准时完成……”
说完这句话,他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几乎虚脱过去,被迅速抬下去休息救治。
指挥部里灯火通明,所有闲杂人等已被清退。陈征深吸一口气,用刀小心地划开公文筒的火漆封印,取出了里面厚厚一叠文件。
最上面是一封由老总亲自签发的、简短的命令函。下面则是详细的作战地图、任务说明、时间表、通讯密码以及友邻部队的协同方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份命令函上。陈征逐字逐句地读着,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严肃,眼神却越来越亮,如同有两团火焰在燃烧。
“……为配合我八路军主力即将于八月中旬发起的‘飓风’战略性进攻战役(注:即历史上着名的百团大战),你部(清水独立支队)需在X月X日X时前,完成对正太铁路线‘鹰栖’枢纽站及周边三处重要据点(含西河镇、白马堡、黑石岗)的瘫痪性打击!务求最大程度破坏其铁路设施、通讯线路、弹药仓库,并尽可能吸引、牵制、滞留该区域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主力,使其无法东调增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