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 > 第232章 陈征的思考(未来的战争)

夕阳的余晖,如同熔化的金子,涂抹在辽源城伤痕累累的城墙之上。陈征独自一人,缓步登上东门附近一段相对完好的城墙马道。脚下,是烧焦的砖石和尚未清理干净的战斗痕迹;眼前,是沐浴在金色光辉中、正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轮廓,更远处,是广袤而未知的天地。

攻克辽源的狂喜与失去孙猛等众多战友的悲痛,如同冰与火,在他心中反复交织、沉淀。此刻,站在这座象征着巨大胜利,也承载着无数牺牲的城头,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越具体战役的深沉思考,如同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

他回想起这短短数年的抗战历程。从太行山深处带着几十个骨干打游击,缺枪少弹,见了鬼子小队都得绕着走;到安丰驿整训,部队初具规模,有了炮兵和侦察兵;再到攻克清河,完成从游击兵团向正规攻坚兵团的蜕变;直至如今,兵强马壮,一举拿下辽源这样重要的工业城市,扩编为师,雄踞一方。

这一路走来,尸山血海,筚路蓝缕。

然而,陈征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与伤痛上。他敏锐地意识到,辽源战役,虽然胜利,却也暴露出了许多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形态,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更高技术的对抗。 日军投入的坦克,虽然被火箭筒侥幸克制,但那钢铁洪流带来的压迫感和己方步兵在反装甲能力上的薄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未来的敌人,会不会拥有更多、更先进的坦克、装甲车?甚至……飞机?仅仅依靠缴获和少量外来援助,是远远不够的。他想到了常超领导的技术科,想到了“太行兵工厂”,想到了那些归心的工程师。未来的战争,不仅仅是勇气和意志的较量,更是技术、工业和智慧的比拼。部队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研发和装备生产能力,哪怕是从最基础的仿制和改进开始。

更大规模的战役。 辽源战役,动用了上万人,涉及多兵种协同,外围阻击、城市攻坚、心理策反、经济绞杀多管齐下,其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可以预见,随着抗战进入战略反攻,未来要面对的,可能是数万甚至十数万敌军据守的大城市、要塞群,战役规模将空前扩大。这对部队的指挥体系、后勤保障、机动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过去那种靠军事主官个人威望和经验指挥的模式,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更成体系的对抗。 陈征深刻体会到,现代战争早已不是简单的两军对垒。它包含了军事、政治、经济、心理、技术等多个维度,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你在前线攻坚,需要后方稳固的根据地提供兵员和物资;你需要准确的情报来制定计划;你需要有效的宣传来瓦解敌人、争取民心;你需要可靠的后勤来保障供应;你需要专业的工兵来破除障碍;你需要高效的通讯来联络各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全局。未来的胜利,必然是属于那个能够更好地整合、运转自身战争体系的强者。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陈征望着远方,喃喃自语。

他意识到,独立第一师虽然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主力师,但距离他心目中那支能够应对未来一切挑战的现代化军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作为这支军队的领导者,他的眼光和决策,将决定这支部队能走多远。

回到师部,陈征立刻召见了王树声参谋长和李云龙政委,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老李,老王,” 陈征指着地图,目光灼灼,“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辽源拿下了,很好,但这只是开始。鬼子不会甘心失败,未来的战斗只会更残酷。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着眼于未来,打造一支真正现代化的铁军!”

他提出了几条具体的构想:

第一,有意识地培养参谋人才。 “我们不能总靠我们几个老家伙拍脑袋。要建立正规的参谋培养机制,从有文化的基层军官和那些投奔我们的知识青年中,选拔苗子,系统学习军事理论、地图作业、战役策划。要建立起一个能够高效运转、为决策提供精准支持的‘大脑’。”

王树声对此深表赞同:“师长所言极是。一套成熟的参谋体系,是实施大兵团作战的神经中枢。我立刻着手制定培养计划和参谋作业规范。”

第二,完善指挥和通讯体系。 “常超那边的工作要继续加强。不仅要保证师团之间的通讯畅通,还要想办法将通讯网络延伸到营、甚至重要的连一级。要研究更保密、更高效的密码。未来的指挥,必须更加灵敏、高效。”

第三,思考机械化和技术兵种的建设。 “这次鬼子的坦克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不能总靠战士的血肉之躯去对抗钢铁。‘太行’兵工厂要加紧对反坦克武器、以及可能的重武器的研究和仿制。同时,我们要开始留意和培养汽车驾驶员、机械修理等方面的人才。哪怕现在条件不具备,也要有这方面的意识和储备。还有,高胜寒的特种作战,证明了一种新的作战样式,要支持他继续探索和扩编。”

李云龙政委从政治角度补充道:“这些想法都很好,但关键还是人。我们要在部队里大兴学习之风,不仅要学政治,也要学文化,学技术。让我们的战士,不仅是勇敢的士兵,更是有头脑、有技能的现代军人。”

“说得对!” 陈征重重地点了点头,“未来的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打的是人才储备。我们这支从山沟里走出来的队伍,必须完成向现代化正规军的彻底转型!”

站在辽源的城墙上,陈征的目光已经超越了眼前的城池和硝烟,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他看到了更高技术、更大规模、更成体系的战争图景,也看到了人民军队迈向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主角的战略眼光,在这一刻完成了又一次关键的升华。他所思考的,不再仅仅是如何打赢下一场战斗,而是如何锻造出一支能够赢得未来、赢得胜利的强大军队。这支军队,将不仅依靠传统的英勇与顽强,更将依靠科学的头脑、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体系,去迎接任何挑战。

喜欢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