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 > 第198章 周密侦察(万事俱备)

清河县城外五里的一片高粱地里,高胜寒举着望远镜,已经保持这个姿势超过一个小时。正值盛夏,高粱长得比人还高,为侦察提供了绝佳的隐蔽。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但他纹丝不动,就像一尊雕塑。

透过望远镜,清河县的城墙在热浪中微微扭曲。城墙上的日军哨兵来回巡逻,枪刺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高胜寒的视线缓缓移动,记录着每一个火力点的位置、每一处工事的结构。

“队长,”身边的侦察员小李低声说,“三点钟方向,城墙拐角处,新增了一个机枪巢。”

高胜寒调整望远镜焦距,果然发现在城墙的拐角处,多了一个用沙包垒起的工事,一挺重机枪的枪管从射击孔中探出。

“记下来。”高胜寒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编号G7,重机枪火力点,射界覆盖东南方向。”

小李迅速在侦察图上做好标记。这张由常超绘制的底图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符号,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

与此同时,在旅部作战室里,常超正对着一张更大的地图进行最后的修正。这张地图融合了周海涛提供的城防图、航空侦察照片和地面侦察情报,堪称这个时代最精细的攻城作战图。

“这里,”常超用红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日军指挥所的确切位置已经确认,就在原县衙内。地下可能建有加固掩体。”

陈征俯身细看:“炮兵团要重点照顾这个区域。开战之初就要打掉敌人的指挥系统。”

赵铁鹰指着地图上的另一个位置:“军火库在这里。周海涛说里面存放着特种弹药,必须第一时间控制。”

“这个任务交给特务营。”高胜寒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刚刚从侦察位置返回,满身都是高粱叶和尘土。

陈征抬头看他:“情况怎么样?”

“比预想的要复杂。”高胜寒走到地图前,“日军在城外五百米范围内设置了多重障碍。铁丝网、雷区、壕沟,而且都在机枪火力覆盖之下。”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特别是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形成了交叉火力网。强攻的话,伤亡会很大。”

作战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明白,即便有周海涛的内应,攻城战依然是一场硬仗。

“看来,我们的计划还要再调整。”陈征沉思着说。

就在指挥员们研究对策的同时,小王再次潜入了清河县城。这次他化装成卖菜的小贩,推着独轮车,混在进城的人群中。

城门处的盘查比往常严格得多。日军士兵对每个进城的人都要搜身,伪军则在旁边虎视眈眈。

“站住!干什么的?”一个伪军拦住了小王。

“老总,卖菜的。”小王陪着笑脸,从怀里摸出几块银元塞过去,“行个方便。”

伪军掂了掂银元,脸色稍霁:“最近城里戒严,卖完菜赶紧走!”

“是是是,谢谢老总。”

小王推着车进了城,直接往保安团驻地走去。按照约定,他要在今天与周海涛进行战前最后一次接头。

保安团驻地门口也有日军哨兵。小王远远观察了一会儿,决定从后墙翻入。这是他第三次走这条路线,已经轻车熟路。

周海涛正在办公室里焦急地等待。见小王安全到达,他长舒一口气:“你可算来了!情况有变。”

“怎么了?”小王的心提了起来。

“龟田昨天突然调整了部署。”周海涛压低声音,“他把日军主力调到了南门,西门只留了一个中队,其他的都是我们保安团的人。”

小王眼睛一亮:“这不是好事吗?”

“未必。”周海涛摇头,“龟田生性多疑,这可能是试探。如果起义时日军主力就在附近,我们很难成功。”

“起义时间能提前吗?”

“我尽量。”周海涛沉吟道,“总攻开始前半小时,我设法把日军主力调开。但最多只有一小时的时间窗口。”

小王迅速记下这个重要情报:“还有什么?”

“军火库的守卫增加了一倍。龟田可能已经察觉到什么。”周海涛忧心忡忡地说,“告诉陈旅长,行动一定要快!一旦打响,就必须在日军反应过来前解决战斗。”

带着这个最新情报,小王再次冒险出城。而在他身后,周海涛已经开始暗中调兵遣将,为起义做最后准备。

同一天晚上,炮兵团长老杨带着几个骨干,悄悄摸到离城墙只有一千米的一个小土坡。这里是预定的炮兵观测点。

“测量距离。”老杨低声命令。

观测员迅速架起测距仪:“目标,南门城楼,距离一千零五十米。”

“风向?”

“东南风,二级。”

“气温?”

“二十八度。”

每一个数据都被认真记录。炮兵作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是对城墙这种坚固目标,首发命中至关重要。

“标记所有重要目标。”老杨透过望远镜观察着城头,“日军指挥所、军火库、机枪火力点...一个都不能漏。”

与此同时,工兵营也在紧张工作。他们连夜赶制爆破器材,准备在总攻时炸开城墙。

“炸药量要计算精确。”工兵营长亲自检查每一个炸药包,“少了炸不开,多了会误伤自己人。”

在通讯营,李明带着战士们测试各种通讯设备。攻城战中最怕指挥失灵,他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有线电话线路要铺设双线,防止被炮火炸断。”

“电台要准备好备用频率,防止日军干扰。”

“信号弹、军号、旗语,所有通讯方式都要演练。”

八月十四日,总攻前最后一天。所有侦察情报都已汇总,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

陈征站在作战地图前,做最后的推演。地图上,红色的箭头标示着进攻路线,蓝色的圆圈代表着敌军阵地,各种符号密密麻麻,却井然有序。

“一团从南门主攻,突破后直取日军指挥所。”

“二团在东西两门伴攻,牵制敌军兵力。”

“三团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突破口。”

“炮兵团火力准备三十分钟,重点摧毁城墙工事。”

“侦察营和特务营在城内策应,配合周海涛起义。”

“独立团在外围阻援,防止日军增援。”

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

赵铁鹰轻声问:“旅长,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陈征沉默片刻,指着地图上的清河县城:“告诉每一个战士,城里住着我们的同胞。攻城时,要尽量保护老百姓的安全。”

夜幕降临,部队开始向进攻阵地秘密开进。战士们衔枚疾走,装备裹布,在夜色中悄无声息地前进。

王小栓走在队伍中,心跳得厉害。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攻城战,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但他摸了摸胸前口袋里娘的照片,很快就镇定下来。

“栓子,怕不怕?”班长王德柱低声问。

“有点。”王小栓老实回答,“但想想俺爹,就不怕了。”

王德柱拍拍他的肩膀:“好小子!记住,跟着我,看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

在同一片夜空下,周海涛站在清河县的城墙上,望着城外黑暗中的群山。他知道,八路军就在那里,等待着总攻的时刻。

“参谋长,这么晚还不休息?”一个伪军军官走过来。

周海涛镇定自若:“睡不着,出来走走。通知各营营长,明天一早来司令部开会。”

“是!”

这个会议,将是他调开日军主力的最好机会。

万籁俱寂,只有蟋蟀在草丛中鸣叫。在这大战前的夜晚,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周密侦察已经完成,万事俱备,只待总攻的号角吹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