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浴血山河:我的抗战征途 > 第132章 收复家园的泪水

石门隘大捷后,日军加速收缩,被占领的村庄陆续光复。赵铁鹰接到命令,率利刃小队前往王家村一带,清剿残敌并协助群众返乡。

越接近王家村,路上的景象就越令人揪心。沿途村庄几乎全部被毁,断壁残垣间散落着烧焦的梁柱和破碎的家什。田野荒芜,水井被填,连树皮都被剥光——那是饥荒最严重时人们赖以活命的食物。

“队长,看那里。”小陈指着路旁一具半掩在土里的骸骨,声音低沉。

赵铁鹰蹲下身仔细查看。骸骨很小,显然是个孩子,手腕上还系着一根褪色的红绳。他沉默地用手捧起土,轻轻覆盖在骸骨上。

“记下位置,回来时好好安葬。”他的声音沙哑。

越往前走,这样的场景越多。有些尸体被简单掩埋,坟头插着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名字;更多的则曝尸荒野,任由风吹雨打。

当王家村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记忆里那个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焦土。几乎所有房屋都被烧毁,只剩下黑黢黢的墙框歪斜地立着。村口的古槐树被拦腰炸断,树身上弹痕累累。

村中空无一人,只有风声呼啸着穿过废墟,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分头搜索,注意安全。”赵铁鹰下令,声音沉重。

队员们分散开来,在废墟中仔细搜寻。不时有人发现令人心碎的痕迹:一把烧焦的琵琶、半只小孩的布鞋、嵌在墙里的弹头...

“队长!这边!”孙猛突然喊道,声音异样。

赵铁鹰快步赶去,只见孙猛站在村中央的打谷场上,脸色惨白。打谷场边堆着一座小小的土丘,上面插着一块木牌,字迹潦草却清晰:“王家村死难乡亲合葬墓”。

土丘前,十几个幸存村民正在默默祭奠。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每个人都站得笔直。

老王也在其中。他看到赵铁鹰,蹒跚着走过来,眼中没有重逢的喜悦,只有深不见底的悲痛。

“赵队长...你们回来了。”老王的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可惜...好多人都没等到这一天。”

通过老王断断续续的叙述,赵铁鹰知道了王家村的遭遇:

日军占领村庄后,将不肯撤离的老人集中关押。后来因为粮食短缺,竟然...老王说不下去了,只是指着那片合葬墓,泪流满面。

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参加了民兵或随八路军转移,留下的妇孺则被日军强迫劳役。许多人累死、饿死、病死。最后日军撤退时,还残忍地杀害了十几名重伤员。

“小玲子她...”老王哽咽着,“就是李老汉的孙女,您给过她半块饼的那个...被鬼子...”

赵铁鹰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扎着羊角辫、眼睛亮晶晶的小女孩。高胜寒省下口粮救下的孩子,最终还是没逃过鬼子的毒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喧哗。更多的村民返回了家园。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数月不知亲人下落,怀着一丝希望回来寻找。

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有废墟和坟墓。

一时间,王家村废墟上哭声震天。一个中年妇女扑在一具刚刚被发现的尸体上嚎啕大哭——那是她的丈夫,被日军杀害后随意丢弃在井里。

一位老人用颤抖的手抚摸着一只小木鞋,老泪纵横——这是他孙子的玩具,孩子和母亲都被日军带走了,生死不明。

两个少年默默地在废墟中翻找,希望能找到一点可用的物品,或者至少是亲人的遗物。

赵铁鹰和利刃小队员们站在一旁,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些惨状比任何一场惨烈的战斗都更令人心痛。

“乡亲们!”赵铁鹰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穿透了哭声,“我是八路军利刃小队赵铁鹰。我们回来了!”

村民们渐渐安静下来,无数双含泪的眼睛望向他。

“我们回来晚了,让乡亲们受苦了!”赵铁鹰深深鞠躬,“这笔血债,我们一定会向鬼子讨还!每一个死难的同胞,都不会白死!”

他走到合葬墓前,拔出匕首,在木牌上深深刻下一行字:“血债血偿”。

“我赵铁鹰在此发誓,不把鬼子赶出中国,不为大家报此深仇,誓不为人!”他的声音在废墟上空回荡,坚定如铁。

“报仇!报仇!”村民们压抑已久的悲愤终于爆发出来,化作震天的呐喊。

在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上,军民一起动手,开始清理废墟,掩埋遗体,重建家园。

利刃小队队员们放下武器,拿起工具,和村民们一起劳作。小陈细心地帮一位老奶奶从废墟中挖出半袋未被烧毁的粮食;孙猛带人修复了一口水井;赵铁鹰则和老王一起规划如何重建房屋。

工作中,人们讲述着各自的遭遇。有丈夫为掩护群众转移而牺牲的寡妇,有孩子被日军抓走不知下落的父母,有亲眼目睹亲人被杀害的少年...每一段故事都浸透着血泪。

但在这无尽的悲痛中,希望的种子也开始发芽。

一位大嫂在废墟中意外发现了一罐完好无损的菜籽,欣喜若狂:“明年开春就能种菜了!”

几个孩子在断墙间玩起捉迷藏,久违的笑声给这片死寂的土地带来一丝生机。

傍晚,军民一起举行了简单的安葬仪式。所有找到的遗体都被妥善埋葬,每座坟前都插上了标记的木牌。

赵铁鹰站在坟前,沉痛地说:“安息吧,乡亲们。你们不会白死,你们的血泪将浇灌出自由的花朵。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上将不再有战火,孩子们可以平安长大,老人们可以安享晚年。我向你们保证!”

夜幕降临,军民围坐在篝火旁。虽然食物依然匮乏,但大家分吃着有限的干粮,互相温暖。

老王拿出偷偷藏起来的一点小米,熬了一锅稀粥。他先盛给孩子们,然后是老人,最后才是自己和八路军战士。

“吃吧,吃了才有力气打鬼子。”他简单地说。

这一刻,军民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所有人都是一家人,都是在血与火中幸存下来的兄弟姐妹。

赵铁鹰看着跳动的篝火,轻声对队员们说:“记住今天的景象,记住乡亲们的泪水。这就是我们战斗的意义。”

小陈重重点头:“队长,我永远不会忘记。”

夜深了,村民们挤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休息。利刃小队队员则轮流守夜,保卫着这片刚刚重获新生的土地。

赵铁鹰站在村口哨位上,望向远方黑暗中日军据点隐约的灯火。他的眼中不再只有悲痛,更多了坚定的意志。

收复家园的喜悦被残酷的现实冲淡,但军民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却更加坚定。在这片焦土上,新的希望正在血泪中生根发芽。

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王家村的废墟上时,人们已经开始忙碌。清理废墟,规划重建,整修农田...生活还要继续,抗战还要继续。

“队长,师部来电。”小陈送来最新命令,“要求我部向周边区域扩展,协助更多群众返乡。”

赵铁鹰看了看正在努力重建家园的村民们,坚定地回答:“回复师部,利刃小队保证完成任务。我们会帮助每一个乡亲重返家园,在这片焦土上重建生活。”

他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王家村这样的悲剧在上演。但只要有军民团结一心的力量,就没有任何困难不可克服。

收复家园的泪水尚未干涸,但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在这片经历深重苦难的土地上,生命和抗争都在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