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场”的成功构建,为龙渊基地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却也如同在薄冰上行走,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能量核心的负荷陡增,章邯的算盘声更加密集,他必须在维持基地基本运转、前线补给与这新增的巨大能耗之间,找到那个危险的平衡点。
徐彭岳并未沉浸在暂时的成功中,他深知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敌人的“标记”如同潜伏的毒蛇,随时可能适应新的环境,再次露出獠牙。他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两件事:一是优化“谐振场”,降低其能耗,提升稳定性;二是加速“相位偏移”技术的实用化,这是目前看来最具潜力的侦查与突防手段。
天工营的工匠们在荆羽的带领下,几乎将“幽鹞”级潜行舰的残骸翻了个底朝天,结合李信、白煞特遣队用生命换回的实战数据,对新一代侦查星槎进行着近乎苛刻的改进。更高效的匿踪符文、更强化的结构以承受短途空间跳跃的压力、以及预留安装“相位偏移”发生器和小型“调律玄金”单元的位置……每一项改进,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和对逝去同袍的承诺。
而在研究院深处,一项更为隐秘的计划也在徐彭岳的授意下启动。他召集了数名在能量感知方面最有天赋的年轻工师和士伍,由尚在昏迷中的王离的几位副手(他们或多或少也具备一些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带领,开始系统性地整理、分析王离所有的训练笔记、感知记录以及他在昏迷前留下的碎片化意念。徐彭岳希望能从中找到将这种独特能力量化、甚至部分传承的方法。他知道这很难,或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但帝国等不了那么久,必须现在就开始播种。
…………
前线,柯伊伯带第二防线。
失去了统一精神指挥的敌军,其进攻显得散乱而缺乏章法,更多是依靠个体舰只的强悍性能进行骚扰和试探性攻击。帝国舰队在顿弱和蒙恬的指挥下,稳扎稳打,利用防线工事和熟悉的环境,不断消耗着敌军的有生力量,并趁机修复受损星舰,磨合新战术。
然而,两位将军的脸上却不见丝毫轻松。星图边缘那片不断蔓延的、代表着“深寒墓碑”封锁网的冰冷蓝色,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让所有人都感到呼吸困难。
“不能再等下去了。”蒙恬指着星图上一处位于柯伊伯带外侧、相对薄弱的蓝色区域,“必须派出一支精锐舰队,尝试突破出去,摸清这封锁网的底细,最好能找到其节点或弱点。”
顿弱沉吟道:“风险极大。这支舰队一旦出去,很可能无法返回,成为孤军。”
“但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蒙恬的声音斩钉截铁,“若坐以待毙,待封锁完成,帝国便是真正的笼中困兽。我愿亲自领军前往。”
顿弱摇了摇头:“蒙将军,你乃军中柱石,不可轻动。此等探路先锋之事,当由年轻将领担纲。”他的目光投向了刚刚因战功擢升、负责指挥一支新型巡洋舰分队的年轻将领,涉间之子——涉敢。此子勇猛果决,且对星海战术颇有悟性。
“涉敢。”
“末将在!”一身黑色将官服饰的涉敢出列,眼神锐利。
“命你率‘疾风’分队,配属三艘最新改装的‘鹰隼-丙’型侦查星槎,三日后,由此处尝试突破敌军封锁线。任务:侦查封锁网结构,寻找薄弱点,若有可能,尝试与外界取得联系。记住,以侦查为先,保全自身为要,若事不可为,即刻撤回!”
“末将领命!”涉敢单膝跪地,声音铿锵。他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但眼中唯有坚定与决然。
…………
咸阳宫,公子贞的肃清行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反扑。
以两位德高望重的宗室元老为首,联合了数位在地方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旧齐地遗族代表,以及部分对星海战略始终持保留态度的文官,联名上书,弹劾公子贞“罗织罪名,构陷宗亲,滥用酷刑,动摇国本”,要求始皇即刻停止肃清,释放被羁押人员,并治公子贞之罪。
朝堂之上,气氛剑拔弩张。支持公子贞的将领与部分务实文官据理力争,而反对者则引经据典,痛陈肃清之弊,甚至隐隐将前线战事不利归咎于星海战略引发的“天怒”。
公子贞立于殿中,面对汹涌的指责,面色冷峻,一言不发。他知道,这些人的背后,绝不仅仅是理念之争,必然与那隐藏至深的“钉子”有关,甚至可能得到了某些来自星海之外的暗中支持。
嬴政高踞龙椅,面无表情地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直到殿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于他一身。
他缓缓拿起那封厚厚的联名弹劾奏疏,并未翻开,只是用指尖轻轻敲了敲封面,目光扫过台下那群跪伏在地、看似义正辞严的官员宗亲。
“尔等所言,朕,听到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雷霆般的威压,“然,朕只问一句——”
他顿了顿,目光如利剑般刺向为首的宗室元老:“若帝国倾覆,尔等所维护之‘国本’,何在?尔等所珍惜之性命、家族、权位,又何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