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从村长到巅峰 > 第46章 破局之论,惊艳四座

会议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的目光,或审视,或怀疑,或带着一丝看好戏的轻蔑,全部聚焦在那个年轻的县委书记身上。

王宗明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如刀,准备随时从陈净的汇报中,找出致命的破绽。

然而,陈净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包括王宗明在内,都感到了一丝意外。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陈净的声音沉稳而清晰,他没有急于打开面前的ppt,而是环视全场,坦然迎向所有目光,“在汇报我们的‘湖洪模式’之前,我想先坦诚一个事实:我们这个模式,从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的字面意义上看,确实是‘法无先例’的。”

哗——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王宗明嘴角的冷笑更深了。他身边的几个专家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自曝其短?这是什么路数?难道是准备直接投子认负?

刘建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陈净的背影。而王大爷,则因为听不懂这些机锋,依旧只是局促地坐着。

陈净顿了顿,语气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感:“但是!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想要探讨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合法’与‘不合法’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抉择——”

他伸出一根手指,目光灼灼地扫过全场:

“——当*盘活地方经济、维持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与*部分暂时滞后的规章制度*发生冲突时,我们,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政策的执行者,究竟应该如何取舍?”

“是抱着一本已经无法完全适应新形势的旧账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拥有数千职工、承载着数万家庭生计的企业,在持续的亏损和内耗中,慢慢烂掉、倒掉,最终成为一个需要国家不断输血的巨大包袱?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保全国有资产’吗?”

“还是说,我们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在确保国有资产核心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引入新的机制,让这笔‘濒死’的资产,重新‘活’过来,焕发生机,为国家创造新的税收,为社会解决就业难题,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

一连串掷地有声的反问,像一柄柄重锤,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原本那些带着轻蔑和审视的目光,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王宗明的眉头,不易察明地皱了一下。他意识到,陈净从一开始就避开了“是否违法”的陷阱,而是直接将议题,上升到了“改革的目的与本质”这个哲学高度。

这小子,野心极大!

陈净没有给他们太多思考的时间,他按下了ppt的翻页键,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关于构建“国家—社会—市场”三元制股权结构,盘活困难国企存量资产的“湖洪模式”探索与思考》*。

“各位领导,我们提出的‘湖洪模式’,核心并非简单的‘分股份’,而是一种制度设计。我们称之为‘三元制’。”

“第一元,是‘国家股’。在我们的方案里,湖洪县政府代表国家,持有新公司35%的股份,并拥有一票否决权。这确保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利益,这是我们的底线,是国有资产的‘定海神针’。”

“第二元,是‘社会股’。我们将30%的股份,注入新成立的‘红星钢厂民生保障基金’,由全体在册职工共同持有。但这部分股份,‘分红权’与‘在职身份’挂钩,‘所有权’归属基金会集体,个人不得交易、不得继承。这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制造一夜暴富的懒汉,而是在培养与企业共存亡的‘主人翁’。它解决的是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稳定问题。”

“第三元,才是‘市场股’。我们拿出35%的股份,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引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它解决的是企业发展的外部资源和效率问题。”

陈净的声音铿锵有力,逻辑清晰得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

“国家掌舵,人民划桨,市场扬帆。三者相互支撑,又相互制衡。这才是‘湖洪模式’的全貌!”

“我们承认,这个模式让国家的直接持股比例下降了。但我们换来的是什么?我们换来了一个从年亏损数千万、随时可能引发群体**件的‘负资产’,变成了一个未来每年能贡献数千万乃至上亿税收、带动数千人就业、激活一条产业链的‘优质活资产’!”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情感。

“各位领导,请问,抱着一个不断在缩水的100%,和拥有一个不断在增值的35%,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话音落下,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就连之前准备好了一肚子诘难的专家,此刻也陷入了沉思。

陈净的理论,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县委书记的范畴。他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自洽的、具有极强说服力的改革模型!

这时,陈净转过身,看向身旁的王大爷,声音变得柔和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想请大家听一听,我们方案里最重要的‘资产’——我们的人,是怎么想的。”

他对着王大爷,像在家里聊天一样问道:“王大爷,您能告诉各位领导,在县里提出这个方案之前,您和您的工友们,每天最害怕的是什么吗?”

王大爷被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弄得一愣,但他看着陈净鼓励的眼神,紧张感消退了不少。他站起身,对着一众大领导,用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朴实地说道:“怕……怕厂子哪天就没了。怕我们这些干了一辈子的老骨头,没地方去。怕娃儿们长大了,也跟我们一样,没个盼头……那厂子,就像个得了重病的人,就等着咽气儿了……”

陈净又问:“那现在呢?你们盼着什么?”

王大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浑浊的眼球里迸发出惊人的神采:“现在?现在盼着新厂快点开工!我们……我们现在也是厂子的主人了!陈书记说,我们出的每一分力,流的每一滴汗,都跟自家的收成挂钩!我们盼着,把厂子干好,给国家多交税,给自家娃儿多挣点读书钱!这厂子,活了!”

这番粗糙却无比真挚的话,像一股暖流,瞬间融化了会议室里冰冷的理论交锋。

“情”与“法”的对决,在这一刻,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陈净重新面向主席台,微微鞠躬:“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全场寂静了足足十几秒。

最终,是坐在主位上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建国,打破了沉默。

他没有立即评价陈净的汇报,而是将锐利的目光,投向了王宗明身边的一位国资委专家。

“张司长,”李建国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刚才陈净同志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想听听你们国资委的专业意见——对于一个连续十年亏损,需要地方财政持续‘输血’才能勉强维持运营,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扭亏为盈希望的国有企业,在我们的会计准则和资产评估体系里,它的实际价值,究竟应该是多少?我们是该把它视为一笔‘资产’,还是一笔需要不断投入成本去维持的‘负债’?”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王宗明他们“国有资产流失”论调的虚伪外壳。

王宗明的脸色,在那一瞬间,变得无比难看。他知道,风向,已经彻底变了。这个他眼中的“小泥鳅”,不仅顶住了风浪,甚至还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一场足以改变规则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