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从村长到巅峰 > 第43章 舆论为剑,请君入瓮

县政府大院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新华社记者李赫的出现,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掀起的无形波澜,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和巨大的变数。

钱振华,这位在京城部委里浸淫多年的副局长,脸上的笑容第一次出现了裂痕。他不是看不出这是陈净的安排,但他想不通,一个偏远县城的县委书记,是如何,又为何敢,直接捅破天,把中央级的媒体引到这场地方利益的博弈中来!

这已经不是胆大包天了,这是在玩火!而且是拉着所有人一起,在火药桶上玩火!

高建军的脸色更是难看到了极点。他死死地瞪着陈净,眼神里充满了怨毒和不可思议。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自作聪明的猎人,设下了一个自以为万无一失的陷阱,结果却发现,猎物早就挖好了更深的地洞,悠闲地看着他掉进去。

“呵呵,新华社的同志也来啦,欢迎,欢迎啊!”

打破这诡异寂静的,是市委书记周海山。他打了个哈哈,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仿佛对这一切毫不知情。他主动上前握住李赫的手,热情地说:“湖洪县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确实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你们媒体同志的嗅觉就是敏锐,能来深度挖掘,这是好事嘛!”

周海山这番话,既是给了钱振华一个台阶下,也是在无形中,为“湖洪模式”定了性——*有益的探索*。

钱振华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迅速调整好了情绪,脸上重新堆起公式化的笑容:“是啊,能引起中央媒体的关注,说明湖洪的工作有亮点。李记者,我们正准备开会,深入了解一下情况。”

他的潜台词很明显:记者同志,你可以采访,但现在我们要开内部会议了。

然而,陈净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李记者,您来得太巧了!”陈净满面春风地接话,热情得像是见到了亲人,“我们正要向国家工作组的领导们汇报‘湖洪模式’的具体构想和实践成果。您是新闻领域的专家,请您务必列席旁听,给我们提提宝贵意见,也帮我们监督一下,看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公开、透明,是不是真的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这一招,叫“请君入瓮”。

你不是来“督导”的吗?好,我把更高层级的“监督”请来了。你不是要开会吗?好,我们开一个对全国人民都可能公开的会。

李赫何等聪明,立刻会意,笑着扶了扶眼镜:“既然陈书记盛情邀请,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我们做新闻的,最喜欢的就是第一手资料。能够见证一个可能被载入地方改革史册的‘模式’的诞生,是我的荣幸。”

一顶“载入史册”的高帽子戴下来,钱振华的后路被彻底堵死。他如果再拒绝,就等于明着告诉所有人:这次会议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好,好嘛……那就一起听听。”钱振华的牙根咬得咯咯作响,却只能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县委一号会议室。

原本应该是一场充满压迫感的“审判会”,此刻却变成了一场气氛微妙的“成果报告会”。

陈净坐在主汇报人的位置上,身后是十一位穿着崭新工作服的工人代表。他的对面,是脸色各异的联合工作组、周海山以及高建军。而在侧面,新华社记者李赫和他的助手,已经架起了录音笔和摄像机,俨然一副要搞深度访谈的架势。

“各位领导,李记者。”陈净打开投影仪,声音沉稳而洪亮,“所谓‘湖洪模式’,核心思想只有八个字:*还利于民,以稳促建*。”

他没有谈任何商业条款,而是从红星钢厂的历史讲起,从数千职工的困境讲起,从群体**件的巨大维稳压力讲起。

“……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明确,这次合作,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资源买卖,而是一次社会问题的综合治理。我们提出的‘资源入股,全民分红’方案,就是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中稀集团得到的是稳定、高效的生产环境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而我们湖洪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收益,更是长治久安!”

陈净的ppt上,没有复杂的财务数据,只有一张张工人们领到第一笔生活补助时喜极而泣的脸,只有民生基金监督委员会成立时群众热烈鼓掌的场面,只有对未来矿区生态修复、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的宏伟规划。

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政治正确。

每一个论点,都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

高建军几次想插话反驳,想把话题拉回到“百分之三十股份”这个核心问题上来,但话到嘴边,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口。

难道他要当着新华社的镜头说:“我们不关心你们的稳定,我们只要最便宜的矿”?

难道他要质问:“你们凭什么拿我们央企的利润去给你们的工人发福利”?

任何一句这样的话,明天都可能成为引爆舆论的头条新闻。

他憋得满脸通红,只能不停地喝水。

钱振华的处境比他更尴尬。他作为工作组的组长,本该是会议的主导者,此刻却只能像个学生一样,被动地听着陈净的“讲座”。他几次想打断,都被陈净用“钱局长,这个问题我稍后会详细阐述”给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

整个会议,完全变成了陈净的个人秀。

最后,陈净将目光直视钱振华,语气诚恳地说:“钱局长,我们地方同志,眼界和能力都有限。这个‘湖洪模式’,还只是一个粗浅的构想,肯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我们才恳请国家工作组下来为我们‘把舵’、‘纠偏’!我们不怕有问题,就怕领导不给我们指出问题。我们百分之百拥护、服从工作组的指导意见!”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姿态低到了尘埃里,却也把一个巨大的难题,抛给了钱振华。

你不是来“督导”的吗?好,你来导一个我听听。

你说这个模式不行?请问哪里不行?是“还利于民”不对,还是“以稳促建”错了?你说股份比例太高?好,请你当着新华社和工人代表的面,给出一个你认为合理的、又能保证这几千人未来生计的方案。

钱振华的后背,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知道,自己彻底输了。

从他踏入湖洪县政府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输了。

他沉默了良久,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干涩:“陈净同志……和湖洪县的同志们,确实……做出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开创性的探索。你们的思路,站位很高,考虑得很全面。今天我们听了,很受启发,也很震撼。”

他话锋一转:“当然,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涉及央地合作的诸多先例,必须慎之又慎。我们工作组,需要时间,把‘湖洪模式’的材料带回去,认真研究,仔细论证,然后再形成一个成熟的意见。在此之前,我建议,双方的商业谈判,可以继续进行,但最终方案,必须等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出来之后,才能敲定。”

这是唯一的办法——拖。

用时间换空间,先从这个舆论漩涡里脱身。

“我们完全服从工作组的安排!”陈净立刻起身,态度恭敬地说道。

一场原本气势汹汹的降维打击,就这样,被陈净四两拨千斤,以一种近乎“和平”的方式,消弭于无形。

会议结束后,高建军在走廊里再也忍不住,低声对钱振华咆哮道:“钱局,就这么算了?我们被一个小年轻耍得团团转!”

“闭嘴!”钱振华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是你提供的情报,说他只是个‘愣头青’!现在的情况,你还看不明白吗?我们被架在火上烤!立刻回荆州,这件事,必须从长计议!”

而在另一边,陈净则亲自将新华社记者李赫送到了楼下。

“李哥,今天真是太感谢了。”陈净的称呼已经从“李记者”变成了“李哥”。

李赫笑着摆摆手,眼神里满是欣赏:“是我该谢你才对,陈书记。你给了我一个做梦都想遇到的好题材。这篇内参,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写出来。我相信,高层领导看到后,一定会对‘湖洪模式’产生浓厚的兴趣。”

陈净点点头,眼神深邃地看着远方:“我等的,就是他们的兴趣。”

李赫心中一凛,他忽然明白,这个年轻的县委书记,从一开始,他的目标,或许就不仅仅是那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他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而今天到场的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只是这盘棋上的棋子。

求五星好评,求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