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者的鲜血,如同最刺耳的警钟,敲醒了黎明壁垒的每一个人。对抗无形孢子侵蚀的战争,优先级被提到了最高。
技术工坊灯火通明,陈守义将研究力量分成了三个方向,齐头并进:
1. 内部防御:全力攻关基地净化系统升级,目标是建立至少覆盖核心生活区、指挥中心和关键生产设施的“绝对洁净区”。
2. 个体防护:紧急研发能够有效过滤新型孢子的高级防护服和便携式空气净化器,保障外勤人员安全。
3. 主动清除:寻找能够大规模、高效清除环境中孢子和信息素的方法。
与此同时,雷烈和阿木派出的侦察队,如同梳子一般,以基地为中心,向外进行拉网式搜索。阿木的野兽网络也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变异动物对环境的细微变化比人类更加敏感,它们本能地避开那些孢子浓度异常的区域,为侦察队指明了大致方向。
三天后,内部防御首先取得突破。陈守义小组利用从方尖碑遗迹带回来的发光苔藓,结合高精度能量过滤技术,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苔藓空气净化塔”原型机。这台设备能释放出经过强化的微弱净化力场,有效中和空气中的信息素,并对孢子有一定的抑制和灭活作用。虽然覆盖范围有限,能耗巨大,但证明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首批十台净化塔被紧急生产出来,安装在基地最核心的区域。
个体防护方面,基于猎杀者甲壳的能量抗性研究,结合多层纳米过滤材料,新型的 “守护者”全封闭防护服被迅速设计出来。它能有效阻隔孢子侵入,并内置了小型的苔藓空气净化模块,为穿戴者提供洁净空气。尽管行动略显笨重,但至少为外勤人员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然而,最关键的主动清除手段,却陷入了瓶颈。小范围的净化容易,但要净化整个山林、河流,无异于天方夜谭。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实验事故中。一名研究员在尝试利用高浓度源晶能量催化发光苔藓,以期产生更强净化力场时,操作失误导致能量过载。刹那间,实验室内的净化力场强度飙升到一个惊人的程度,不仅瞬间清空了所有孢子,连实验用的几块低级源晶都因能量被强行“净化”而变得黯淡无光!
“能量过载……净化力场急剧增强……甚至能‘净化’源晶能量本身?”陈守义看着实验报告,先是震惊,随即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
“我们不需要净化整个自然!我们只需要制造一场短暂的、高强度的‘净化风暴’!”他在核心会议上激动地阐述着自己的构想,“利用方尖碑的原理,制造一个超大功率的净化力场发生器,将其作为一次性武器使用!在目标区域引爆,瞬间释放出超强的净化脉冲,摧毁范围内的所有孢子和信息素,甚至可能对低阶幽掘者造成致命打击!”
这个想法极具颠覆性。将用于防御和治疗的净化力场,变成一种战略级的大范围攻击武器!
“有多大把握?”凌风直接问道。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需要庞大的能量源,以及能够承受这种能量冲击的力场导流和放大装置……这可能需要消耗我们储备的近三分之一高纯度源晶,并且……装置很可能是一次性的。”陈守义估算着代价。
三分之一的战略储备源晶!这个代价不可谓不沉重。但没有人在此刻犹豫。
“批准执行!”凌风拍板,“立刻着手设计制造‘净化风暴’炸弹!我们需要一场胜利,来扭转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就在技术工坊开始疯狂攻关“净化风暴”时,阿木的侦察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利用野兽的指引和新型的孢子浓度探测仪,在基地西南方向约六十公里处的一片沼泽谷地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孢子母株”!
根据远程观测,那是一个如同巨型蘑菇般的庞大生物结构,高度超过二十米,伞盖不断开合,喷吐出肉眼可见的淡绿色孢子云,笼罩着整个山谷。山谷周围聚集着大量的幽掘者工兵,它们似乎在维护和守护着母株。
“找到源头了!”雷烈眼中燃烧着战意。
“等‘净化风暴’完成,就拿它开刀!”凌风下达了决心。
七天后,在消耗了大量资源和无数技术人员的心血后,第一枚,也是目前唯一一枚 “净化风暴”炸弹诞生了。它体积如同一个小型集装箱,核心是一个复杂到极点的能量导流矩阵,中央镶嵌着数以百计的高纯度源晶。
行动代号——“焚瘴”!
由凌风亲自带队,雷烈、阿木以及二十名最精锐的“破壁者”队员参与此次行动。他们的任务是护送“净化风暴”炸弹抵达孢子母株所在山谷的边缘,完成投送和引爆。
行动过程充满了艰险。越靠近孢子山谷,空气中的孢子浓度越高,即便穿着“守护者”防护服,队员们也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抑感。幽掘者的巡逻和防御密度也远超其他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