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疏桐把笔记本往王景行怀里一塞:“祖宗,赶紧看看这破邮件的Ip。”
王景行推了推眼镜,手指在键盘上翻飞。
实验室空调的嗡鸣声里,他的鼠标突然顿住,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这……这不是现代协议格式。”
“啥意思?”赵泽宇凑过去,战术靴在地面碾出声响。
“卫星通信节点。”王景行敲了敲屏幕上一串乱码,“苏联1986年退役的‘荧光海’卫星,早该进博物馆的老古董——这邮件,是从三十年前发过来的。”
实验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电阻散热的嘶嘶声。
“活久见。”苏砚吹了声口哨,手指无意识地蹭过程砚铮手背。
他的掌心滚烫,像块烧红的烙铁。
“我可能知道怎么回事。”
众人转头。
沈知微站在实验台边,指尖轻触胸前挂着的芯片吊坠。
那是她参与“曙光γ计划”时植入的神经接口,此刻正泛着幽蓝的光。
“这芯片不止存数据。”她扯掉实验服手套,“早期加密信号用的是量子纠缠态,我的芯片能当解码器——试试?”
程砚铮点头的动作快得像条件反射。
沈知微把芯片接入主机的瞬间,屏幕突然闪起雪花点。
滋滋啦啦的电流声里,模糊的人影逐渐清晰:白大褂、木桌椅、墙上斑驳的“73军工厂”铭牌。
苏砚的指甲掐进掌心。那是照片里的实验室,比照片鲜活十倍。
镜头晃了晃,停在黑板前。
穿藏蓝中山装的年轻人转身,鼻梁上架着方框眼镜,嘴角还带着傲气的笑——是周鸿业。
“程工,‘光盾-a’需要最尖端的量子加密技术。”年轻周鸿业敲了敲黑板上的公式,“国内存储环境太脆弱,转移到海外实验室备份,是为了让技术活过下一场冷战。”
镜头外传来程父的声音,带着点无奈的笑:“老周,你总把世界想得太危险。”
“不是危险,是必然。”周鸿业推了推眼镜,“等你看到二十年后,国外资本怎么用专利战绞杀中国芯片——”他突然顿住,像是意识到什么,“总之,相信我,这是为了保护‘光盾’。”
程砚铮的指节捏得发白。
苏砚瞥了眼他紧攥的拳头,悄悄把自己的手塞进去。
他的手指立刻反扣过来,像要把所有的力气都用来确认她的存在。
“所以他这些年阻挠程氏研发。”苏砚的声音发颤,“不是怕失败,是怕我们真的做成了——怕‘光盾’留在国内,戳穿他当年的‘备份’谎言。”
“前世星芒团队被挖角。”她突然想起什么,指甲几乎要嵌进程砚铮掌心,“那些猎头公司,背后都是‘光之眼’的影子。周鸿业早把技术卖给他们了!”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闪了闪。
程砚铮松开手,转身时西装下摆带起一阵风。
他抓起桌上的卫星电话,按号码的动作快得像在敲代码:“赵泽宇,终止诱饵行动。现在需要你——”他看了眼屏幕上周鸿业的笑脸,喉结滚动,“调一队人去保护73军工厂旧址,尤其是当年的档案库。”
“明白。”赵泽宇已经抄起密码箱,“需要我顺道把周鸿业请去喝茶吗?”
“不急。”程砚铮扯松领带,这是他情绪波动的唯一痕迹,“我们需要更锋利的刀。沈知微,联系谢尔盖,启动‘曙光γ’协议。”
沈知微点头,指尖在芯片上快速敲击。
苏砚知道,那是“曙光计划”特有的摩斯密码——当年参与计划的科学家,用这种方式在特殊时期传递信息。
林疏桐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她刚收到的消息:“谢尔盖回了,说‘老地方见’。”她转头看向程砚铮,“需要我准备摄像机吗?”
“准备。”程砚铮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周鸿业的影像已经消失,只剩雪花点闪烁,“但不是现在。等我们拿到完整的‘光盾-a’原始资料——”他突然笑了,像当年他父亲说“科技要照亮别人眼睛”时的模样,“要让所有人看看,谁才是偷光的贼。”
苏砚走过去,把他歪掉的领带结重新系正。
指尖碰到他喉结时,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腕:“今晚去73军工厂。”
“好。”她应得干脆,“我带扳手,你带投影仪——说不定能投个更清楚的‘光盾’给周老看看。”
林疏桐突然“咦”了一声,翻出抽屉里的老相册。
最上面那张照片里,程父和周鸿业勾肩搭背,身后是73军工厂的大铁门。
两人都在笑,周鸿业的笑却像冰渣子,扎得人眼睛疼。
“这照片……”林疏桐轻轻摩挲照片边缘,“我明天去档案馆查查,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光盾’的资料。”
程砚铮低头看表:“现在是八点十七分。”他转头看向苏砚,“给你十分钟收拾工具包——”
“五分钟够了。”她已经把扳手塞进帆布包,“顺便帮你带润喉糖?”
“……嗯。”
实验室的灯重新亮起时,窗外的暮色已经染成了墨色。
程氏大楼的玻璃幕墙上,某扇窗户的灯突然熄灭——那里,周鸿业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未读邮件,指尖在“删除”键上悬了又悬。
林疏桐把老相册塞进采访包,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
她的手机屏幕亮起,是新闻客户端推送:“明日科技版头条:中国芯片二十年——那些被遗忘的‘光’。”
她勾了勾嘴角,关掉手机。有些光,该被看见的时候,谁也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