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光号在金顶寺僧人悟尘的指引下,缓缓降落在了一片巨大的、风蚀严重的赤色岩壁之前。四周依旧是黄沙漫天,狂风呼啸,若非有人带领,绝难发现这岩壁之下,竟隐藏着一座古老的佛寺。
岩壁底部,一扇毫不起眼的、与山石几乎融为一体的厚重石门缓缓开启,露出其后幽深的通道。门楣之上,刻着三个古朴的梵文大字——金顶寺。只是那所谓的“金顶”,早已被岁月和风沙磨去了光泽,变得黯淡无奇。
“敝寺简陋,地处荒僻,让诸位见笑了。”悟尘和尚脸上带着些许窘迫,引着众人入内。
穿过一段略显昏暗的甬道,眼前豁然开朗。山腹之中,竟被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一座虽不宏伟却庄严肃穆的石殿坐落中央,殿内佛像斑驳,却打扫得干干净净。周围依着山壁开凿出不少石室,想来是僧侣们清修之所。几盏长明灯摇曳着昏黄的光芒,勉强驱散着地底的阴冷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寺内僧人不多,见到悟尘等人归来,又看到林小凡这一行气度不凡、且明显非佛门中人的外来者,都纷纷投来好奇而警惕的目光。
“师兄,你们回来了!这几位是…”一位年轻的小沙弥跑上前,看到孙悟空、金蟾老祖这奇形怪状的组合时,明显吓了一跳,躲到了悟尘身后。
悟尘安抚地拍拍他,对众人合十道:“这几位是昆仑来的贵客,方才在戈壁中仗义出手,救了我等性命。快去禀报方丈,并备些斋饭清茶。”
小沙弥应声跑去。悟尘则引着众人来到偏殿一间稍大的石室休息。
石室简陋,只有几张石凳和一张石桌。众人落座,自有小沙弥奉上粗瓷茶碗,里面是色泽浑浊、散发着淡淡土腥味的茶水。
公输夜端起碗闻了闻,眉头皱成了疙瘩:“这…这玩意儿能喝吗?比我熬机关润滑油的味儿还冲…”
金蟾老祖倒是毫不在意,吸溜了一口,眯着眼品了品,然后咂咂嘴:“嗯…苦中带涩,涩中带土,土中还掺了点沙子的磨砂感…回味无穷啊!就是毫无灵气,一文不值!”他给出了专业的商业评估。
孙悟空更是直接,把茶碗往旁边一推:“俺老孙只喝琼浆玉液,这刷锅水似的玩意儿,不喝不喝!”说着又掏出个东海大桃子啃了起来,桃香瞬间弥漫石室,引得几个偷偷张望的小沙弥直咽口水。
杜雨晴和龙女只是静静坐着,并未动茶水。太白金星捋着胡须,笑而不语。白芷乖巧地坐在林小凡身边。
林小凡端起茶碗,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碗中浑浊的茶水,神识却早已在造化玉碟的辅助下深入其中。果然,除了泥沙和一些劣质茶叶的成分外,还有一丝极其微弱、几乎难以察觉的诡异能量残留,并非毒素,却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精神干扰特性,能让人心神松懈,更容易吐露真言。
“好拙劣的‘迷心散’…看来这金顶寺,果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林小凡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轻轻抿了一口,赞叹道:“风沙苦寒之地,能有此热茶驱寒,已是难得。多谢大师。”
悟尘和尚脸上笑容似乎自然了些:“粗茶陋室,怠慢贵客了。”
这时,一位身披陈旧袈裟、面容枯槁、眼神却颇为浑浊的老僧在小沙弥的搀扶下缓缓走来,正是金顶寺的方丈——慧明禅师。
双方见礼,又是一番客套。慧明方丈说话慢吞吞的,气息微弱,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反复表达着感谢之情,并旁敲侧击地打听林小凡等人的来历和目的。
林小凡只说是昆仑游历修士,听闻无尽沙海奇异,特来见识一番,偶遇悟尘等人遇险,顺手相助。关于葬星古墓和影杀阁只字未提。
酒过三巡…哦不,茶过几味,气氛似乎热络了一些。悟尘和尚叹了口气,开始大倒苦水,诉说金顶寺传承艰难,地处荒僻,香火稀少,弟子修行不易,还要时常应对黑煞魔教等邪派的骚扰,日子过得如何清苦,希望昆仑上仙们能多多帮扶云云。
金蟾老祖一听“帮扶”,小眼睛立刻亮了,开始滔滔不绝地推销多宝阁的各种“物美价廉”的佛经、法器、丹药,并表示可以在此设立分阁,利润三七分成(他七寺三),被慧明方丈以“出家人清净无为”为由苦笑着婉拒。
孙悟空听得哈欠连天,捅了捅旁边的公输夜:“这小和尚废话真多,还不如俺老孙当年听菩提老祖讲课时睡得香。”
公输夜深有同感地点头,偷偷从储物袋里摸出个小机关零件在桌子底下摆弄。
林小凡则一边敷衍着对话,一边暗中观察。他发现,除了悟尘在不停诉苦试探外,那位慧明方丈虽然看似昏聩,但那浑浊的眼角余光,却时不时地扫过他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在杜雨晴的剑和孙悟空的棒子上停留片刻。而寺内其他僧人,看似在做晚课或忙碌,实则隐隐将偏殿包围了起来,气息隐藏得极好,却瞒不过林小凡的神识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