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关东诡事异闻录,我是出马仙儿 > 第41章 寺庙奇遇

关东诡事异闻录,我是出马仙儿 第41章 寺庙奇遇

作者:雪落辰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2

江边这事儿过去大概三四天吧,正好赶上放假。我听街坊说附近有个庙会,挺热闹的,自己在家待着也闷得慌,就一个人溜达去了。

那是我长这么大,头一回正儿八经来寺庙。我一脚跨过高高的木头门槛,迎面就是一尊好高好高的观音菩萨像,矗立在院子当中,好像一直就在那儿等着谁似的。菩萨低垂着眼睛,脸上那表情,说是在笑吧,又不像,说没笑吧,又觉得特别温柔。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鼻子猛地一酸,心里头憋了不知道多久的委屈,像决了堤的洪水,咕咚一下全涌了上来,堵在嗓子眼,噎得我生疼。

眼泪根本不受控制,自己就哗哗往下掉。我什么都顾不上了,脑子里空空的,只知道跌跌撞撞地跑到那观音像脚下,扑通一声就跪在了蒲团上。我把脸埋在手心里,肩膀一抽一抽的,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心里头好像有好多话想说,又不知道从哪说起,就光是在心里头念叨:“菩萨……我难受……我太难受了……为什么老是找我……为什么就我觉得不一样……”哭得昏天黑地,好像要把这几年受的惊吓、委屈、没人理解的孤单,全都倒出来一样。

也不知道哭了多久,眼泪好像流干了,心里头堵着的那块大石头好像轻了一点。我用袖子胡乱抹了把脸,眼睛又红又肿。我站起来,腿有点麻,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后头走。

后面就是大雄宝殿,比前殿还要高大,更肃穆。殿里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佛祖坐在巨大的莲花座上,面容宁静安详,好像不管底下发生什么天大的事,他都永远是这副样子。

我抬着头,呆呆地看着佛祖的眼睛。奇了怪了,刚才那股子翻江倒海的委屈劲儿,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心里头闹哄哄的声音、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好像被一只温暖的大手轻轻拂走了。

心里头变得特别静,特别平,像一面镜子。好像连我自己都不存在了,周围吵吵嚷嚷的香客、殿外庙会的喧闹声,全都远了,模糊了。就只剩下这种……特别安心,特别踏实的感觉。真好,真舒服啊,真想一直这么待着。

过了一会儿,我心里好像在自言自语!我的痛苦、烦恼、起源于**…执着、妄想! 这些有意义吗?我本无我!

我走到蒲团前,规规矩矩地跪下来,特别诚心地给佛祖磕了三个头。

从大殿出来,心情轻松了不少。庙会上人挤人,热闹得很,卖糖人的、吹糖画的、耍猴的,啥都有。我东看看西看看,眼睛被一个旧书摊吸引住了。摊子上摆了好多旧书,最多的是那种蓝色封皮、写着《易经》或者《周易》的书。

我蹲下去,拿起一本。封皮磨得有点起毛了。我随手翻开,里面画着八卦图,写着什么“乾为天”、“坤为地”、“水火既济”……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解释。说来也怪,那些字分开看都认识,凑在一起本来应该很玄乎才对,可我看着看着,竟然觉得……特别顺溜,好像能模模糊糊明白里头在说点什么天地运转、阴阳变化的道理。心里头有种莫名的喜欢和亲切感。

“大爷,这本多少钱?”我指着手里这本书。

摊主是个戴眼镜的老头,从报纸里抬起头瞄了一眼:“三块。”

我把书合上,看看封底,上边写着0.3元。

“大爷,你这书上标的是三毛钱啊,你咋卖我三块钱呢?

摊主瞥了我一眼,爱答不理的“这都是老物件,爱买不买……”

这书在我手里,好像就注定要跟我走一样,我像得了宝贝一样把书紧紧攥在手里,生怕被别人买走。兜里刚好有五块钱,是我攒了好些日子零钱换的一张整票。我也没多想,赶紧从兜里掏出来递过去“大爷,找我两块钱。”

摊主接过钱,顺手从书摊上又抽出一本书“今天还没开张,这本书算你两块钱得了,便宜你了……”

我一看,是一本《金瓶梅》。

我虽然刚上初中,但是这本书的大名可早有耳闻。我脸轰的一下就红了“别,大爷,我不要,你还是给我找钱吧,剩下的钱还是我两天的午饭钱呢。”

摊主看着我面红耳赤,快急哭的样子,收回了拿着书的手,从口袋里翻了半天,找给我一张一块的,两个五毛的纸票。

也顾不上逛了,我接过钱揣兜里,一边慢慢往外走,一边低着头翻看手里的书,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正走着呢,发现前面不远处围了一小圈人。出于好奇,我也挤过去看热闹。人群中间是个盘腿坐在地上的老奶奶,穿着深色的旧式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她面前蹲着个一脸愁容的大婶。

那老奶奶说话挺有意思,她说一句我能听懂的普通话,紧跟着就嘟囔一句语调特别奇怪、咕咕哝哝听不懂的话,像是某种方言,又不像。她对着那大婶说了几句,大概就是“家宅近期有点小磕绊,灶台那边留意点”“孩子往东南方向求学好”,那大婶听得眼睛发亮,一个劲点头:“哎呦,老太太您说得太准了!真是这样!”

我踮着脚看了一会儿,发现她跟每个人都说,但每个人就说那么两三句,而且完事了也根本不提钱的事。旁边有人小声议论,说这老太太也是来逛庙会的,碰上觉得有缘的才开口说两句。

我心里有点痒痒,也想凑过去听听,但又不好意思。我一个半大孩子,挤在一堆大人里面,多别扭啊。正犹豫着呢,那本来低着头的老奶奶,突然抬起眼皮,目光穿过人缝,直直地就落在我脸上了!她就那么盯着我,看了好几秒钟,看得我心里直发毛,周围这么多人,她干嘛光盯着我看啊?

然后,她嘴里又开始念叨那种咕咕哝哝的奇怪话,语调忽高忽低。更怪的是,我听着她那调调,嗓子眼儿里竟然也跟着发痒,好像有什么话自己也想往外冒,那种发音方式好像我本来就会一样!我吓了一大跳,赶紧死死闭住嘴,把那股莫名其妙的冲动憋了回去。这大庭广众的,要是我也跟着发出那种怪声,非得被人当疯子不可!

老奶奶念叨完了,看着我就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点头,大声说:“这小孩儿好!这小孩儿真好!”

我一下子懵了,脸上臊得慌。我好?我哪儿好了?我觉得自己最近倒霉透顶,都快被逼疯了,哪里好了?我正纳闷呢,旁边刚才那个被说准了的大婶又挤过来,拉着老太太的胳膊急切地问:“仙家,那我那事……您再给细说说……”老太太的注意力就被拉走了。

这时候,一个一直站在人群外边、穿着旧中山装、面无表情的老头走过来,大概是老奶奶的老伴。他伸手拉了拉老太太的胳膊,声音低沉地说:“行了行了,人太多了,像什么话,赶紧走吧。”老太太一边被拉着站起来,一边还回头对人群说:“有啥想问的,以后可以上家来找我……”话没说完,就被那老头不由分说地拉走了,很快消失在人群里。

我站在原地,心里头那叫一个莫名其妙,还有点空落落的。

我继续顺着人流溜达,没走多远,又看见前面一阵骚动。一个看着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像疯了似的在原地转着圈跑,一边跑一边手舞足蹈,嘴里还嗷嗷地唱着不成调的戏文。一开始听不清,后来凑近了,才听清他反复唱什么:“……俺是黄家大仙……道行高深……尔等凡人……”旁边围了一圈人,指指点点,有的笑,有的躲。

正乱着呢,一个三十多岁、手里拿着个单面羊皮鼓的男人从旁边走过。他瞅了那发疯的年轻人一眼,眉头一皱,突然举起鼓,“咚咚咚”猛地敲了三下,声音又脆又响,震得人心头一颤。然后他开口就骂,声音洪亮:“老黄!跟你弟子闹什么闹!显摆你那点道行干啥?有意思吗?赶紧消停点儿!”

说也神奇,他这话一出口,那个刚才还又跑又跳、疯疯癫癫的年轻人,就像被抽了骨头一样,“噗通”一屁股就坐地上了,大口喘着气,眼神发直。

那个拿鼓的男人也不理他,自顾自地就开始敲着鼓,踩着点儿,哼哼唧唧地唱了起来。调子很古朴,歌词听不太清,好像是什么“送神归山”“弟子受苦”之类的话。他唱一句,坐地上那年轻人就跟着晃一下脑袋,哼唧一声。就这么唱了大概一两分钟,那年轻人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慢慢恢复了清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显得特别尴尬。他爬起来,对着拿鼓的男人低声道了声谢,话也没多说,扭头就钻人群里跑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啧啧称奇,议论了一会儿也就散了。

我站在那儿,看着这突如其来又迅速结束的一幕,心里头那种奇怪的感觉又冒出来了。这地方,发生的这些稀奇古怪的事,还有刚才那个老太太,这个拿鼓的男人……非但没让我觉得害怕或者想躲开,反而让我觉得……特别自在,好像我就应该待在这种地方似的。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比我那个只有课本和作业的学校、比那个让我感到压抑的家,更让我觉得熟悉和舒服。

庙会快散了,人渐渐少了。我也溜达累了,揣着那本宝贝一样的《易经》,慢悠悠地往家走。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躲进自己小屋,摊开那本旧书。翻到讲天干地支、五行生克的那几页,什么“甲乙属木”“丙丁属火”“金生水,水生木”……我看着那些图和解释,脑子转得飞快,一点也不觉得难,反而觉得特别简单,好像这些东西本来就在我脑子里,我看得入了迷,连我妈喊我吃饭都没听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