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十年无嗣苦求告,一念虔诚感观音

朔州地界,多的是黄土沟壑,风吹过,卷起漫天黄尘,带着塞外特有的苍凉。平鲁县下木角村,便匍匐在这片苍黄的土地上,像一颗被岁月磨圆了棱角的石头。众多依山而凿的窑洞中,有一户姓尉迟的人家。

尉迟老汉是个典型的庄稼汉,脸庞被日头晒成了古铜色,深深的皱纹里仿佛嵌满了田间的泥土。他话不多,只知道埋头侍弄那几亩薄田,仿佛要将一生的力气都使在土地上。他的妻子尉迟氏,是个温顺贤淑的妇人,总是默默地操持着家务,将简陋的窑洞收拾得干干净净。夫妻俩的日子,如同门前那盘古老的石磨,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轨迹,一圈,又一圈,平稳却也有些沉闷。

这沉闷,源于心底深处一块无法愈合的伤疤——成婚十年,膝下犹虚。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古训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这对朴实的夫妻喘不过气。夜里,听着窗外风吹过黄土坡的呜咽声,尉迟氏常常暗自垂泪。尉迟老汉则蹲在窑洞门口,一口接一口地吸着旱烟,烟雾缭绕中,是他紧锁的眉头和无法言说的愁苦。

为了求子,他们几乎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起初是寻访远近闻名的郎中。朔州城、马邑郡,甚至更远的地方,只要听说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夫妻俩必定揣着辛苦积攒的铜钱,满怀希望地赶去。回来的,总是一包又一包苦涩的汤药。尉迟氏从不言苦,无论那药汁多么难以入口,她都会闭上眼睛,一口气喝得干干净净,仿佛喝下的不是药,而是未来的希望。窑洞里,常年弥漫着一股草药的清苦气息,那味道,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也浸透了他们年复一年的期盼。

药罐子熬破了一个又一个,妻子的腹部却始终平坦如初。

乡间总有各种偏方土法。有人说起某处山崖下的一种奇草,熬汤服下必能得子;有人传授夜里面向北斗叩拜的法门;甚至还有巫祝之术,画符水,跳大神……但凡有一丝可能,夫妻俩都愿意去信,愿意去试。希望如同风雨中的烛火,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在现实的寒风中摇曳欲熄。

邻里乡亲的议论,即便压低了声音,也总能丝丝缕缕地钻进他们的耳朵。那里面有真诚的同情,也有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更有“命中无子”的叹息。这些目光和话语,像细密的针,无声无息地刺穿着他们的心。尉迟氏出门越发低了头,尉迟老汉在田里劳作时,也更沉默了。这个家,因为缺少孩子的啼哭和欢笑,显得格外空旷和冷清。

十年,整整十年。希望从最初的炽热,渐渐冷却成灰烬,最终,只剩下近乎绝望的麻木。他们几乎要认命了,或许这辈子,就是孤苦终老的命数。

直到那个夕阳如血的傍晚,同村一个从邻县探亲回来的后生,在村口老槐树下闲聊时,说起了一桩奇闻。“三十里外,黑山脚下,有座观音庙,灵验得很呐!尤其是求子,听说有对夫妻拜了没多久,就生了对大胖小子!”

这话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尉迟夫妻死寂的心田。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那久违的、微弱却执拗的光。

第二天,天还黑黢黢的,星子尚未褪尽,夫妻二人已经收拾停当。尉迟氏蒸好了够一天吃的杂面馍馍,用干净的布包好。尉迟老汉则仔细检查了香烛纸马。他们没有告知任何人,像是要去完成一件极其神圣又极其隐秘的大事,怀揣着最后一丝近乎虔诚的希望,踏着露水,走上了那条通往黑山观音庙的漫长山路。

三十里,对于常年劳作的他们不算遥远,但心中的急切让这条路显得格外漫长。翻过一道道黄土梁,蹚过一条条干涸的河沟,日头渐渐升高,晒得人头皮发烫。汗水顺着尉迟老汉的额角流下,滴落在干裂的土地上。尉迟氏脚步有些虚浮,但她紧紧跟着丈夫,一步也不肯落下。

终于,在午後时分,他们看到了那座掩映在山坳树林中的小小庙宇。青瓦灰墙,并不宏伟,却自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山门寂静,只有风吹过松柏的沙沙声。

走进大殿,光线骤然暗了下来。观音菩萨的塑像慈眉善目,俯视着芸芸众生。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一切苦难,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夫妻二人瞬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宁。

他们点燃香烛,恭敬地插在香炉里,然后并排跪在蒲团上。尉迟老汉笨拙地、一遍遍地磕着头,额头触碰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尉迟氏则双手合十,紧闭双眼,嘴唇微微颤动,将所有积压了十年的期盼、委屈、恳求,都化作无声的祈祷,倾诉给那高高在上的神明。

香火的气息氤氲在空气中,混合着古木和尘埃的味道。那一刻,世间仿佛只剩下他们,和那尊沉默的、慈悲的观音。

自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农活多忙,去观音庙朝拜,成了尉迟夫妻雷打不动的功课。天不亮就出发,怀里揣着冰冷的干粮,回到家中往往已是月上柳梢。尉迟氏的额头因为长久的叩拜,留下了一片淡淡的青紫,尉迟老汉的膝盖也磨破了皮。但他们浑不在意,仿佛**的些许痛楚,能换来神明的垂怜。

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迷信。这是身处绝境之人,所能付出的最大努力与寄托,是将自身命运完全交托给未知神只的孤注一掷。

寒来暑往,转眼便是三个月过去。希望似乎依旧渺茫,但那种虔诚的仪式本身,却给了他们一种奇异的平静。

直到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

塞外的秋夜已有凉意。夫妻俩劳累一天,早已沉沉睡去。万籁俱寂,只有秋虫在墙角断断续续地鸣叫。

突然,两人同时被一阵奇异的暖意惊醒。那温暖并非来自炕头,而是从四面八方包裹而来,柔和而充沛,驱散了秋夜的寒凉,也驱散了梦中的混沌。

他们睁开眼,朦胧的月光透过窗纸,给窑洞内洒下一片清辉。而就在这片清辉中,一幕奇景展现在眼前——一只通体乌黑、体型硕壮的大黑熊,正迈着沉稳得近乎优雅的步子,无声无息地“撞”开了紧闭的窗户。那窗户完好无损,黑熊的身形仿佛只是穿过了一道水幕。

它既不凶戾,也不喧闹,深邃的眼眸在黑暗中亮得像两颗温润的星子,沉静地看了看炕上的夫妻,然后便自顾自地卧倒在床榻边的地面上,庞大的身躯蜷伏起来,像一个忠诚而沉默的守护者。没有想象中的腥风,也没有野兽的喘息,只有一种令人心安的、庞大的宁静。

夫妻俩屏住呼吸,一动不敢动,以为自己尚在梦中。

就在这时,一股清雅的莲花香气,毫无预兆地弥漫了整个窑洞。这香气清冽纯净,仿佛来自九天之上,瞬间涤荡了屋内原有的土腥和药味。

月光似乎变得更加明亮了。在那片朦胧的光晕中,一团祥云缓缓凝聚,观音菩萨的身影悄然显现。她衣袂飘飘,周身笼罩着柔和的光辉,面容慈悲而庄严。她看着惊愕万分的夫妻,唇角含着一丝笑意,声音空灵而舒缓,直接响彻在他们的心田:

“莫怕,莫慌。此乃我座下守竹园的黑熊将军,秉性忠勇,力大无穷。今特遣他下凡,为你家子嗣。此子将来非同凡响,必成匡扶社稷、安定天下的栋梁之材。尔等需善加教养,勿负天恩。”

话音袅袅,如同风中远去的梵唱。祥云渐渐消散,莲花的香气也由浓转淡,最终归于无形。窑洞内,月光依旧,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过于真实的幻梦。

夫妻俩猛地坐起,在黑暗中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比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你……你也看见了?”尉迟老汉声音发颤。

“看……看见了,熊,还有……菩萨!”尉迟氏紧紧抓住丈夫的胳膊,指甲几乎要掐进他的肉里。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梦中所见——那安静的黑熊,那满室的莲香,那显圣的观音!这不是梦!这是神迹!

绝望,在这一夜被彻底驱散。一种巨大的、几乎承受不住的喜悦和敬畏,如同暖流般席卷了他们的全身。希望的种子,在神谕的浇灌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他们相拥着,泪流满面,却不再是苦涩的泪水。

这个位于朔州平鲁下木角的普通窑洞,这个被黄土包围的平凡人家,其命运,乃至未来一个庞大王朝的走向,都在这个神奇的夜晚,被悄然改写了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