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0章 传奇不朽,万古流芳(全书完)

赫连战与冯瑶相继离世后,合葬于他们晚年隐居的青山之阳。葬礼并无过多奢华,却庄严肃穆。皇帝亲赐祭文,派皇子代表祭奠,朝中百官、北疆将士、乃至无数受过他们恩惠的百姓,纷纷自发前来送行,哀荣至极。

然而,肉身的消逝,并非故事的终结。真正的传奇,往往在时间的长河中,愈发熠熠生辉。

他们的故事,首先在民间口耳相传。说书人将“赫连将军与冯夫人”的事迹编成段子,在茶楼酒肆一遍遍讲述。从“洛阳第一佳人”慧眼识英雄,到“千里送粮”智勇救朔州;从“智破朝局”肃清奸佞,到“伉俪同心”治理边疆;从“遇刺护夫”情深义重,到“着书立说”泽被后世……每一个情节都被渲染得跌宕起伏,感人肺腑。冯瑶的形象,尤其鲜明,她不再是史书中冷静的“智妇”,更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集美貌、智慧、胆识与忠贞于一身的完美女性象征,成为无数待字闺中少女的榜样,也成为天下男子心目中贤妻的典范。

戏曲家们也纷纷将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瑶台破虏》、《智援朔州》、《风云北疆》等剧目久演不衰。舞台上,赫连战的英武忠诚,冯瑶的聪慧坚贞,被演员们演绎得淋漓尽致,每每上演,总能引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掌声雷动,尤其是冯瑶于两军阵前现身、鼓舞士气的一幕,更是成为永恒的经典。

正史之中,他们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魏书·赫连战传》中,不惜篇幅记载了其赫赫战功与治边之策,并在篇末特意提及:“战之成功,多得内助。夫人冯氏,**有智计,常参决军国事,战倚之如左右手。其所献屯田、互市、怀柔诸策,皆利在千秋。” 而在《列女传》中,冯瑶更独占一席,被赞为“贞慧双全,巾帼师表”,其事迹被详细记录,成为后世女子教育的楷模之一。

在北疆,百姓们感念赫连战与冯瑶带来的和平与繁荣,自发在当年朔州古城遗址附近,寻了一处高地,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无过多雕饰,只在正面刻着“赫连公冯夫人安边佑民功德碑”,背面则简要记述了二人镇守北疆、造福一方的功绩。当地人称其为“夫妻碑”。每逢清明、中元,总有无数人前来祭扫、缅怀,香火不绝。这座碑,不仅是对他们个人的纪念,更成为了民族团结、边疆安定的象征。

岁月流转,朝代更迭,北魏早已成为历史尘烟中的一页。然而,赫连战与冯瑶的故事,却穿越了时空,依旧焕发着动人的光彩。

后世文人墨客,途经北疆,望见那“夫妻碑”,或读到史书中关于他们的记载,总会心生感慨,题诗作赋。

“惊才绝艳洛城花,慧眼独识英雄家。千里援驰生死共,算尽乾坤安邦华。”

“不是柔荑只绣纱,胸中甲兵胜豪侠。青史留得双姓字,边关至今说冯赫。”

在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庄园,后来改建成了书院,名为“双辉书院”,取夫妻二人文治武功,交相辉映之意。书院中,一直供奉着二人的画像。画中的赫连战,威仪中带着平和;冯瑶,端庄中蕴涵智慧。他们并肩而立,目光深邃,仿佛依旧在注视着这片他们曾为之奋斗、深爱着的土地。

许多年后,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双辉书院的山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儒,在给新入学的学子们讲述书院渊源时,提起了这对传奇夫妻。他缓缓说道:“赫连公曾言,‘此生得你,胜过千军万马’。此言非独伉俪情深,更蕴至理。冯夫人以其智慧,助赫连公成就千古功业,其力,又何止万马千军?可见,真正的力量,不止于疆场厮杀,亦在于运筹帷幄,在于润物无声。英雄背后,亦有英雄。”

堂下学子们听得入神,仿佛透过历史的烟云,看到了那一段关于爱情、家国、智慧与牺牲的壮丽史诗。

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庭院,如同千百年前一样。传奇已然落幕,但其精神与故事,却如同这不灭的星光与世代相传的火种,永远照耀和温暖着后来者的心田。

乱世红颜,千秋智魄。一曲传奇,万古流芳。

——全书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