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6章 智破朝局,巾帼扬名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6章 智破朝局,巾帼扬名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朔州大捷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北魏疆域。赫连战以少胜多、阵斩柔然主帅秃发乌孤的赫赫战功,使其“军神”之名响彻朝野,成为北魏上下交口称赞的英雄。凯旋之师班师回朝的那一日,洛阳城万人空巷,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欢呼声震天动地。

赫连战骑在神骏的乌骓马上,玄甲虽经清洗,依旧残留着战火的痕迹,更添几分肃杀与威严。他面容冷峻,目光平视前方,对周围的欢呼并未表现出过多的激动,仿佛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胜利,于他而言只是职责所在。然而,当他看到将军府门前,那个身着淡雅衣裙、含笑静立的倩影时,他紧绷的唇角几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

冯瑶站在府门前,看着她的夫君在万众瞩目中归来。阳光洒在他身上,镀上一层耀眼的光边,与记忆中朔州城头那个浴血修罗的身影重叠,却又有所不同。少了几分绝境中的疯狂,多了几分胜利者的沉稳。她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安然。

隆重的献俘、封赏仪式在皇宫举行。孝文帝拓跋宏龙颜大悦,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赫连战不吝溢美之词,加封其为镇国大将军,增食邑,赐金帛奴仆无数。然而,在封赏赫连战的同时,孝文帝话锋一转,目光投向了陪同赫连战一同入宫谢恩的冯瑶。

“赫连将军勇冠三军,力挽狂澜,实乃国之柱石。然朕闻,此番大捷,将军夫人冯氏,亦功不可没。”孝文帝声音洪亮,回荡在殿堂之上,“朕已悉知,夫人于京城之中,明察秋毫,肃清府邸,稳定后方;更于朔州危殆之际,不畏艰险,亲赴边镇,筹措粮草,千里驰援,于阵前鼓舞三军士气,又献分化瓦解之妙计,方有此酣畅淋漓之大胜!”

百官闻言,神色各异。有惊叹者,有赞赏者,亦有如太尉王靖之流,面色阴沉,目光闪烁。

冯瑶上前一步,盈盈下拜,声音清越从容:“陛下谬赞,妾身愧不敢当。妾身所为,不过尽人妻之本分,略尽绵力。朔州大捷,全赖陛下天威浩荡,将士用命,赫连将军指挥若定。妾身一介女流,安敢居功?”

她不居功,不自傲,将所有的荣耀归于皇帝、将士和她的夫君,这份谦逊与识大体,更令孝文帝心生好感。

“夫人过谦了。”孝文帝抚掌笑道,“智勇双全,忠义可嘉,巾帼不让须眉!传朕旨意,册封镇国大将军夫人冯氏为‘一品诰命夫人’,赐凤冠霞帔,享双俸!另赏东海明珠一斛,蜀锦百匹,以彰其功!”

“谢陛下隆恩!”冯瑶与赫连战一同谢恩。

这一封赏,无疑将冯瑶的声望推向了顶峰。“一品夫人”不仅是荣耀,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她不再是依附于赫连战身后的影子,而是以其自身的智慧与胆识,赢得了帝王的认可和朝野的尊重。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赫连战如日中天的声望,以及冯瑶的显赫封赏,深深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以王靖为首的势力,并未因朔州之败而收敛,反而在暗处更加疯狂地反扑。

凯旋的喜悦尚未散去,京城中便开始流传新的谣言。这一次,不再仅仅是针对冯瑶,而是直指赫连战。谣言称赫连战“拥兵自重”、“功高震主”,在军中只知有将军不知有皇帝,甚至隐隐暗示其有裂土封王之野心。这些谣言恶毒而精准,直接触动了帝王最为敏感的神经。

同时,王靖党羽在朝堂上频频发难,或弹劾赫连战部下“纵兵扰民”,或质疑其军费开支“账目不清”,虽无实据,却如同苍蝇般嗡嗡作响,令人厌烦,更意在一点点消磨孝文帝对赫连战的信任。

赫连战性格刚直,对此类宵小行径深恶痛绝,往往不屑辩解,反而更落人口实。将军府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凝重。

这一日,冯瑶受邀参加宫中举办的赏花宴。她是宴上当之无愧的焦点,一众贵妇命媛纷纷围拢过来,或真心请教持家之道,或假意奉承打探消息。冯瑶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应对自如,既不冷落任何人,也不深谈任何敏感话题。

在与几位交好的宗室王妃闲聊时,她似是不经意地叹道:“如今边关暂安,实乃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之功。只望天下永远太平才好。只是听闻……近来市面上似乎又不太平,有些药材、皮货价格飞涨,也不知是何缘故。”

一位消息灵通的王妃低声道:“夫人有所不知,岂止是药材皮货?听闻不少关乎民生的物资,都被人暗中囤积操控呢。据说……与城西几家大商号有关,背后……”她使了个眼色,没有明说,但众人心知肚明,必然与王靖脱不了干系。

冯瑶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忧心道:“如此扰民生事,岂非给陛下添忧?若因此影响了边关稳定,更是罪过。”

宴会结束后,冯瑶立刻回府与父亲冯敬密会。父女二人一番商议,决定双管齐下。

冯瑶利用其“一品夫人”的影响力与声望,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慰边慈善义举”。她联合京中多位诰命夫人、世家大族,公开为边关将士募集冬衣、药材等物资。她亲自拟定章程,设立账房,将所有募捐物资、款项来源与去向,皆张榜公布,透明无比。此举不仅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更使得大量物资绕开了被王靖势力操控的渠道,直接输往边关,无形中打击了其操纵市场的能力。

与此同时,司徒冯敬则利用其职权,暗中彻查那几家与王靖关系密切的商号。有了冯瑶提供的方向和几位王妃隐晦的证词,调查进展迅速。很快,便查获了这些商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甚至暗中与柔然残余势力进行违禁贸易(如铁器、粮食)的初步证据。

然而,要扳倒根深蒂固的王靖,仅凭这些还不够。需要更确凿、更能触动皇帝逆鳞的证据。

转机出现在一个深夜。一名曾被王靖迫害、家破人亡的旧吏,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冯承的关系,将一匣密信送到了冯瑶手中。信中详细记录了王靖如何指使商号操控粮价,如何在朔州之战期间,通过那名王御史企图延误军机,甚至还有几封与柔然某部落首领往来的密信副本,其中提及了利益输送和某些不可告人的约定!

证据确凿!

冯瑶与冯敬立刻将这些证据整理好,由冯敬在次日早朝时,毅然出列,当众弹劾太尉王靖“操纵市价、扰乱民生、勾结外敌、危害社稷”等十大罪状,并将证据一一呈上。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孝文帝览奏之后,勃然大怒。铁证如山,王靖虽百般狡辩,亦是无用。最终,王靖被罢官去职,抄家下狱,其党羽也树倒猢狲散,被清洗大半。

朝局为之一清!

经此一役,冯瑶“北魏第一智妇”的名声彻底打响。她不仅是有美貌、有胆识的将军夫人,更是能洞察时局、辅佐夫君、甚至影响朝政的奇女子。京城贵妇们对她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以能与她交往为荣。

但冯瑶依旧保持着那份难得的清醒与谦逊。无论在何种场合,她始终将赫连战置于身前,将功劳归于将士。她在私下里对赫连战说:“外戚干政,取祸之道。妾身所为,只为助将军,护家国,非为虚名。日后,妾身当日渐收敛,居于内宅,方是长久之计。”

赫连战握着她的手,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佩与爱重。他深知,得此贤妻,不仅是他的幸运,更是北魏之福。前方的朝堂风波已然平息,而他们夫妻携手并肩的道路,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