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8章 情缘断,前程何续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8章 情缘断,前程何续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慧海被打入死牢,只待刑部文书回复,便要明正典刑,以命抵命。张文的冤屈得以洗刷,重新恢复了自由身。然而,这自由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和难以言喻的空洞。他走出县衙大牢,重见天日,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却驱不散他心底那片厚重的阴霾。

玉兰死了。

这个事实,比牢狱之灾更让他感到绝望。那个巧笑倩兮、琴音美妙的女子,那个与他隔窗低语、月下盟誓的女子,已然香消玉殒,化作一缕冤魂。而这一切,皆因他们的私情而起。倘若他们恪守礼法,倘若他没有每夜攀上那座绣楼,是否悲剧就不会发生?无尽的悔恨与自责,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

案件虽破,但影响并未消散。按照大宋律例及学规,张文身为秀才,与未婚女子长期私通,虽未直接导致命案,但其行为本身已属“行止有亏”,伤风败俗。若被学政追究,轻则申饬、罚银,重则革除功名,断绝科举之路。这对于一个读书人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数日后,宋延知县再次升堂,此番并非审讯,而是对此案相关事宜做最后的处置,并对张文的前程做出决断。堂下除了张文、刘老汉,还有闻讯前来的一些本地士绅代表,他们都关注着这位年轻秀才的命运。

宋延目光扫过堂下形容憔悴却依旧努力保持着仪态的张文,心中暗自叹息。他欣赏张文的才华,也同情他的遭遇,更感念其对玉兰的一片痴情。然而,国法如山,学规如铁,如何在这情、理、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维护朝廷法度的尊严,又能给这个遭受重创的年轻人一条生路,是对他这位父母官智慧的考验。

“张文,”宋延开口,声音沉稳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你虽非杀人真凶,冤情得雪,然你与刘玉兰私下往来,违背礼教,亦是事实。你可知罪?”

张文跪伏于地,声音平静却充满疲惫:“学生知罪。学生行为不检,始乱终弃……虽非本意,却终酿大祸。学生甘受任何惩处,绝无怨言。”他已心灰意冷,功名前程,于他而言,似乎已失去了意义。

宋延点了点头:“知罪便好。按律,你此行止,当革去秀才功名,永不许科举。”

此言一出,堂下刘老汉面露不忍,士绅中亦有人窃窃私语,似觉过于严苛。

宋延话锋一转,继续道:“然,本官念你二人确是真情相待,并非苟合之徒;且你此番蒙冤受屈,身心俱损,玉兰姑娘已然殒命,若再重罚于你,亦有失仁恕之道。更兼你年轻有为,若因此断送前程,于国于家,亦是损失。”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朗声道:“故此,本官决议,对你施以薄惩:罚你于县学之内闭门思过三月,抄写《礼记》百遍,深自反省!同时,本官将行文上报学政,详陈此案缘由及你蒙冤之事实,力求为你保全功名。然,此事亦为你终身之鉴,望你日后谨言慎行,恪守礼法,方不负朝廷取士之心,亦不负……玉兰姑娘生前对你之期望。”

这无疑是一个极富人情味且权衡再三的裁决。既表明了官府对礼法的维护(罚抄书、思过),又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张文的前程(尽力保全功名)。堂下士绅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刘老汉更是感激涕零,他知道,这已是宋老爷法外开恩了。

张文抬起头,眼中含泪,再次叩首:“老父母再造之恩,学生没齿难忘!功名之事,但凭老父母做主。然学生……学生已无心仕途。玉兰因我而死,我心中之痛,万死难赎。学生在此立誓,此生绝不再娶,愿倾尽所有,为玉兰料理后事,择吉地安葬,并守墓三载,以慰其在天之灵!此后青灯古卷,了此残生,亦足矣。”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决绝。

闻者无不动容。刘老汉上前抱住张文,放声痛哭:“我的儿啊!是玉兰没福气!你……你切不可如此自毁啊!”

宋延看着这一幕,心中亦是恻然。他知张文用情至深,此刻劝解无用,只得叹道:“痴儿……罢了,你既有此心,便依你吧。玉兰之后事,便由你与刘老汉共同操办,务必风光厚葬,使其安息。至于未来之路,你好自为之,望你莫要辜负玉兰望你成才之心。”

至此,案件所有事宜处理完毕。法律给予了罪恶严惩,也给了冤屈者清白,而对于情与理的纠葛,宋延则以一种充满仁恕与智慧的方式做了了结。张文保住了功名,却也永远失去了爱人,并背负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和情感债务。他的未来,将如何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