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9章 曙光重现——清军退兵与襄城解围

地道战失败的消息传到清军大营,主帅多尔衮勃然大怒。他摔碎手中的茶杯,厉声质问跪在地上的将领:三万精锐,一个月准备,就这么完了?

王爷息怒。谋士劝道,襄城守将傅汝城确实难缠,加上有妖僧相助...

妖僧?多尔衮冷笑,那个老和尚不是已经元气大伤了吗?

确实,普济禅师自那夜施展佛法后,就一直闭关休养。傅汝城每日亲自前去探望,但禅师始终闭门不见。

第七日深夜,傅汝城照例来到禅师住处,却发现房门虚掩。他推门而入,只见禅师面如金纸,盘坐榻上,气息微弱。

大师!傅汝城急忙上前。

普济禅师缓缓睁眼,微笑道:将军来了。老衲时日无多,有几句要紧话要说。

傅汝城心中一沉:大师何出此言?我这就唤军医来。

不必了。禅师摆手,老衲为超度阴兵,已耗损毕生修为。但能在圆寂前化解这场劫难,也是功德圆满。

他继续道:清军粮草将尽,三日内必退。但退兵前必会发动最后一次猛攻。此关若过,襄城可保十年太平。

傅汝城还要再问,禅师已闭目入定,不再言语。

果然,第二天清晨,清军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猛攻。这一次,他们动用了全部兵力,攻势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

最危急的时刻,清军敢死队一度登上城墙。傅昌国身先士卒,与敌军展开白刃战。他的左臂被砍伤,但仍死战不退。

弟兄们!守住!傅昌国浴血奋战的身影激励着每一个守军士兵。

就在这时,清军后方突然响起鸣金收兵的声音。已经登上城墙的清军敢死队面面相觑,最终不甘地撤退了。

怎么回事?傅昌国拄着剑喘息,难以置信地望着退去的敌军。

傅汝城若有所悟,急忙赶往禅师住处。推开门,只见禅师端坐榻上,已然圆寂。但令人惊奇的是,他的面容安详,嘴角还带着一丝微笑。

案上留有一封书信:老衲已用最后修为扰乱敌军心神。将军可趁势追击,但切记穷寇莫追。

傅汝城对着禅师的遗体深深三拜,然后快步走上城楼。

远处清军营寨中浓烟滚滚,显然是在焚烧辎重。旌旗倒地,人马喧嚣,确是在准备撤退。

父亲,要追击吗?傅昌国问。

傅汝城沉思片刻,想起禅师的嘱咐,摇头道:不必了。让将士们好好休息吧。

三日后,清军果然全部撤离。当最后一支清军部队消失在地平线上时,襄城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

幸存的守军相拥而泣,百姓纷纷涌上街头,载歌载舞。这座被围困了一个多月的古城,终于重见天日。

傅汝城却没有参加庆祝。他独自走上城墙,望着城外堆积如山的尸体,久久不语。

父亲。傅昌国来到他身边,将士们都在等您。

傅汝城转身,看着儿子伤痕累累却坚毅的面容,欣慰地点点头:传令,厚葬所有阵亡将士,无论是敌军还是我军。

敌军也...傅昌国有些不解。

都是华夏儿女,各为其主罢了。傅汝城长叹,特别是那些被炼成阴兵的将士,要好生安葬,立碑纪念。

七日后,襄城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傅汝城亲自宣读祭文,超度所有在战争中丧生的亡灵。

仪式结束后,傅昌国发现父亲独自站在普济禅师的墓前。禅师被安葬在城西的山坡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座襄城。

大师临走前,可还说了什么?傅昌国问。

傅汝城望着远方的群山,缓缓道:他说,这场战争只是开始。大清入主中原已成定局,我们要做的,是保住华夏文化的根脉。

父子二人沉默良久。夕阳西下,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

襄城守住了,但大明的江山,却已风雨飘摇。傅汝城知道,这只是漫长抗争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