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慈母苦心授生计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2章 慈母苦心授生计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腊月里的梅花县,寒意渐浓。北风呼啸着穿过张府空旷的庭院,刮得窗棂咯咯作响。西厢房内,张老夫人裹着一件半旧的棉袄,就着微弱的油灯缝补衣物。针脚细密整齐,依稀可见昔日的女红功底,只是不时发出的轻咳声,透露出她身体的虚弱。

“母亲,您怎么又在做这些活计?”张诚推门进来,见状急忙上前,“这些让孩儿来做便是,您的身子要紧。”

张老夫人抬起头,露出慈祥的笑容:“不过是些针线活,不妨事的。倒是你,这么晚还在读书,仔细伤了眼睛。”

张诚接过母亲手中的针线,心情复杂。这几个月来,为了维持生计,母亲偷偷变卖了不少贴身物品,就连冬日取暖的银炭也省去了。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母亲,今日洪伯从市集回来,说...说赵家昨日来下聘了。”张诚低声说道,手中针线活停了下来。

张老夫人闻言,手中的活计一顿,轻轻叹了口气:“赵家小姐原本与你有婚约在先,如今我们家道中落,他们另择高枝,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张诚欲言又止,脸上难掩失落。赵家小姐与他青梅竹马,两人情投意合,原本计划明年春天完婚。如今赵家悔婚,对他无疑是又一重打击。

张老夫人放下针线,认真端详着儿子:“诚儿,你今年已经二十有一,确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可如今我们家这般光景,哪家小姐愿意嫁过来受苦?”

张诚低下头,沉默不语。他知道母亲说的是实话,这些日子来说媒的人几乎绝迹,往日巴结张家的亲戚也都避之不及。

油灯噼啪作响,母子二人相对无言。窗外风声更紧,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家庭的凄凉处境。

良久,张老夫人忽然站起身,走向内室。不一会儿,她捧着一个紫檀木匣子走出来,那匣子看上去有些年头,却依旧精致。

“母亲,这是?”张诚疑惑地问。

张老夫人轻轻抚摸着匣子,眼中泛起泪光:“这是你外婆留给我的嫁妆,原本想着等你成亲时,传给儿媳妇...”她打开匣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些首饰,虽然不算名贵,却件件精致。

“这些首饰跟了我大半辈子,如今...”张老夫人哽咽了一下,随即坚定地说,“如今是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张诚急忙按住母亲的手:“不可!这是外婆留下的念想,怎能...”

“傻孩子,”张老夫人拍拍儿子的手,泪中带笑,“物件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你在,张家就在,这些身外之物,该用的时候就得用。”

她从中取出一对翡翠耳环、一支金簪和一只玉镯,小心地用绢布包好:“明日让洪伯把这些拿去当了吧,应该能换些银两。”

张诚还要劝阻,却被母亲坚决的眼神制止了。

第二天,洪伯拿着首饰去了当铺,回来时带回五十两银子。张老夫人将银子仔细包好,放在桌上。

“诚儿,你过来。”她郑重其事地说。

张诚顺从地走到母亲面前。张老夫人拉起他的手,将银包放在他手中:“这些银子,是你外婆留下的最后一点心意。你要好好利用,学着做些营生。”

张诚握着尚有母亲体温的银包,只觉得有千斤重:“可是母亲,我...我从未做过买卖,只怕...”

“谁生来就会呢?”张老夫人温声道,“你父亲年轻时,也是白手起家。重要的是肯学肯做,脚踏实地。”

她站起身,从柜中取出一本旧账册:“这是你父亲早年做生意的笔记,记载着他如何从一个小布贩,做到梅花县最大的绸布商。你拿去好好研读,或许能有所启发。”

张诚接过账册,翻开发黄的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父亲早年经营的心得:如何辨别布料优劣,如何与客商打交道,如何把握市场行情...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父亲勤劳的身影。

“你父亲常说要诚信经营,薄利多销。”张老夫人眼中泛起回忆的神色,“他最初只是在街边摆个小摊,因为货真价实,慢慢积累了好名声,生意才越做越大。”

张诚认真听着,这些往事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在他记忆中,父亲已经是成功的大商人,却不知背后有这么多艰辛。

“可惜啊,”张老夫人叹了口气,“后来生意做大了,你父亲只顾着扩展门面,反而少了当初的亲力亲为。那些掌柜、伙计,表面恭敬,背地里却...”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经明白。

张诚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晚年疏于管理,才让手下人有机可乘,以至于一旦父亲离世,那些掌柜纷纷卷款而逃,加速了张家的败落。

“母亲放心,孩儿定会牢记教训。”张诚坚定地说,“从明日起,我就去市集考察,看看有什么合适的营生。”

张老夫人欣慰地点点头,又从枕下取出一个小布袋:“这里还有些散碎银子,你明日去市集,记得买些好吃的补补身子。瞧你这几个月,都瘦脱形了。”

“母亲...”张诚喉头哽咽,知道这定是母亲省吃俭用攒下的私房钱。

这一夜,张诚辗转反侧。他捧着父亲的账册,就着油灯细细研读,直到深夜。账册中不仅记载着经营之道,还有父亲的人生感悟:“商道即人道”,“诚信为本”,“知进退,明得失”...这些话语,如今读来格外深刻。

第二天一早,张诚换上一身干净的青衫,准备出门。临行前,母亲特意为他整理衣冠,如同他幼年第一次上学堂时那般。

“记住,不要好高骛远,从小处着手。”张老夫人叮嘱道,“无论成败,都要回来与母亲说说,咱们娘俩一起想办法。”

张诚郑重地点点头,迈出张家大门。晨光中,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坚定。

这一日,他在市集上转了整整一天,观察各种买卖:布匹、粮食、杂货...他仔细询问价钱,观察客流量,甚至帮着几个摊主搬货,趁机打听经营的门道。

傍晚时分,张诚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脸上却带着难得的兴奋。他迫不及待地要与母亲分享这一日的见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